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呼和浩特!暴雨中,他们冲进齐腰深的洪水中,万万没想到…看着又心疼又感动!
发布时间:2025-08-05 06:01 浏览量:2
“要不是他们把我救出来,我就被洪水冲走了。”
73岁的土默特左旗
敕勒川镇陶思浩村
村民乔丽丽
提起暴雨中的被救经历
声音仍止不住地颤抖
“还好有他们,我才保住了命。”
乔丽丽口中的“他们”,就是土默特左旗敕勒川镇塔尔号村村委会主任巴图、陶思浩村村委会副主任乔峰、哈素村志愿者陈飞。在7月25日那场强降雨中,他们共救出32名被困村民。
“7月25日,我们负责看守堤坝。堤坝很长,每人负责一段。随着雨势越来越大,水位迅速上涨,堤坝突然决口,我们立即从分散防守转为集中应对。”乔峰说。
“7月25日17时,洪水从陶思浩村口低洼处涌入,眨眼间,水已经没过了脚踝。我当时一边蹚水前行一边高喊:‘谁家还有老人孩子?我有铲车能运人!’”陈飞说。
“水位不断上涨,最深时得有1米多。”巴图用手比了比自己腰部的位置,“当时水流又急又猛,单靠个人根本无法救援村民,于是我们三人立即会合,由乔峰驾驶铲车,我和陈飞负责下车救人。”
洪水湍急,为防止被冲散,巴图和陈飞紧紧地攥着彼此的手,艰难前行。“水势又大又急,我们在水里根本抬不起脚,只能贴着地面一寸寸向前移动,而且必须保证不摔倒,只要一倒,就会被水冲走。原本只需1分钟的路程,在洪水中却变得异常艰难,至少需要五六分钟才能挪到。”巴图说。
“我不走,这是我的家啊!”当铲车开到乔丽丽家门口,老人紧紧地抱着门框,说什么也不肯松手。巴图和陈飞立即跳下车,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努力向老人靠近。“大娘,您看这水还在涨,房子泡久了要塌的。”陈飞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说,“咱先去安全地方,等水退了,我陪您回来收拾家当,成吗?”老人望着满身泥浆的二人,又看了看摇摇欲坠的土房,眼眶一下红了。没等老人回应,陈飞已经蹲下身:“来,我背您。您抱紧我,咱上铲车,稳稳当当的。”老人并不算轻,陈飞深吸一口气,背起老人在洪水中一步步挪向铲车。巴图全程护在他身侧,警惕着随时可能打来的浪头,生怕两人失去平衡摔倒。
将乔丽丽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巴图、乔峰、陈飞继续投入救援工作。“25日、26日这两天,我们基本没合眼。吃饭更没个准点,饿了就随便吃点面包、火腿肠,边吃边盯着救援现场。当时大家只有一个念头:争分夺秒救人,必须让所有村民都安全转移。”乔峰说。
“当时听说这儿要筑坝抢险,我立刻开着铲车赶来帮忙。结果赶上暴雨,就先去救人了。救援时一直泡在水里,衣服湿透了也顾不上换。直到几天后道路抢通,我才抽空回家洗澡、换衣服,顺便带了些换洗衣物。”陈飞感慨道,“很多老人和我父母是同龄人,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我的父母,无论如何也要把他们安全转移出来。虽然累,但能帮上忙,心里踏实。”
尽管强降雨天气已经结束,但防汛抢险工作仍在继续。巴图告诉记者:“我们每天继续用沙袋加固堤坝。现在洪水全部流向下游地区,除了负责下游地区的抢险,我还得定期回村进行巡查。”
“村里共有1300多人,目前仍有50多人尚未返回。我们会加快工作进度,争取让他们早日回家。”乔峰说。
雨停了
陶思浩村渐渐恢复平静
而那些在洪水中攥紧的手、弯下的背
成了最动人的风景
在这场与洪水赛跑的救援中
巴图、乔峰、陈飞
用坚实的臂膀
为村民筑起了守护生命的堤坝
他们的身影
是那场暴雨中最温暖的“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