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声 | 金洁教授、Giuseppe Saglio教授:解码FLT3突变型AML——从检测技术到治疗新方向
发布时间:2025-08-08 20:43 浏览量:1
环球医声
从检测技术到治疗方案,如何为FLT3突变型AML患者找到精准有效的应对之策?
FLT3突变型AML,给临床诊疗带来诸多挑战……
本期「环球医声」,我们邀请到意大利都灵大学Giuseppe Saglio教授,以及国内血液学领域权威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Giuseppe Saglio教授将依托其深厚的学术积淀,从国际视角解析FLT3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检测意义、疗效监测要点及精准治疗的全球趋势。金洁教授则会结合国内临床实践,深入探讨FLT3突变检测的现实挑战、治疗方案选择的核心考量,以及本土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探索方向。
PART.1
FLT3检测面临哪些持续挑战?肿瘤医疗专业人士(HCP)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国际视角
Giuseppe Saglio教授
检测FLT3突变是AML诊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其核心目的在于筛选可能获益于FLT3抑制剂联合传统化疗的患者。临床研究已证实,传统化疗联合FLT3抑制剂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疗效,且目前多项相关临床研究仍在持续开展,因此开展FLT3突变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FLT3-ITD突变,可通过PCR检出特征性片段,操作相对成熟;而FLT3-TKD突变的识别则需测序平台(Sanger或NGS)。流行病学数据显示,FLT3突变在AML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30%,因此该检测应作为AML诊断中的常规且必要项目。此外,FLT3突变的预后意义需结合其他基因缺陷综合判断,其单独或与其他突变共存时,总体而言会增加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
中国智慧
金洁教授
FLT3突变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生率最高的基因突变。当前,FLT3突变检测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检测耗时较长。由于FLT3突变患者往往存在白细胞计数偏高且上升速度较快的特点,若检测时间延迟,将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及时制定。目前FLT3突变主要有两种检测方法:一代检测(如PCR)和二代检测(NGS)。一代检测耗时较短,约3-5个工作日;二代检测的耗时因机构而异,通常为1-2周。因此,加快检测速度至关重要。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检测敏感性。对于初治患者,FLT3突变的检出率较高;但在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中,一代检测的敏感性不足,此时二代检测能提供更精准的结果。正如2025 EHA会议相关研究所指出的,FLT3突变检测仍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MRD检测中对最低检测界限的划定。例如,通过增加PCR循环数(如35个循环),检测深度可达到3×10⁻⁶,从而显著提高敏感性。此外,国外专家提出,FLT3突变不存在绝对的“零残留”,其检测结果取决于检测深度。临床数据表明,FLT3突变负荷越低,患者的疗效越好,总生存期(OS)越长,复发时间也会相应延迟。因此,在治疗中应尽可能将FLT3突变负荷降至最低水平。
PART.2
在为患者选择FLT3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哪些重要因素?
国际视角
Giuseppe Saglio教授
与其他AML患者一样,伴FLT3突变的患者需要接受规范且动态的疗效监测。治疗期间需要评估血液学缓解和分子学缓解情况。确定患者体内的MRD水平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是否对治疗产生耐药性,或者对于年轻患者而言,是否考虑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些都至关重要。但需明确的是,此类患者的临床考量与其他病例并无本质差异。
中国智慧
金洁教授
在AML的诊疗过程中,对FLT3突变状态的评估需关注以下两个关键层面:1.突变亚型的精准分型:FLT3基因突变主要分为ITD和TKD两种亚型,其治疗策略存在显著差异。ITD突变患者可选用索拉非尼、奎扎替尼或米哚妥林进行靶向治疗;而TKD突变患者则需选择吉瑞替尼。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前,需通过分子检测技术明确突变亚型,以指导药物选择。2.共突变状态的综合评估:FLT3突变常与其他分子异常共存,如NPM1、IDH1/2或DNMT3A突变等,不同的共突变组合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根据2022年欧洲白血病网络(ELN)的风险分层标准,无论FLT3突变的等位基因频率如何,均归类为中危组。因此,全面评估共突变状态有助于更精准地判断患者预后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PART.3
您对未来AML患者治疗的下一步措施有何期待?
国际视角
Giuseppe Saglio教授
AML本质上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一组疾病,其分子特征各异。其中部分特征已可作为靶向治疗的明确靶点,例如FLT3突变以及IDH1、IDH2突变。尽管其他一些分子特征目前尚未有对应的靶向治疗手段,但明确特定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完整基因图谱,无疑将成为未来开展精准治疗、实现最佳疗效(不仅是病情缓解,更要达成治愈)的关键环节。
中国智慧
金洁教授
AML具有高度异质性,其基因突变谱复杂多样,既存在单独突变,也常伴随共突变。因此,临床上对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与应用抱有极高期待。例如,目前临床研究热点之一的Menin抑制剂,已被证实对NPM1突变及KMT2A重排的AML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未来,探索这些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策略及最佳组合方式,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相信通过精准的分子诊断技术、持续的药物研发创新以及不断涌现的新药上市,最终能够为AML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联合治疗方案,这也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核心目标。
金洁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名誉主任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身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浙江大学血液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学科-浙一医院血液学科带头人
浙江省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省血液恶性疾病国际合作基地主任
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恶性血液病基础与临床研究负责人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白血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抗癌协会血液疾病转化医学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血液学会常务委员
中国健促会血液学会常务委员
浙江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学会血液学分会前任会长
Giuseppe Saglio 教授
Department of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 University of Turin
Dr. Giuseppe Saglio is Professor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Haemat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Turin.
He is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Medicine and Targeted Therapy and responsible for the Division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Haematology at San Luigi Hospital (University of Turin).
编辑:Cherry
审核:金洁教授
排版:Nicole
执行:Ba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