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医心 | 36天“生物胶水”连接生命通道 12345听见生命的掌声

发布时间:2025-08-04 20:42  浏览量:2

“本以为这辈子的最后一程要在病床上挣扎,没想到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三区,我重新收获了呼吸的自由!”7月,一封标注“表扬”的特殊工单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后台引发关注——患者彭剑(化名)向一支“敢啃硬骨头”的医护团队致谢。这场历时36天的生命攻坚战,不仅攻克了难治性气胸的医学难题,更让政务服务热线成为传递医患真情的“暖心桥梁”。

男子气胸暴瘦20斤病危

医生用“生物胶水”连接呼吸通道

55岁彭剑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今年5月突发气胸后辗转三家医院,经历多次胸腔闭式引流,伤口持续漏气无法愈合。“病床换了4张,管子插了30多天,人瘦了20斤。”就在家属几乎绝望时,朋友向他们推荐了长沙市中心医院,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彭剑于6月8日转入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胜岗带领团队迅速“破局”:持续负压引流,两次自体血封堵术后,彭剑仍存在支气管胸膜瘘,传统手段已失效。“必须打破常规!”疑难病例讨论会上,主治医师肖盼提出采用多西环素胸膜固定术,“这种疗法就像用‘生物胶水’连接胸膜,需精准控制药物浓度和灌注速度,术后体位及疼痛管理尤为重要。”

36天精密工程

12345热线新增“医疗感恩工单”

确定治疗方案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开启了“精密工程”:首次灌注在6月24日,王春红护士长带领唐欣、曾海英等护理团队严密监测彭剑的生命体征,出现疼痛时立即处理,精心呵护患者,每隔20分钟对患者调整一次体位,确保药物均匀覆盖胸膜。

第二次巩固在6月29日,主治医生肖盼蹲守床旁耐心倾听,观察彭剑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水柱波动情况,及时解答和安抚患者。

7月14日,当引流管顺利拔出的那一刻,看到彭剑监护仪上平稳起伏的呼吸波形,所有人都热泪盈眶。“能自由呼吸的感觉,就像重获新生!”为了感谢医护人员,彭剑特意拨通了12345热线电话,他动情地说:“以前打热线都是对停车难、排队久提建议,这次我希望它能够更好地传递医患暖流。”

“投诉渠道”到“暖心桥梁”

医患双向奔赴催生正能量

临出院时,彭剑向医护人员不住地道谢,患者感恩的话语温暖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每一位夙兴夜寐的医护人员。“当12345热线传来表扬,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肯定,更是沉甸甸的鞭策。每个‘难治’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而医学的进步,正始于对‘山穷水尽处’的不放弃。”刘胜岗感慨地说道。

来 源:长沙市中心医院

通讯员:杨意方 汤 雪

编 辑:杨胜男

校 对:刘兆衡

审 核:尹新发 周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