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变成了给中国“大而美”的礼物
发布时间:2025-08-05 11:37 浏览量:2
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在2025年7月正式生效,其核心操作是将21%的企业税率永久化,同时新增小费免税、提高遗产税免税额等条款,以填补当前美国面临的财政窟窿。被美国媒体称为“劫贫济富的教科书案例”。
然而,这个所谓的“大而美”加税法案,在正式开始执行后,变成了送给中国大而美的礼物。
首先,在清洁能源领域,大量中国企业因此直接撤离美国,动车税收抵免政策提前七年终止,促使宁德时代、比亚迪彻底放弃美国市场,将在建工厂转售沙特资本集团;光伏风电补贴仅限2028年前投产项目,且附加“排华条款”,采用中国矿物或技术的项目直接丧失资格。
中国光伏三巨头隆基、晶科、天合随即撤离美国,2025年上半年对东南亚出口激增40%,垄断当地产能后通过泰国、越南基地反向供应欧美市场。萨克斯对此调侃:“特朗普在向中国喊话:你们去搞电动车和绿能吧,美国不玩了”。
然后技术封锁策略也遭遇失败,法案虽将芯片制造税收抵免从25%提至35%,但特朗普移民政策催生硅谷华裔研究员回流潮:2025年1-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等机构新增外籍专家数量同比翻倍。美国对华半导体关税从25%升至50%,反而刺激中国启动“国产化攻关专项”,中芯国际14纳米制程良率半年内追平台积电同期水平。美国企业发现更荒诞的现实:在华生产28纳米芯片的综合成本仍比美国本土低37%,封锁政策实际倒逼出更强竞争对手。
同时,由于这个法案被强制执行,美国推了五年的“友岸外包”战略数据被拆穿:2025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占比升至18.2%,较2018年提高5.4个百分点;墨西哥自华进口机电产品增长74.9%,经加工后贴上“本土制造”标签销往美国。所谓“去中国化”实质是“曲线中国化”,美国每筑一道关税墙,中国企业便多开一扇跨国后门。
这一系列减税措施导致美国未来十年财政赤字净增3.4万亿至4.1万亿美元,联邦债务率从100%飙升至125%。本来应该填补窟窿的政策捅了新的篓子,特朗普不得不同步削减穷人医保和食品券计划,从而引发了人们更大的抗议。
美国以3.4万亿美元债务、社会分裂和气候政策倒退为代价,意外助推中国完成三大升级。新能源领域中国光伏组件占全球产能80%,动力电池全球份额升至75%;半导体28纳米以下成熟制程自给率突破70%;东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所以特朗普的法案确实是大而美,不过美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