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2025:总投资超百亿,20余交通项目全力推进

发布时间:2025-08-05 05:00  浏览量:2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它串起了地区间的交流合作,带动了经济的腾飞,也为百姓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在2025年,毕节市在交通建设领域火力全开,一批重点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它们不仅勾勒出毕节未来交通的新蓝图,也将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备受瞩目的交通项目。

高速公路:构建区域交通“大动脉”

(一)纳晴高速

纳晴高速作为连接纳雍和晴隆的交通要道,自开工建设以来就备受关注。它的路线设计充分考虑了沿途的地形地貌,蜿蜒穿梭于山水之间。这条高速公路全长[X]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其建设过程充满挑战,施工团队需要克服复杂的地质条件,在崇山峻岭中架桥铺路。但正是凭借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纳晴高速的建设稳步推进。如今,部分路段已经完成路面铺设,桥梁和隧道工程也接近尾声。纳晴高速通车后,将大大缩短纳雍与晴隆之间的通行时间,从原来的数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极大地方便两地居民的出行,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它将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领略当地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加强了区域间的产业合作,带动物流、商贸等行业的繁荣。

(二)纳赫高速

纳赫高速同样是毕节交通版图中的重要一笔,它连接着纳雍和赫章。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难题,比如需要穿越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众多,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但施工人员没有退缩,他们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溶洞进行填充和加固处理,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纳赫高速全长[X]公里,设计为双向四车道,时速80公里。目前,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多个标段都在同时作业,机械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待纳赫高速建成通车,纳雍与赫章之间的交通将更加便捷,两地之间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它对于推动两地的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带动赫章的特色农产品更快地走向市场,也能让纳雍的工业产品更高效地运输出去。

(三)G326大方九驿至七星关鸭池公路

G326大方九驿至七星关鸭池公路项目是毕节市2025年交通建设的重头戏,于2月6日正式开工。该项目主线起于大方县城九驿街道方沙路口,途经大方县城、双山、文阁、岔河、朱昌,止于七星关区鸭池镇同心立交桥,路线全长55.387公里。它不仅路线长,而且建设标准高,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主线方沙路口至神农大道路口段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标准,路基宽度40米;神农大道至将军山路口段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标准,路基宽度33米;将军山路口至沙子坡段、南箐至同心立交桥段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标准,路基宽度20米;沙子坡至南箐段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另外,还设有支线,支线起于大方高铁站西侧,设置将军山枢纽接已建成杭瑞高速公路大方至七星关段,经大寨至沙子坡接本项目主线,支线全长约1.7公里。全线设将军山(枢纽)、大方西、大方南、双山南、岔河、朱昌(枢纽)、南箐(枢纽)等7处互通立交;设置大方南、双山南、岔河等3条互通连接线。

这个项目的建设意义非凡,它将构建中心城区环线高速通道,与现东清(北环)高速形成绕城闭环,与杭瑞高速、厦蓉高速、毕威高速等枢纽相交,形成中心城区“一环六射”的高速路网格局。这对于推动“七星关 - 大方”同城化发展至关重要,能够促进两地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想象一下,未来七星关和大方的居民出行将更加便捷,同城生活将成为现实,工作在七星关,居住在大方,或者反之,都不再是难事。

目前,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施工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路基施工、桥梁架设等工作。征地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条公路将如期建成通车,成为毕节交通发展的新地标。

普通公路:畅通城乡“微循环”

(一)S208金沙县中心至长坝段公路改扩建工程

S208金沙县中心至长坝段公路改扩建工程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17%。该项目起于沙土镇中心村,途经半坡、昆仑、洞口等村寨,止于长坝镇集镇,全长9.482公里。别看它长度不算长,但意义重大。它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40公里,路基宽8.5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采用了分层碾压技术,确保高填方路段的质量,同时同步推进排水设施建设,为道路的长期稳定使用奠定基础。

项目建成后,该路段的通行时间将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这对于改善东部片区交通条件具有重要作用,方便了沿线12万名群众的出行。同时,它还能有效连接筑蓉高速,加强区域间的交通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想象一下,以前村民们出行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农产品运输也极为不便,而现在道路畅通了,不仅出行更轻松,农产品也能更快地运往市场,增加村民的收入。

(二)S533赫章县雉街至红星公路

S533赫章县雉街至红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它像一条丝带,串联起了赫章县的多个乡镇。这条公路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以前,雉街至红星之间的道路狭窄、路况差,村民们出行困难,农产品运输也受到很大限制。现在,公路通车后,村民们的出行变得方便快捷,也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比如,当地的樱桃产业,以前因为交通不便,樱桃销售范围有限,现在随着公路的通车,更多的游客能够来到这里采摘樱桃,樱桃也能更快速地运往外地销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这条公路也加强了乡镇之间的联系,方便了物资的流通和人员的往来,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三)百里杜鹃龙竹村龙井至大桥公路

百里杜鹃龙竹村龙井至大桥公路的建成,给当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百里杜鹃景区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以前景区周边的交通不够便利,游客前往景区游玩不太方便。现在,公路通车后,游客能够更轻松地到达景区,大大提高了景区的可进入性。这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同时,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出行更加方便,也增加了就业机会,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这条公路的建设也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机场建设:拓展空中“新通道”

(一)毕节飞雄机场改扩建工程

毕节飞雄机场改扩建工程是毕节交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今年4月,机场停止航班运营,开展为期约100天的无航班计划施工。此次改扩建主要是将原跑道长度从2600米延长至3000米。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延长后的跑道意义重大。它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65万人次的保障任务,能够提供更多机型的运行条件,让更多大型客机能够在此起降。这样一来,就可以开通更多更远的航线,目前,跑道延长工程已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预计8月初恢复航班运行,跑道延长段经行业验收和校飞试飞后,计划2025年底投入使用。

除了跑道延长,毕节空港仓储冷链快递物流园建设工程项目也在同步推进。项目完工后,将开通冷链物流航线,这对于毕节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毕节的特色水果、蔬菜等,通过冷链物流航线,能够更快速、更保鲜地运输到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品尝到毕节的美味,也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助力“黔货出山”。毕节飞雄机场自通航以来,累计通航城市28个,保障运输航班起降9.6万架次,运送旅客764万人次。未来,随着改扩建工程的完成,它将在毕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毕节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空中大门。

(二)威宁机场建设

威宁机场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计划2025年建成。威宁机场的建成将使毕节成为全省第二个形成双机场格局的市州,这对于提升毕节的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它将进一步完善毕节的交通网络,为威宁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同时,也将促进威宁的旅游业发展,让更多的游客能够方便地来到威宁,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如草海等著名景点。而且,机场的建设还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航空物流、临空经济等,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想象一下,未来威宁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可以通过机场快速运往全国各地,外地的游客也能源源不断地来到威宁旅游,这将为威宁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2025年毕节市重点交通建设工程项目涵盖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和机场建设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毕节的交通状况,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无论是构建区域交通“大动脉”的高速公路,还是畅通城乡“微循环”的普通公路,亦或是拓展空中“新通道”的机场建设,都承载着毕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毕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项目早日完工,见证毕节交通的华丽蜕变。

信息来源:毕节市人民政府、贵州网络广电视台、云上毕节、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