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打压巴西翻车,卢拉得到中国支持,反手就是一刀

发布时间:2025-08-06 11:08  浏览量:2

文|老闫侃史

编辑|老闫侃史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这一回,卢拉没打算留情。就在美国宣布对巴西商品征收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之后,卢拉出手了。

一记让白宫措手不及的重拳:软禁博索纳罗,切断外部联络,连家人探视都得律师陪着。这一步,踩得狠,也踩得准,踩在了特朗普最疼的地方。

特朗普可能没想到,他想保下一个人,结果把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南美布局给送进了急诊室。

美国这一轮操作,说是经济手段,其实政治味道太浓了。7月3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巴西输美商品加征40%关税,使总税率升至50%,8月6日正式生效。

掐得最重的,就是咖啡、牛肉、水果这些对美出口最依赖的品类,但近半商品,如飞机、化肥被列入豁免清单。嘴上说是贸易公平,实质上拿得明明白白,这是给博索纳罗出气。

美国财政部长都不遮掩,直接把话挑明了:要巴西司法系统“停止政治迫害”,意思很直白了,放人。

可卢拉偏偏不按对方设定的剧本走。他不仅没放,还再加了一道锁。

8月4日,巴西最高法院升级措施,软禁博索纳罗,没收设备,断了他跟外界的所有联系。博索纳罗那点网络残余力量,彻底被清干净了。

特朗普本以为巴西会退,结果卢拉顶了上来。不是硬刚,而是有备而来。

就在美方宣布关税的同时,中国的动作也没停。虽无直接“救援”动作,但长期布局已成缓冲带:中国上半年进口巴西稀土暴涨200%,占其出口总量70%;

大豆、牛肉等关键品类持续扩大采购规模。原本要卖给美国、现在被高关税卡住的货,有了稳定的亚洲通道。

卢拉政府的人都清楚,这不是临时救火,而是深耕多年的战略协作。美国砍断供应链,东方市场早已张开网。

而且,不只是贸易。卢拉正全力推动金砖国家本币结算,这意味着,未来巴西卖东西出去,不用看美元脸色,也不用担心被美联储的加息节奏牵着鼻子走。

再配上中巴在绿色能源、基建领域的深度合作,巴西在经济主权博弈中多了底牌。

这背后没有大张旗鼓的表态,但每一步都落得稳准狠。特朗普打的是贸易牌,卢拉接的是战略球。

特朗普为啥急?因为他知道,博索纳罗在南美的号召力还在。曾经喊着“拉美特朗普”的博索纳罗,是他在西半球右翼联盟里的关键一环。要想在2026年大选前稳固右翼阵营,博索纳罗不能出事。

所以他才会动用关税,才会让国务卿鲁比奥撤销主审法官的签证,甚至扬言要制裁巴西司法人员。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卢拉要是稍微有点犹豫,可能真扛不住。

但卢拉偏不让。这不仅是给博索纳罗定罪,更是给美国干预划界。而且,卢拉选的时间点也很巧妙。此时的博索纳罗,司法罪名坐实且屡次违反禁令,但8月3日其支持者仍发起大规模示威。

卢拉此时升级制裁,不仅借司法正当性压制反对声浪,更以“反外国干预”旗帜凝聚民意,最新民调显示其支持率突破50%,为十个月来最高。

这场关税风波,让人看得更清楚的是:南美已经不是美国说一不二的后院了。

巴西的强硬姿态正形成示范效应:阿根廷加速对接金砖机制,智利重审与美军技术合作条款。过去几十年,美国靠着经济杠杆和安全承诺,牢牢掌控着拉美话语权。

可现在,光靠关税和制裁,已经压不住了。南美国家开始寻找更多元的伙伴关系,开始重新定义“主权”这两个字的含义。

而卢拉这一次的操作,正好提供了一个样板:面对来自大国的压力,不妥协、不退让,反倒能赢得更多尊重。

原本,特朗普是想通过关税打痛巴西,让卢拉政府服软,顺带给自己选情加点分。但现在看来,这招反倒成了双刃剑。

一方面,巴西没有像预期那样被打垮,反倒借机强化了“去美元化”战略,将更多农产品转向亚洲市场;另一方面,美国在拉美的信誉再次被削弱,连“贸易公平”这张牌都被打成了“政治打击”的工具。

市场反应更戳破白宫幻想:尽管高关税冲击部分出口商,但豁免清单和多元市场缓冲了整体影响,雷亚尔汇率未现恐慌性下跌,农业协会声明“有能力调整出口流向”。

特朗普想用一记重拳解决问题,结果打得巴西更警觉,也让更多国家看清了局势。

这一仗,卢拉打得够狠,也够稳,直接用行动回应了白宫的施压。软禁博索纳罗,不是为了立威,而是彻底断了特朗普在南美的最后一条神经。

这一步,打中了特朗普最怕看到的局面:南美不再听话,中国在旁边稳稳接住,金砖国家借势崛起,美元和霸权的地基一块块松动。

局还远没下完,但从现在起,节奏已经换人掌控。特朗普想用关税压制主权,却反被主权压了回去。卢拉这一拳,不只是打给博索纳罗的,更是打给所有想干涉巴西的人。

而这拳,正中肺管子。

参考信源:

巴西最高法院下令软禁前总统博索纳罗——2025-08-05 06:18·央视新闻

巴西硬刚特朗普:软禁前总统博索纳罗——2025-08-05 17:37·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