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京剧遇上普惠科技,易开得净水器如何唱响质价比“新主角”?
发布时间:2025-08-06 10:33 浏览量:2
在中国家电这片早已杀成“红海”的存量市场中,净水器赛道显得尤为拥挤和焦灼。当同行们被裹挟在技术参数的“军备竞赛”与价格战的“血腥肉搏”之中时,净水器品牌易开得却选择了一条看似“绕远”却极为精准的突围之路。没有高举高打颠覆性技术,也没有投身于无底线的价格战泥潭,而是通过一套组合拳,为“质价比”赋予了自己的商业注解。这套打法的核心,始于看似跨界,实则内核相通的“联姻”——与中国国家京剧院的战略合作。
战略的再定义:从“更好”到“不同”的精准一跃
任何商业模式的成功,都源于对市场核心矛盾的精准洞察。在净水器行业,这个核心矛盾早已不是“能不能净化”,而是“用起来方便不方便,贵不贵”。技术发展至今,主流品牌在核心净化能力上的差异已日趋模糊,消费者面对宣传单上眼花缭乱的通量、废水比、过滤精度等参数,早已陷入审美疲劳。取而代之的是两大隐性消费痛点。其一是“滤芯焦虑”:“低价卖主机,高频、高价换滤芯”的行业怪圈,让用户直呼“买得起,用不起”。其二是“服务焦虑”:产品出现故障后维修流程繁琐、质保期限短、售后响应慢等问题,让消费者在数年的使用周期内缺乏安全感。
传统的破局思路,是在技术参数上做得“更好”,比如把通量从1000G做到1200G,把水效再提升几个百分点。这是一种典型的“产品思维”,追求的是边际性能的提升。而易开得的战略选择,则展现了更高维度的“用户思维”,“对于最广大的大众市场而言,极致的技术参数并非首要考虑因素”,他们希望在获得健康饮水的同时,产品全周期的使用成本也是“划算”的。因此,易开得没有在已然白热化的技术赛道上继续添柴,而是将战略重心转向了解决用户最根本的“后顾之忧”。
非遗文化的“知音”:当普惠科技遇见匠心传承
战略方向既定,如何让市场快速感知到品牌的精神内核?易开得下了一步精妙的“先手棋”——与中国国家京剧院达成战略合作。这并非一次单向的品牌背书,更像是一场基于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的“双向奔赴”,一次工业实干派与国粹艺术殿堂的“同频共振”。
作为国粹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国国家京剧院寻找的,是在各自领域里同样秉持“匠心精神”和“普惠于民”理念的同行者。京剧艺术的内核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极致匠心,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惠愿景。易开得之所以能成为这位“知音”,恰恰因为其用行动诠释了同样的两种精神:
其一,是工业制造领域的“匠心”。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中,易开得敢于向行业顽疾开刀,坚守品质主义。这种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与打磨,正是一个现代工业企业对“台下十年功”的最好回应。
其二,是科技领域的“普惠”理念。易开得致力于打破高品质净水产品的价格壁垒,让健康好水从“消费升级品”回归“生活必需品”。这份“科技普惠”的愿景,与国家京剧院致力于“国粹普及”的使命,形成了完美的价值对位。
这是一次精神层面的握手,为易开得后续的价值落地,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调。
价值的落地:从品牌共鸣到用户获得感
如果说与国粹IP的联手是易开得奏响的品牌序曲,那么其后续一系列颠覆性的服务承诺,则是将这种精神内核转化为用户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核价值”,是这出大戏的高潮部分。这套价值体系由两大支柱构成,精准击破了前文所述的用户两大焦虑:
1)非遗系列RO机“每年换芯只要99元”:终结“滤芯焦虑”
这颗投向市场的“重磅炸弹”,让用户在购买决策时,无需再为未来高昂的开销而犹豫,使得高品质净水器真正做到了“买得起,更能用得起”。这不仅是一项优惠政策,更是对行业传统盈利模式的一次颠覆性挑战,是“普惠”理念最直接的兑现。
2)非遗系列“十年质保,只换不修”:粉碎“服务焦虑”
在家电行业普遍实行1-3年质保的背景下,“十年”这个时间尺度,是将“匠心”精神从一个抽象概念,转化为一个具体、可量化、长达十年的服务保障。这一承诺,彻底打消了用户对产品耐用性和长期使用的疑虑,将品牌的品质自信,直接交付给用户,解决了“用得好,更能用得久”的深层需求。
这两大服务承诺,将品牌层面的文化共鸣与用户层面的实际利益紧密相连,构建了一个完美的价值闭环。消费者因国粹合作感知到品牌的匠心与普惠精神,被颠覆性的服务承诺所吸引并完成购买,在长期的使用中,持续体验到低成本与高保障带来的“获得感”,从而将初期的品牌认同,沉淀为坚实的品牌忠诚度。
复盘易开得的突围路径,其创新的脉络清晰可见,并非源于颠覆性的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基于深度用户洞察的“价值再造”。“非遗IP+普惠科技”的组合拳,正是其价值再造的核心公式。
这种模式的成功,在于巧妙地避开了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当技术壁垒难以一蹴而就时,回归商业的本质,回归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从文化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在服务上做出极致的突破,同样能够开创一片崭新的价值蓝海。易开得所构建的,是一条由“文化认同+成本优势+服务保障”共同砌成的、深邃而坚固的品牌护城河。所唱响的这出“新京剧”,主角并非某个单一的技术卖点,而是一个始终将大众消费者放在核心位置的、朴素而坚定的品牌担当。这对于在“内卷”中挣扎的众多中国品牌而言,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意义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