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途评测 | 纯粹的气动 奥利尼 AERO PRO 气动公路车实测
发布时间:2025-08-05 17:27 浏览量:2
如今的公路车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浪潮,市场上各大品牌也在轻量化与气动性的平衡中不断探索。例如,ONIRII(奥利尼)推出的 AERO PRO 气动公路车,它以纯粹的气动性能为核心追求,用独特的气动造型设计在百花齐放的市场中划出了一道清晰的分界线。
初见 ONIRII AERO PRO 是在中国展,它的外观设计极具冲击力,整车线条流畅且简洁,车架管型采用了大量的扁平化设计元素。内嵌的车把与上管平行,这种设计风格在气动公路车中除了 LOOK 品牌外并不常见,但是它能极大地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
从车架的前部至尾部,车上的每个部件的设计都围绕着减少空气阻力而展开。前三角下管位置尤为突出,明显的扁平化处理使得它在高速骑行时能够更顺畅地切开空气,以减少一定的撞风面,能显著提升气动效果。
扁平且纤细的上管设计使得车架看起来更加简洁,与宽大的下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立管与座管也同样采用扁平化设计,这能使其空气能够更顺畅地流过车架,以降低一定的风阻系数。
车架的后三角部分也进行了优化,后上叉与立管的连接处是一种截面形状的“机翼”造型,这些设计的目的皆是围绕着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
车架的走线也采用了全隐藏的内走线设计,线管从车把穿过进入到车架内部,使车架表面更加简洁,同时也能减少线管外露而产生的风阻。
AERO PRO 车架(M码裸碳重量:980g)整体采用 T800 碳纤维材质打造,部分位置用上了更高强度的 T1000 级别碳布,确保车架在承受高强度压力时的稳固可靠性。
T1000 碳布的补强,可以减少车架因刚性不足而导致的泄力,并提供了更直接、高效的动力传输。
从 XL 码试骑车 395mm 的 REACH 值和 529.6mm 的 STACK 值来看,AERO PRO 的车架几何确实带着明显的激进属性,小编 74cm 的座高直接塑造了极具攻击性的骑姿。
前伸的上半身自然形成较陡的弯曲角度,核心肌群需要持续发力维持身体姿态,这种姿势正是纯粹气动设计的典型体现,能最大限度减少躯干正面迎风面积,不过长距离下来身体的疲惫感明显。
AERO PRO 车架所有尺码的五通下沉量均为 74mm,降低底部的重心能更贴近地面,在高速下坡和骑行时能够有效抑制车身的晃动。
为了迎合更多车手的选择,ONIRII 也为 AERO PRO 设计了一款专用的抬升把。相比与上管平行的一体把,抬升把将握把位置适当抬高,使上半身的前倾角度减小。
这一变化让腰部弯曲程度有所缓解,核心肌群的发力压力减轻,对于那些腰背力量相对较弱或追求更长时间骑行舒适性的车友来说非常友好,所谓舒适就是快。
在实际骑行中,AERO PRO 的气动性能表现的确令人惊艳。在平坦路段加速到较高的速度时,能够明显感受到风阻的减小。
相比平时小编所骑的耐力、综合公路车型等,在相同功率输出下,AERO PRO 能够保持更高的巡航速度,且停脚后的掉速也更慢。
在团练时,40km/h 的均速下跟风,AERO PRO 的低风阻特性让阻力进一步减小,这也是功率能基本维持在 150-160w 区间处于舒适区的重要原因之一。前方骑手的遮挡也为 AERO PRO 创造了更有利的气动环境,本就优秀的气动设计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
作为一款以纯粹气动为主的公路车,AERO PRO 在舒适性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妥协。由于过于追求空气动力学,车架的一些设计在吸收路面震动方面表现欠佳,路感还是较为明显,能够明显的传递到屁股及手臂上。
还有,激进的骑姿更适合 PRO 选手,如果你想追求卓越的气动性能但是有担心腰扛不住的,建议还是选配抬升把来提升整体的舒适性。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AERO PRO 提供了多种颜色涂装选择,同时可以自由选配个性张扬的涂装等。
总的来说,AERO PRO 它或许不是最全能的,但占据了属于极致气动的一席之地,也为追求极致气动的用户带来多一种选择。
AERO PRO 车架参数
品牌:ONIRII
型号:AERO PRO
类型:气动车架
材质:T800+T1000
五通:BB86
头管规格:上49.5、下49.5
开档:100×142mm
兼容外胎:30c
质保:5年
重量:980g(M码裸碳)
尺码:S-XXL(158cm-192cm)
价格:¥8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