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华讲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请多关心真正的衣食父母即农民

发布时间:2025-08-06 12:14  浏览量:1

2025年暑假,举家出行,在河北乡下避暑,顺便闭门写书作文。

期间,但有闲暇,游逛各村,并与诸多农民交流。

时日既多,感慨也很多,但更多、最多的感慨是如今的我们的时代虽然已经到了2025年,但作为13亿人真正的衣食父母的农民的生活与工作,却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亟需改善。

大致来说,这些问题都是很紧急、严重和迫切的:

1、道路。

虽说修了水泥路,虽说那些路的主要目的可能就是为了农民去地里干活和运输农资方便,然而,绝大多数道路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马路,这是事实,尤其是连接村与村、村与镇之间的路就更是如此。

因此问题就来了,那些水泥路普遍过于狭窄,仅能通行不到一辆半的车,所以,随着汽车的普及,在乡村的路上开车的时候很头疼,因为一旦对面来车,或者前面某辆车过慢或出问题或甚至停在路边的时候,整条道路就被结结实实地堵死了。

因为道路的过于狭窄,所以经常看到的场景是,会车时,一辆被迫开到地里,或者,两个司机争执吵架,以最终决定谁退回去让路。

所以,狭窄的道路既是安全隐患,也是治安隐患,更是人们的幸福隐患。

实际上,我仔细测量过,那些道路哪怕再加宽一米,就可以双车并行了。不知道为什么,修路的财政就差那一米的路钱。

2、治安。

这个时节,年轻人和能干活的中年人都出去打工了,所以村里剩下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孩子。有的村子甚至十室三空,就是说,没人了。由此,整个村子的人口数量很少。

这样就必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假设有身强力壮的不法之徒进入村子的话,几乎可以不费力地就打倒所有人,并盗抢走财物。

至于零星散布的摄像头,熟悉地形的人完全可以绕开,所以就形同虚设了。

3、电线。

农村的一大现象就是电线纵横交错,严重的私搭乱建。

很多电线就搭在水泥屋顶上或墙上,试想一下,如此酷热的夏天,那些外皮完全没有被防热处理的电线一旦被融化或烧着,后果可能就严重了。

还有很多电线很长,中间又没有支撑固定物,就那么垂吊着,风一吹,像秋千一样晃晃荡荡,这也是很危险的。

4、厕所。

农村的厕所迄今为止,依旧是大问题。且不说有些村子迄今都没用上能水冲的厕所,依旧是那种臭气熏天的旱厕,即便那些用上了所谓的便坑或甚至马桶的村子,粪便的排泄也没处理好。

为了排泄粪便,有的地方是在地下挖大坑,粪便排入其中,然后让粪便自然地渗透进泥土中。这样好吗?且不说水冲的粪便多了之后,坑满则溢;那些粪便物天长日久地直接渗透到土壤里,四处扩散,不会造成地下水和环境以及进一步的农产品的污染吗?

5、用水。

即便是用了自来水的村子,在早高峰的时候,每家水流也都特别小,洗澡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可能是管道的设计问题,因为城市的一个小区的人数和用水量要远远超过一个村子的,但在早高峰用水的时候,却基本没有水流过小或不足以洗澡的问题。

6、空房或宅基地。

每个村子总有不少空置的宅基地,不知道那些家是举家迁走了,还是后续无人了。

与其让那些空置的房屋和宅基地肆意长满杂草,长期荒着,不如统一起来另做他用,哪怕是卖给想在农村居住的人、老了之后想落叶归根的人也是好的。

7、流浪猫狗。

每个村子都有大量的流浪猫狗。

这些猫狗四处乱窜,到处翻食垃圾桶里的东西。

因此,你可以很容易地就想到,这些猫狗身上可能集聚了很多的病菌和甚至传染病,若不加以合理、科学管理的话,一旦咬伤抓伤人或把病传染给人,就会带来本可避免的无妄之灾。

实际上,我问过很多农村人,即便是他们家养的猫狗,也几乎都没办过养狗养猫证、打过疫苗。

这些,都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8、卫生。

我赶过不同村的不同的集市。

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农村的一种贸易或生活方式,集市是很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也是乡村的一道特色的风景。

然而,从集市上看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卫生问题,非常严重。

比如那些摊开了卖的肉铺,肉上面苍蝇横飞、成堆的聚集;散装的糕点等零食全部裸露在空气之中,被苍蝇围着落来落去;五颜六色的现场调配的饮料看起来很鲜艳,但肯定是有大量的劣质的添加剂,比如像前段时间某个地方的幼儿们的彩色馒头一样,极可能导致铅中毒;炸油条的、现场制售包子凉皮羊肉汤的等等,没有一个人戴口罩,我甚至都看到厨师的汗水和鼻涕滴进了汤里;那些快餐的碗筷,几乎没有用流水洗,都是反复在在一个已经脏的不行的大盆里洗,很多时候甚至还只是象征性地涮一下就算洗好了;……如此的卫生条件,对人们的身体能无害吗?

9、特色特产。

很多村子其实都有大量的甚至是几代传承很久的特色特产,比如沧州地区的羊肠汤、小炖肉、火锅鸡、饸烙、肠、熏鸡、甜瓜、小枣等,味道都非常鲜美,然而,大量的这种地方特色特产,却只能封闭在当地的区域售卖,或者就是只能存活于苍蝇馆子里。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李维华28年来一直研究、实践、推广和推进的现代特许经营的方式,以万店裂变、线上线下融合、新老模式齐头并进的“大特许”的方式,开发这些特色特产,让李维华提出的“四好”即“好产品,好技术,好店,好项目”以现代特许经营的方式走出乡村和县城,走向全国和全世界。

麦当劳的美式肉夹馍能在全球开设4万余家店,日进斗金,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那些特色特产也丝毫不比汉堡差。但我们差就差在认知上,尤其是对于现代特许经营的认知上。

10、贫困。

农村人的贫困的根源在于一直沿袭着祖祖辈辈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传统,再加上粮食的产量有限、粮价很低,所以很多农村人的生活其实很困苦的,对于发达地区的城里人的常见的水果、肉、饮料、好点的衣服、零食、取暖和空调等消费,农村人尤其是老人都很将就或匮乏。事实上,现在很多村子里甚至还有不少的泥墙和极其普通朴素的砖瓦房屋,尤其是有不少可能只是刚刚解决温饱的人。

实际上,乡村振兴喊了很多年,但是进展很慢、覆盖范围有限。单靠农民自己醒悟绝对不是办法、也是根本行不通的,需要政府出面,借助外脑外力,尤其是要借助李维华中国特许经营思想下的现代特许经营,中国的乡村振兴才能真正普惠开来。

比如,每个村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山水的就另想它法,包括工厂、农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特色产业、经济农作物、特色种养殖等,都是可选择的出路。

11、沟渠。

农村的纵横交错的沟渠,本来是一道非常美的乡下风景,但事实上,多数的沟渠都变成了臭水沟、干水沟、垃圾投放沟,野草杂草丛生,虫蝇遍地,垃圾充斥,宽宽窄窄不齐整,甚至有的沟渠引起的塌陷已经影响了道路交通的安全。

12、娱乐。

很多村子的娱乐其实很少的,我小时候在乡下常见的露天电影、唱戏、大鼓、评书、杂技等基本都消失殆尽。

在如今的村子里能给人些许娱乐印象的可能就是那些健身器材区域了。然而,那些安装在村子里的健身器材,基本上都是锈迹斑斑、破烂不堪、缺胳膊少腿的,很多都从健身器材变成了害身器材。安装的人赚了安装的钱之后,售后的维护、维修呢?根本就没有。

既然娱乐项目少,所以无聊的村民们就只能时常聚在一起闲聊,尤其是晚饭后,这一堆、那一群的人们凑在一起侃大山。

13、习惯。

乡下的很多习惯不好,比如电动车不办证、拿到集市上去卖的瓜果桃梨蔬菜等打药、在马路上晒粮食、放羊的任由羊群在路上拉屎、农药瓶子随意丢弃在地头和路上、红白事的歌舞表演擦边、酒后驾驶、没有交通规则和意识等,这些其实都是不安全或影响别人生活、工作的不好的习惯,要改。

14、商品。

乡下的村子里的小卖部以及集市上卖的很多东西,虽然便宜,但大多品质低劣。这些劣质的、甚至是没有任何市场流通证的、来源不明的大量商品,对于人们的身心都是有害的。

15、空巢老人。

尤其是独身的空巢老人,从他们渴望交流、浑浊的眼神就能清楚的感知到,他们并不幸福,而且不只是物质生活不幸福,精神生活也不幸福。

……

上溯几代,我们多数人的先辈都是农民。所以,我们不能忘本,必须想尽办法、以实际行动改善、振兴乡村。

只有乡村改善、振兴了,农民富裕和幸福了,中华民族才算真正站起来了!你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