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的温柔古诗(三)

发布时间:2025-08-08 07:56  浏览量:6

吴均《山中杂诗三首·其一》

原句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释义

山峰与天际相接处缭绕着云烟,透过竹林缝隙窥见夕阳余晖。鸟儿轻快飞向屋檐,白云悠然从窗间飘出。

赏析

此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山居幽境,四句一景,动静相宜。前两句“见”“窥”二字巧妙点出诗人视角,山烟弥漫、竹影遮日,凸显环境深邃静谧。后两句“檐上飞鸟”“窗里出云”以夸张笔法展现居所地势高峻,云烟穿窗的奇幻画面暗含超然物外之趣。全诗通过视听结合(烟岚、落日、鸟鸣)与视角转换(远望、平视、仰视),营造出空灵清幽的意境,体现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心境。

王庭筠《绝句》

原句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释义

竹影清瘦如诗行般纤细,梅香悄然沁入梦境。今夜明月惹人怜爱,却迟迟不愿西沉。

赏析

前两句以“瘦竹”“梅香”营造清冷雅致氛围,暗喻诗人孤高品格;后两句拟人化明月,借“不肯下西厢”抒写对月相伴的眷恋与孤寂。

王维《鹿柴》

原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释义

空寂山谷无人迹,唯有人语回荡。夕阳余晖穿透密林,斑驳光影洒落青苔。

赏析

以“空山”反衬“人语”,以动衬静,凸显深山幽邃。末句“返景”瞬间照亮青苔,明暗对比中暗含禅意,展现王维“诗中有画”的空灵境界。

杨广《野望》

原句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释义

寒鸦几点掠空,流水环绕孤村。斜阳西沉之际,极目远眺,愁绪黯然销魂。

赏析

前两句以“寒鸦”“孤村”勾勒萧瑟图景,后两句借“斜阳欲落”渲染苍茫暮色,情景交融中流露孤寂苍凉之感。

王维《临湖亭》

原句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释义

小舟轻泛迎客至,悠然自湖面驶来。临窗举杯对饮,四周芙蓉盛放。

赏析

以“轻舸”“悠悠”展现闲适情致,末句“芙蓉四面开”以景结情,烘托宾主尽欢的恬淡氛围,体现王维诗中的禅意与生活美学。

这五首诗横跨南北朝至隋唐,共同勾勒出中国山水诗的发展脉络:

形式演进:从吴均的工整对偶(五言古体),到王维的凝练绝句,体现诗歌形式的精炼化。

美学深化:由杨广的苍茫意境,经王庭筠的意象象征,至王维的禅意哲思,完成从写景到悟道的升华。

文化意义:这些作品不仅是山水审美的范本,更承载着士人从隐逸到禅悟、从个体孤独到宇宙意识的精神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