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他才是“释永信倒台”影响最大的人,46亿这么打水漂?

发布时间:2025-08-05 14:46  浏览量:2

2020年剃度少林的他,曾摸着刚剃的光头说“要葬在塔林”,如今一切都变了。

2020年11月17日,嵩山少林藏经阁,佛音绕梁。72岁的蔡志忠,穿着灰布僧袍,缓步走向释永信。黑白相间的长发随剃刀落下,他成了“释延一”沙弥。因佛教戒律规定,超过七十岁不能受“具足戒”,他只能做“沙弥”,可仪式上他眼睛发亮,发誓“奉持三宝、以戒为师”。这位画了《庄子说》《老子说》的漫画大家,从此多了个僧人的身份。

剃度后第三天,蔡志忠站在少林山门口,对着记者的镜头宣布:“我把毕生藏的5000尊佛像、全部画稿,还有名下资产,都捐给少林。”估值200亿新台币(约46亿人民币)的捐赠,震惊了两岸文化圈。他还笑着说:“等我老了,就葬在少林塔林,和历代高僧做邻居。”

可不到五年,同样的少林,却变了天。2025年7月,少林寺管理处的通报像颗惊雷:释永信因“挪用侵占寺院资金、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被联合调查。中国佛教协会火速注销其戒牒,方丈室的门被铁皮封死,门上还贴着“暂停使用”的纸条。

蔡志忠的捐赠,一下子悬了。他和少林的因缘,远比剃度时更深。1984年,他在日本画《六祖坛经》漫画,看完李连杰的《少林寺》电影,拍着桌子说:“将来我要拍动画少林寺!”2006年第一次去少林参加“少林论禅”,他就拉着释永信的手说:“死后我把遗体捐给少林,就算做成观光产业也行,给我立个碑就行。”

他的捐赠里,九成是“带不走的东西”:历代铜佛、木雕唐卡、手写的《参禅步道》画稿。这些文物不能卖,只能放在少林的库房里。他还花了三年时间,把少林的禅机化成漫画,《参禅步道》里的每一笔,都藏着他对佛法的理解。

蔡志忠的人生,本来就是“赌一把”。4岁半决定画一辈子画,9岁立志当漫画家,15岁带着250元台币只身闯台北,50多年画了100多部作品。《庄子说》《老子说》全球销量超5000万册,打破了日本漫画一统天下的局面。他说:“我从来不肯用生命换钞票,就算穿破洞的鞋子,也比赚大钱开心。”

可现在,他的“开心”悬了。释永信倒了,捐赠的协议是和少林签的,可新方丈印乐法师刚从白马寺过来,没人知道他会不会承认这份协议。5000尊佛像还在库房里,画稿还没整理,他想葬在塔林的遗愿,也没人给个准话。

面对这一局面,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网友理智地指出:“蔡志忠信的是佛法不是释永信!释永信不代表佛教,他只是佛学路上修行的人,没有修好自有他的因果,不会影响修行路上人的信仰和虔诚 。”

也有网友言辞激烈地表示:“不是在一个制度下生活的人,岂知一切都是以骗为主的世界里的人,全是两面人。一个漫画家,见识历史知道太少,李敖教授看得明白,知道人的本性,在那个环境下,怎能得到境化修行,鼓动女权去巧取豪夺,一块肉,上下左右都是苍蝇,岂能逃过蛆虫的腐蚀,不是肉的初衷就坏,是苍蝇下的蛆虫慢慢地挑逗,最后烂得面目全非 。”

还有网友从修行的角度分析:“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既然已经进门,以后的修行就与领进门的师傅关系没那么大了。以后的何去何从,全靠自己的领悟。师傅长进不长进,经书错不了,会变得是人心而不是师傅!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更有网友从禅宗理念出发:“蔡志忠捐的不是给大和尚,也不是单纯给少林寺或者菩萨,而是捐给了他自己。少林寺是禅宗的本寺,禅宗讲开悟、顿悟。所谓自来者之处来,往去者之处去。所谓形式,数量,皆在于因果,缘份。大和尚也好,少林寺也罢,也于因果之中。师傅最大法力不就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缘起于因,终于果。沙弥,和尚,菩萨,皆可为佛陀。”

在这场风波里,大家都在期待着少林寺能给蔡志忠一个妥善的回应。毕竟他怀揣着纯粹的信仰与热忱,才有了这一系列捐赠之举与遗愿寄托。如今捐赠悬而未决,少林寺新方丈印乐法师的态度和行动备受瞩目。究竟该如何处置这46亿捐赠,又能否让蔡志忠葬于塔林的心愿达成,都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

你觉得,少林该给蔡志忠一个说法吗?他的46亿捐赠,该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