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借给越南的白龙尾岛,如今还能不能要回来?答案简单!

发布时间:2025-08-06 16:19  浏览量:2

白龙尾岛位于北部湾中央的小岛,这座小岛一直是中国和越南之间领土争端的焦点之一,要知道白龙尾岛之前是中国借给越南的,但如今却被划入到越南的领地范围,那么白龙尾岛中国还能不能收回来呢?

白龙尾岛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不管是距离中国海南岛,以及和越南海防市的地理位置相距都是120公里左右,总共只有2.33平方公里,但岛上的资源丰富,不但鱼群遍布,而且油气储量也相当可观,正因如此,早期的中国的渔民一直把这座岛视为自己的“后花园”,在这里捕鱼、繁衍生息,在这里搞生计,成为他们的天堂。

不过白龙尾岛在很久之前中国人一直叫它浮水洲,因为在岛上有村庄,也有很多庙宇,并且还供奉着妈祖以及伏波将军马援的神像,在岛上生活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汉人,他们靠海吃饭。

在1957年之时,岛屿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当时,越南正面临着抗美的压力,而中国决定支援其兄弟国家。为了帮助越南建立雷达基地,监视美国飞机,中国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决定——将白龙尾岛移交给越南。

根据历史资料,马白山将军代表中国政府办理了相关手续,而中国的部队也随之撤离。自此之后,这座原本属于中国的岛屿,从此成了越南的领土。对于岛上的居民来说,这个改变可谓是天翻地覆。

在这片曾经属于中国的土地上,岛民们不得不面对变成越南人的现实。尽管当时的政府做出这一决定时,可能出于战略上的考虑,然而对于这些生活在岛上的普通居民来说,这一切显得过于突然,甚至有些“无情”。

后来越南曾经当众表示:是中国“自愿”将岛屿移交给他们管理的,听起来似乎是越南方面对这一行为的“美化”与合理化,然而实际上,这一过程显然是隐秘进行的,而对于岛上的渔民来说,他们的“知情权”显然被忽视了。

在中越两国的历史关系中,白龙尾岛的故事也反映出了中国的一些战略失误。中国在1957年为援助越南,选择将岛屿交给越南管理,而这一决定后来却成为了中国在这一地区权益逐步丧失的开始。在越南取得白龙尾岛之后,迅速进行了资源开发,包括渔业和油气资源的开采,甚至计划将其打造成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与此同时,越南对该岛的军事化进程也逐步加快,将其视为保护东海的第一防线,驻扎了大量军队。

然而,白龙尾岛的转变并非一帆风顺。在越南统一后,它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政治棋子”。1979年中越边境冲突爆发,虽然白龙尾岛未涉及,但随着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摩擦加剧,白龙尾岛的地位变得愈加复杂。越南对中国渔民的抓捕活动也开始变得频繁,甚至有渔民反映自己在岛周边作业时经常遭遇越南方面的威胁。随着白龙尾岛在越南的强化控制,这个曾经宁静的岛屿变得愈发充满了军事色彩。岛上不再是渔民的乐土,而成为了越南的战略要地。

在2000年签订的《中越北部湾划界协议》之后,白龙尾岛的归属问题有了明确的定论,协议确认了该岛属于越南。在这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对这一岛屿提出过主权要求,尽管许多人心中对这个曾经属于自己的岛屿依然怀有一丝不甘。然而,国际社会对于这一划界协议的认可,使得中国在实际操作中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许多网友在讨论白龙尾岛的问题时,表示了对历史上中国政府“轻易放弃”岛屿的遗憾。有人认为,白龙尾岛的移交,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因为在那个时刻,中国应该更为坚决地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然而,也有网友认为,当时的决定可能是出于一种“兄弟情谊”,中国帮助越南抗美是大义所在,而岛屿的主权让与似乎是为了更长远的战略考量。

如今看来白龙尾岛的命运似乎也早已注定,它的归属问题,在国际上已经没有太多争议,但对于中国渔民来说,这座曾经的“渔民岛”,如今已经不再属于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困扰。

从战略上看,中国当年让出白龙尾岛,真不知道是对是错?如今想要收回白龙尾岛,恐怕也有不少困难。而从中国让出白龙尾岛的事件之中,可以总结出来,领土主权是不可轻易放弃的,更不可以轻易给到他国。

尤其是在涉及到民众生活与国家利益时,更应当谨慎决策。虽然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对岛屿的归属提出争议,但这段历史却深深印刻在人民心中,成为了无法忘却的记忆。

未来的中越关系,需要在合作的基础上更为慎重地处理领土争端。白龙尾岛的归属虽然已定,但我们更应反思如何更好地维护历史权益,保护渔民利益,在国际舞台上坚持公平与正义,争取更加平衡的利益。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