心理学家:你的出门习惯,早就暴露你是什么样的性格

发布时间:2025-06-26 00:35  浏览量:7

杨绛曾说过“一言一行,可辨人品。”

心理学上有一分支叫“行为心理学”,与此话不谋而合,你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能暴露你的性格特点。

就像一个人出门的习惯,看似很平常的举动,不同性格的人,行为是不一样,从中就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人品等;

据此,我们就会对自己、他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下面就来看看,这几个常见的习惯,都反映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其中有没有你呢?

《拜托了冰箱第2季》中王嘉尔称不洗澡的话,从起床到出门只要3分钟;

撒贝宁算洗澡时间,需要30分钟;

而曾舜晞却要3个小时,因为他不仅要洗澡,还要做瘦脸操、护肤、再搭配衣服等等。

生活中,有的人出门就是要精致打扮,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要一丝不苟,而有的人则很随性,保证干净整洁就出门。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提到,前者往往有着强烈的社交展示欲望,想要树立自信、完美的形象,或者是为了博取他人目光,享受别人的称赞。

后者更注重自身的感受,不愿被外在形式束缚,这类人通常自我认同感较强,不依赖他人评价定义自己,将精力更多放在自我需求上。

有的人出门一定要约人,好友、家人都行,没人陪就不愿意出去,而有的人就喜欢待在家里,享受一个人独处。

人类本是群居的动物,爱热闹是天性;

正如马斯洛所说:“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对友情、爱情、隶属关系的需求,若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孤独感和被遗弃感。”

爱组局的人,一种是缺乏安全感,内心极度渴望情感,通过高频次的聚会,才能够从中获取归属感;

另一种是过度渴望被关注,享受被接纳的快乐,通过与人的互动,能够获取存在感。

宅在家的人,并非完全恐惧社交,只是他们更注重内心世界的满足,并且,他们也更倾向于向内探索。

在独处时光里,他们能静心思考、发展兴趣,挖掘自身潜力,实现精神层面的成长与升华;

别人觉得他们无趣,殊不知,不少成功人士就是这类人。

一些人出门前一定会做计划,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路线、乘坐的交通工具,甚至有人做几个备选的方案;

另一些人主打就是随遇而安,不仅没计划,还可能连目的地都没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两类人的性格,并不难猜到,前者通常思维严谨,注重细节,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他们逻辑思维也更强,同时也有着很强的控制欲,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再来看后者,他们性格可能更加开放,不喜欢被束缚,很享受未知带来的惊喜和刺激;

他们有着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并且创造力、想象力更丰富,大部分人是感性思维,很平常的景色,也会有一些感悟。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就曾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又源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模式。”

出门制定计划的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了对秩序和掌控的追求,这种模式塑造了他们严谨、负责的性格。

而随遇而安的人,在与环境的互动里更倾向于顺应和探索,这种模式让他们的性格更开放。

相信你们都遇到过这两类人,有的人出门前就算好时间,再定好闹钟,洗漱、换衣服、走在路上都要一遍遍看时间,生怕自己会迟到;

另一种人就相反,他们总会说“不着急”、“慢慢来”、“迟到又怎样呢?”他们很不准时,通常都会迟到好久,让人很是恼火。

那些严守时间的人,内心有着强烈的时间观念,将准时视为对他人和自己的尊重,他们追求效率与秩序,生活节奏紧凑。

而常迟到的人,时间观念相对淡薄,更注重当下的感受和体验,不太在意时间带来的约束,行事较为随性,但也是比较不负责任的表现。

通过对这些表现的简单分析,我们就看出如此多的性格特点;

所以,日后你交友、谈恋爱,都可以根据行为来判断此人的人品,是否值得深交。

当然,我们也可以拿来剖析自己,不断修正性格上的缺点,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The End -

作者-刘森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