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最美小楷”,终于明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涵义!
发布时间:2025-08-06 15:21 浏览量:1
唠嗑一下题外话。朋友的女儿出嫁,在婚庆大典上 ,主持人的证婚词里,有这么一句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呀呀!这不是《诗经》里的一句话吗,怎么用到如此庄重的婚礼仪式上呢?
细想一下,用得极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是用于玉石的打磨,使其光滑,成为心爱的装饰物。
同样,一对新人,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也需要打磨,使其变得更加完美!正如《三字经》里的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
由此上升到艺术层面。作为艺术之一的书法,每一件经典作品,无不经过千锤百炼,这个千锤百炼,正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后人就从这两句中,提炼了两个词语:切磋、琢磨。
艺术需要交流,交流即切磋;艺术需要思考,思考即琢磨。有了切磋与琢磨,艺术之花才会绽放得更加鲜艳。
作为钟繇的后裔钟绍京,他的经典小楷《灵飞经》,真正算得上“簪花小楷”,因此“天下第一小楷”的美誉,理当实至名归!
过去曾形容卫夫人的小楷为“簪花小楷”,但见过《灵飞经》后,才觉得这个荣誉非《灵飞经》莫属!
要我说,与其说《灵飞经》是天下第一小楷,倒不如说是“天下第一美楷”!它的美,在于笔画的清爽精致,在于结体的宽松和谐,在于章法的协调统一,在于气韵的神采飞扬!
欣赏《灵飞经》,仿佛欣赏一位美人,那个才叫赏心悦目!窃以为,《灵飞经》与《曹全碑》,虽不是同一书体,但有共同的特质。首先是抢眼球,然后是适合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人学习。因为本质上是中和的。
“一技之成,良工辛苦”!《灵飞经》的卓越成就,其背后,小钟不知作了多少功课,每一位卓越的书法家,无不是这样!
想想隋朝的智永和尚,著名的楷书《千字文》,一写就是八百本。而他的老祖宗王羲之,更是有过写完十八缸水的经历,以至池水尽黑。
赵孟頫曾有日书万字的书写记录!没有量变,哪来的质变?从量变到质变,其间的切磋与打磨的艰辛曲折,更是可想而知了!
之所以书法如修行,就是在漫长的书法生涯中,不断的磨练自己。好比一块笨拙的顽石,经过切磋打磨后,变成宝石,从而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的提升。
“躺平”与吃“嗟来之食”有多大区别?人生的精彩,就是把自己这块顽石,打磨成宝石,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意义吧?一言以蔽之,就是由不完美到完美,而完美的结局,正是经历无数的切磋和打磨,才完成的蜕变。
《大学》里有一句经典的话,叫作“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它的引申义,就是鼓励人们不断革新,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切磋与打磨的锲而不舍!
人们常常说,学书法,不仅仅是靠苦练就能能写得好的,还要善于“悟”,也就是“悟性”!悟性即天赋,天赋也有先天与后天。我们所说的“勤思考”,就是悟,而这个悟呢,就是在切磋与琢磨中实现的。
书法的精进,正是在无数次的长期切磋与打磨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既定的目标!这正是学习第一美楷《灵飞经》所需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