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天,美财长对华有了新称呼,特朗普被敲打_赶紧放开出口
发布时间:2025-08-05 09:36 浏览量:2
短短一天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突然换了副面孔。在2025初秋的第三轮中美贸易谈判之后,贝森特竟然在公开场合直接叫中国“伟大的国家”。这句话甩出来时,台下气氛肉眼可见地变了——尤其想想他在白宫圈子里一直是“对华强硬”的代表,这种口风变化根本不像偶然冒出的话。
采访结束不到24小时,他又扔下一句:“赶紧放开出口,否则美国企业全球竞争就要吃大亏了。”明晃晃地敲打了还在鼓吹“孤立”的特朗普。
那一天之后,贝森特对中美经济关系的态度几乎180度转弯。先前在闭门对话里,美国财长一度直接提前离场回华盛顿,把理由说成是国会听证会。
实际上,连美国政坛都心知肚明,那个听证会完全可以推迟。普通观众看着还以为两国谈崩,但没想到过了没几周,贝森特又和中方代表偷偷地低调见了两三次,媒体那边各种“积极信号”搂都搂不住。
内情慢慢浮出来:今年6月谈判,中方挺住底线,没半点实质让步,而美方那边高压那一套根本不灵了。眼见外部压力和内部企业主集体上书,商会拉着三十多个行业组织拍桌子找白宫。
“你们别再卡着出口证了,单单半导体板块这波损失就砸出四百多亿美元窟窿,美国公司扛不住!”
那封联名信一出,连特朗普自己都挺狼狈,本想拿“重建制造业”拉票,贝森特一句“企业死光了再多口号也没用”当场给掀了底牌。
更有意思的是,相关文件显示,贝森特和他的团队早在5月底就绑上线一拨外部顾问,评估如果不改对华政策会怎么样。
报告的结论让他们彻底绷不住:美国如果继续严控中国出口,今后十年内,美国在亚太供应链的市占率可能掉到让人发愁的地步——13%-17%的下滑,想想都让企业主心里发凉。
到了2025年8月,就连美国商务部门也跟着下场,直接撤掉了十二项针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大到稀土、半导体,小到一批工业软件,都在改变名单里。外部舆论、企业反弹、供应商焦虑,眼见着“脱钩论”越搅越乱。也难怪美国主流智库都说,这波更像“真刀实枪松绑”而不是口头应付下场面。
眼下贝森特的“伟大的国家”说法,放在选举年里怎么都不像简单作秀。这其实是白宫经济圈低头认栽的信号:再僵下去,绷不住的只会是美国自己。不止一个出口单子的问题,更是选票、岗位、基本盘,全都挂在上头。
看回头,过去几年中美贸易互怼,搞到生意难做、工厂关门、供应链一塌糊涂。美国公司已经不肯再陪着华盛顿作对,白宫再讲“脱钩”,底下恨得牙痒。
贝森特这次全盘“变调”,清楚不过:主动权一点点偏向了中方,未来局势说不定还会更极端。嘴上还能喊两句狠的,实际握着算盘全是在算“怎么把损失补回来”。
也就,不出意外,特朗普接下来会被这股潮水继续拍在沙滩上。毕竟2023那会他还能靠“民粹牌”稳住选情,2025谁都知道口头强硬没法解决供应链和就业焦虑。企业和老百姓盯的是实在的生计,经济本钱扛不住花架子。
再说到底,这场戏甭管哪方单方面怎么表态,结果恐怕就是美方“嘴上打仗,口袋服软”。中美关系这盘棋,要怎么走是讲实力也讲现实。
再磨下去,美国裂口只会更大。那一天真正到来时,特朗普怕不只是被“敲打”,可能得迎接整个产业反咬一口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