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四姨太小产,医生暗示有隐情,他拿枪冲进卧房:送你读书
发布时间:2025-08-04 22:58 浏览量:2
张作霖的四姨太许澍旸小产,奄奄一息躺在床上,医生诊断过后,支支吾吾半天,暗示张作霖:“四夫人,这孩子掉得稀奇……”
张作霖一听,立马心领神会,拿着枪就冲进了卧室。对于他来说,女人可以不懂事,但绝不允许祸及孩子。
张作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豪门里姨太太用小产来陷害他人的故事,他听的太多了。这样的事情,他绝不允许发生在自己的后院里。
可没成想,就在张作霖气冲冲地进屋时,病榻上的许澍旸却虚弱地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要求。
“我要去读书!”
张作霖当即愣住了。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许澍旸提出过分的要求,自己就直接戳穿她陷害别人的小把戏。可“读书”这个要求 ,实在是太简单了。
更何况,这已经不是许澍旸第一次提了。
看着眼前梨花带雨的女人,张作霖直接就答应了。
许澍旸,是张作霖后院里,一个极为特殊的女人。铁匠的女儿,莫名其妙被看上,去世后却能够被葬在八宝山公墓。
一切命运的改变,都要从许澍旸18岁那年说起。
那是1906年,18岁的许澍旸按照往常的习惯,正在村里的水井旁打水,突然一队骑兵骑着马从旁边走过,带头的便是新民府五营管带——张作霖。
许澍旸感觉到后背有声音,回头往后看了一眼,挑起水便开始往家走。晨光,刚好洒在了她的脸上。
那一刻,31岁的张作霖直接看愣了。
一个大辫子姑娘,肩上横挑着扁担,胸膛自然地挺立起来,后背绷得直直的。走路的时候,屁股一扭一扭,两边的水桶有频率地晃着……
在太阳之下 ,活脱脱一幅绝美的画面。
就这样,张作霖特意让马儿走得慢一些,远远地看着许澍旸挑水进了自家院子。
回去之后,村里的私塾先生就跑到许家去提亲了,点名要许澍旸做四姨太。听到“四姨太”三个字,许澍旸有些沉默。哪个好人家的姑娘,不想当正妻。可许家的情况,确实有些特殊。
许澍旸的父亲是个铁匠,很早就去世了,留下许澍旸和母亲相依为命。
孤女寡母在村里过日子,本来就经常被欺负,靠着母亲缝缝补补、浆洗衣服勉强过日子。如今,许澍旸长到了18岁,身材又好,早就被不少人盯上了。
嫁给谁都是嫁,至少嫁给张作霖,不用再挨饿,也不用担心被人欺负了。
抱着这个态度,18岁的许澍旸高高兴兴地同意了。
只是新婚当天,许澍旸就得知了一个不愉快的消息,她是四姨太不假,可她和三姨太戴宪玉几乎是同一之间进府的。
可以理解为,张作霖是三姨太、四姨太一起纳的。这个消息热闹了整个奉天,但同时也深深地凉了许澍旸的心。
她知道,男人终归是靠不住的。
所以,许澍旸决定,一定要为自己谋出路,她想到的出路,便是上学。
走在大街上,许澍旸看着女孩子们一身的蓝布衣服、黑色长裙,眼神里满是羡慕。于是,她第一次像张作霖提出了要求——希望成为文明的女学生。
张作霖这个人,自己没读过几天书,却非常重视教育,后来他主政东北后,曾在教育上进行了大力投入。但重视教育和让姨太太去上学,是两码事。
在他看来,姨太太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抛头露面上学算怎么回事?
所以,许澍旸第一次提出来的时候,张作霖并没有同意。
但许澍旸并没有灰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自己不行,就找帮手。
她找的帮手就是二夫人卢寿萱。
卢寿萱一直掌管张作霖的后院,为人稳重,张作霖一直很信任她。她说的话,张作霖基本都会听几分。在卢寿萱帮着许澍旸说了几次之后,张作霖的态度明显有松动。
而真正让张作霖下决定准许的,还是许澍旸“小产”那次。
张作霖一看,这个小妮子,宁愿“小产”也要去读书,干脆就从了她。
就这样,堂堂帅府的四夫人化名“许雅君”,进入了奉天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堂。这个学校是奉天将军赵尔巽训令创办的,新校舍就在大东门里。
尽管有化名,张大帅姨太太来上学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了出去。大家都不看好,认为姨太太不可能受得了学堂的苦。
没成想,这许澍旸硬是苦读了2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那些准备看笑话的人闭嘴了。
只不过,许澍旸最终也没能完成学业。
2年后,一则“四姨太在操场与男教员攀谈”消息传了出去,张作霖觉得脸上无光,就勒令许澍旸退学了。
-
许澍旸虽然退学了,这2年的学习,却改变了她的思想。
她充分认识到,旧社会的制度迟早会被推翻,新的社会秩序必会建立,而女子决不能守着“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应该学习以自强。
不能去学校学习,许澍旸就自己在家里学。
1911年的冬天,许澍旸即将临盆,大家都让她好好歇着,可她依旧雷打不动地在走廊上背书。别人的女人生产时,想的是孩子出生后会不会受宠,可许澍旸想的却是她要的那本注解版的《三字经》有没有买到。
这样的许澍旸,在儿女教育上也格外严苛。
她为张作霖生下了2子2女(张怀瞳、张学曾、张怀曦、张学思),坚持要求孩子们统一去上学堂,接受学校的教育,而不是传统的私塾。
许澍旸担心孩子们养成奢靡的恶习,总是严厉教导他们:“张家是你大哥和二哥的,你不要忘了姥爷家当年的苦。”
这里的大哥,便是指张学良。
许澍旸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卷入豪门斗争,更不希望他借着张作霖的名气到处挥霍。
有一次,8岁的张学思被老师打了10个手板,他气急败坏地冲着老师发脾气:“我爸是张作霖,我回去就让他毙了你!”
结果许澍旸知道后,好好责罚了一顿张学思,然后给老师送了一个礼包。礼包里面装着20块大洋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严师出高徒”。
这件事情发生后,许澍旸取缔了张学思坐轿车上学的特权,让他和管家的儿子一起挤黄包车去上学。
-
许澍旸虽然出身贫穷,但在她的身上,丝毫看不到穷人乍富的陋习,有的都是克制、知足和惜福。
正是这样的许澍旸,对儿女的人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许澍旸便带着孩子们去了天津生活,日子虽然清苦却非常幸福。
孩子们,也被她养的很好。
她的四个孩子,后来的成就也都不错,大女儿张怀曈考上了耶鲁大学;三女儿张怀曦前往剑桥大学留学;儿子张学曾留学日本后任联合国秘书处长。
幼子张学思则成为了中国人民海军得的创建者之一,也是我们的开国少将……
张学良曾经这样评价张学思这个弟弟:
在七个弟弟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老四,他有志气有头脑,勤奋好学,没有一点纨绔之气。
“没有一点纨绔之气”,很难想象,大帅府里走出来的儿子,居然能如此谦逊。
许澍旸也最爱这个小儿子。
抗日战争战争爆发时,许澍旸曾经劝说张学思和他一同前往美国避难,可张学思却说:“此时,国家正需要我!”
看着张学思的面容,许澍旸双目含泪。她的儿子,长成了令她骄傲的样子。
出国前,许澍旸将自己的银元缝在了张学思的衣服里。这是一位母亲给儿子的支持,这是一个中国女人,给祖国的支持。
后来日本投降,许澍旸立马就回到了国内。
回国后的许澍旸,立刻就干了一件大事。
当时,沈阳尚未解放,许澍旸得知国民党军队里有原来张作霖的老部下周福成,她便主动申请,以张作霖夫人的身份成功劝降周福成。
此后,许澍旸便一直在国内生活。
1978年,90岁的许澍旸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死后被葬在了八宝山。
在张作霖的几位姨太太中,这是绝无仅有的待遇。
-
如今回头再看许澍旸的出身,很难想象,她是一个穷山沟里走出来的女人,是一个只上了2年学的半文盲女人。
人们常说,一个好女人能够旺三代。
我想,许澍旸就是这样的女人。
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
-
参考文献:《民国军阀的后宫生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