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树畔,撞见“会拍照”的米线店……

发布时间:2025-08-05 09:34  浏览量:3

当风漫过海舌蜜月半岛的芦苇荡

苍山的云影正跌进洱海的波光里

喜洲“夫妻树”畔

“喜穰”餐厅新鲜落地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蒙自过桥米线

与白族风骨、苍洱盛景

酿成一帧帧流动的诗卷

是风景画框,也是时光容器

刘晋卿与赵敏是多年好友,同为大理本地人,骨子里浸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这份想把苍山洱海的风、白族人家的暖,连同自己对大理的绵长情怀传递出去的心意,让两人一拍即合,选址喜洲共同创立喜穰。

提及喜穰的空间设计,刘晋卿说:“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最美的过桥米线店,我们也是围绕这个主题去打造店铺。我们设计的时候,想更多地保留白族的元素,同时把周边的风景全部展现出来。”喜穰的灰瓦飞檐轻叩天际,木结构的温润与水泥墙的质朴自然共生。

推开门,两层空间如同一本摊开的立体诗篇。夫妻树的缠绵、田野的辽阔、苍山的巍峨……木质门窗暗合白族建筑基因,却又开成了画框的模样,如相机镜头般,将每个“爆款”风景拍入画框中。

室内就餐布置颇具新意,每张木质桌椅都藏着巧思:有的轮廓如苍山棱角,有的曲线似洱海波纹。在水泥墙的映衬下,木与石的对话里,光影沿着木纹游走,在墙面投下斑驳诗行。转角处的绿植、鲜花是点睛之笔,随意搁置,却像从窗外采来的春光,让整个空间都浸着呼吸感。

露台区域如悬在天地间的观景台,白伞如云朵降落,木长椅沿着露台边缘摆成赏景“栈道”。静坐远眺,夫妻树的剪影透过风的缝隙,在眼前晕开一幅天然油画。

米线里的“浪漫”与“烟火”

“一线牵情·缘定喜穰”的传说,把蒙自过桥米线的“线”,牵成了童话之地的“喜”与丰盈喜乐的“穰”,碗里的金汤,藏着秀才与娘子的浪漫。

“我们的过桥米线采取最传统的做法,在产品方面也得到了很多授权,我们的厨师、厨师长就是非遗传承人。”喜穰的主角,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蒙自过桥米线。

“喜穰之情·经典过桥”系列将黑鱼片的鲜甜、虾仁的嫩弹和火腿的咸香完美融合;“山野之味·经典铜锅”中,乌骨鸡、五花肉在瓷盘里排成错落的食画;“山野之珍·野菌过桥”则把山林的鲜气锁进汤里,菌菇的褶皱里仿佛藏着洱海畔的晨露。配盘里的虫草花、松茸菌,更是把“山野之味”搭配得淋漓尽致。

“过桥米线、小粒咖啡本身是云南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我们希望通过这么好的地方让大家体验,挖掘、宣传本地的东西。”除了米线,云南小粒咖啡也在这里找到了“新舞台”。“酸木瓜美式”萃着苍山的风,“生椰拿铁”融着洱海的浪,连冷饮“日出”都像把朝霞揉进了杯中。

当非遗的温度遇见喜洲的盛景,当木与石的质朴拥抱光影,喜穰就成了喜洲的一个梦幻之境。碗里滚沸的金汤是烟火,窗格漏下的云影是诗意,夫妻树见证的浪漫是情怀,创始人藏在碗底的初心,是让每个远道而来的人,都能在一口米线里,嚼碎整个大理的风花雪月。

若路过喜洲,不妨在夫妻树旁稍作停留,推开喜穰的门,让苍山洱海的风,拂过碗里的金汤,也拂过你关于大理的浪漫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