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后,建议中老年人:不管多忙,1不穿、2不睡、3要吃!
发布时间:2025-08-08 12:38 浏览量:1
导读:立秋以后,建议中老年人:不管多忙,1不穿、2不睡、3要吃!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宛如大自然奏响的一曲季节变奏曲,宣告着暑气渐消,凉意渐起。在这个季节交替的关键节点,我们的生活和饮食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天气的变化。在此提醒大家,不管生活多么忙碌,都要牢记“1不穿、2不睡、3要吃”,为身体打下坚实基础。
1不穿:不穿短衣短裤
立秋之后,尽管白天的气温可能依然较高,但早晚的温差逐渐增大。此时,若还像夏季那样穿着短衣短裤,寒气和湿气很容易趁虚而入,侵袭我们的身体。人体的阳气在秋季开始逐渐收敛,如果此时不注意保暖,过度暴露肢体,就会导致阳气损耗,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更要注意保暖。在早晚外出时,最好穿上长袖长裤,避免着凉。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也不要为了追求时尚而忽视,可以选择一些轻薄的长袖衣物,既美观又能保暖。此外,晚上睡觉时也要盖好被子,防止腹部受凉,引发肠胃不适。
2不睡:不睡湿发、不睡晚觉
不睡湿发
立秋后,夜晚的气温有所下降,空气湿度也相对较大。很多人在晚上洗头后,为了图方便或者觉得天气还不算太冷,就带着湿发睡觉。然而,这种做法对身体极为不利。湿发在睡眠过程中不易干燥,头部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引发问题。而且,湿发的热量散发较快,会使头部受凉。因此,晚上洗头后一定要将头发彻底吹干再睡觉,保持头部的干爽和温暖。
不睡晚觉
立秋之后,自然界的气候逐渐由阳盛转变为阴盛,人体的生物钟也应随之调整,顺应“早睡早起”的养生原则。如果仍然像夏季那样熬夜晚睡,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长期熬夜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此外,秋季是养肺的黄金时期,而熬夜会损伤肺气,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因此,建议大家在立秋后尽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一般来说,晚上10点半左右上床睡觉,早上6点左右起床是比较合适的。
3要吃:吃润肺食物、吃滋阴食物、吃健脾食物
吃润肺食物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降低,容易损伤人体的肺脏。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因此,立秋后要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蜂蜜等。梨可以直接生食,也可以煮成梨汤饮用;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可与大米一起煮粥食用;银耳富含胶质,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可炖成银耳羹食用;蜂蜜则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每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既滋润肺部,又促进肠道蠕动。
吃滋阴食物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也容易出现阴虚,如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因此,立秋后要适当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芝麻、核桃、枸杞、山药等。这些食物可以搭配食用,也可以煮成粥或汤,滋阴润燥。
吃健脾食物
经过一个炎热的夏季,人体的脾胃往往比较虚弱。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是调理脾胃的好时机。此时,可以多吃一些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南瓜、玉米、红枣、薏米等。将这些食物合理搭配,做成美味的菜肴或粥品,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身体的消化吸收能力。
立秋是一个重要的养生时节,我们要顺应季节的变化,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牢记“1不穿、2不睡、3要吃”,做好养生保健工作,以饱满的精神和身体迎接秋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