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汉墓与刘旦戾陵

发布时间:2025-06-28 18:44  浏览量:2

未经细夯的封土、土中杂糅的乱石、加工粗糙的杂木题凑、没有发现车马痕迹的墓道……种种迹象都在暗示我们,作为一座西汉诸侯王级别的陵墓,老山汉墓的墓主人下葬时比较仓促,且墓葬规格有所减制。

而更可以佐证这一点的是,那具应为燕王王后的女性遗骨,似乎并未穿着象征其高贵身份的玉衣。

二十五年前,考古人员根据这些迹象,判断老山汉墓的主人是一位犯过罪、遭受了朝廷惩罚的燕王。又因为那个疑似“卅四”的漆器纪年,便将墓主定位在汉武帝第三子燕剌王刘旦与王后身上。

燕剌王刘旦,在位三十八年,后因犯有谋反罪,被汉昭帝赐死,自杀国除。这个经历,表面上看,的确与考古人员设想的老山汉墓墓主人的情况有些吻合,然而,进一步探究却会发现,二者之间其实存在不小的差距。

第一,西汉皇帝一向标榜以孝治天下,对血缘纽带极其重视。按照当时的制度,诸侯王陵墓的减制往往并不取决于他本人犯下了什么样的罪行,而是取决于他与当朝皇帝的血缘亲疏。

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照扬州已发掘的广陵厉王刘胥墓。刘胥是汉武帝第四子,刘旦的同母弟弟,同样犯有谋反罪,同样被朝廷赐死,同样是自杀国除,但广陵王墓却拥有非常精美的黄肠题凑,且出土了玉衣,与老山汉墓的情况颇有出入。

据《汉书》记载,西汉朝廷对刘旦、刘胥兄弟的赐死都是按照官方流程且极尽礼遇的。因为这两人是汉武帝直系,无论与昭帝还是宣帝关系都非常亲近,皇帝就算只是做做样子,也不好薄葬他们。故此,根据广陵王墓的奢华程度,燕王刘旦的陵墓自然也不会差。

第二,《水经注》明确记载了刘旦戾陵之下有一处著名水利设施——戾陵堰。这个戾陵堰的位置距离老山甚远,应当在石景山区首钢园附近。据此可知,刘旦戾陵实际上也在彼处,或许就在首钢园对面的红光山上。

第三,老山汉墓并非一处孤立的燕王陵,事实上,在它东北面的田村山上,也发现了一组诸侯王与王后的陵墓,时代同样属于西汉。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两组燕王陵应当处于同一个家族茔地之中,彼此存在亲属与传承关系。

而燕剌王刘旦和他的弟弟广陵王刘胥一样,都只有一代,自杀后国除,没有燕王爵位的继承人,显然不可能形成具有多处王陵的家族茔地。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神秘的家族茔地,既然不属于刘旦,又会属于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