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不是什么都不想 而是 勇敢去想

发布时间:2025-08-05 17:43  浏览量:3

昨天晚上,我跟随唐宁老师参加了一场名为“财富果园”的线上冥想课,整个过程让我内心深受触动,忍不住想要分享这份深刻的体验。一直以来,我对冥想的理解都停留在“放空自己、什么都不想”的层面。过去五六年间,我一直坚持打坐,正是因为每次打坐后,内心都会涌现出难以言喻的平静与喜悦,身体也感到格外轻盈和充满能量。这种正向的反馈让我持续投入其中。我也曾以为,冥想就是努力让头脑停止思考,达到一种无念的状态。经过长期练习,我确实能做到在静坐中不被杂念干扰,而这也让我一度认为这就是冥想的终极目标。

然而,唐宁老师的这堂课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冥想不仅仅是“什么都不想”,更是一种“勇敢地去想”的内在旅程。在“财富果园”的引导中,我被带入一个由内心构建的果园世界:我看到了棕黄色油润光泽的竹门,矮矮的、仿佛象征性存在的篱笆,走进去后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果树。当老师引导我去寻找自己最喜爱的那棵树时,它竟变成了一棵荔枝树——那是因为今年夏天我吃过最甜美的“糯米糍”荔枝,那份滋味至今难忘。我清晰地“看见”那棵树:墨绿肥厚的叶子,红彤彤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我靠在树干上,感受到树皮粗糙的触感,甚至有微微的刺痛,但那种踏实感却让我无比安心。

更神奇的是,随着老师的引导,我看到这棵树在四季中轮回变化:春日里开满细小洁白的花朵,夏日硕果累累,秋日浓荫蔽日,冬日枝干萧瑟。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冥想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主动创造内心的画面,勇敢地去想象、去连接、去感受。我突然明白,过去我虽然能排除负面念头,却一直不敢去设想美好的未来。不是想象力不够,而是内心缺乏勇气。这份“不敢想好事”的模式,或许源于童年的经历,也曾在婚姻与工作中被不断强化。

但这一次,我真正鼓起勇气去想,去描绘属于自己的丰盛图景。我意识到,只有敢想,才可能敢做;只有内心敢于显化美好,行动才会有方向和力量。这次冥想让我实现了某种内在的“断舍离”——当我勇敢地构建新的画面时,旧有的焦虑与恐惧自然退去。我也发现,“财富果园”不仅是一次练习,更是一种可复制的心智模式,能应用到工作、亲子、婚姻等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我终于理清了冥想与正念的关系:正念是“什么都不想”,而冥想是更广阔的实践,它包含正念,也包含勇敢地去想、去创造、去拥抱一切可能性。从今往后,我敢想了,我敢想好事了,这份勇气,将伴随我走向更丰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