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引擎激活庆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08 21:17 浏览量:2
今年以来,庆阳市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以红色基因为根,以创新服务为翼,织就了覆盖政治、经济、社会多领域的现代法治网络。
坚持精心部署
高位推动构建法治建设新格局
充分发挥依法治市委员会统筹作用,庆阳市对依法治市工作精心研究部署,审定年度工作要点,明确13项重点任务。市委依法治市办对标中央精神,制定《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任务清单》,细化9项重点任务具体举措,并部署开展“一规划两方案”实施情况自查总结,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庆阳精准落地。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核心指标体系,考核评价覆盖全市8个县(区)、150个市直部门(单位)及15个国有企业,将法治实绩作为衡量干部工作的重要标尺,推动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扛起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庆阳市传承南梁红色法治基因,厚植法治建设精神沃土,市委副书记、市长撰写的理论文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高水平法治政府》在《甘肃日报》、法治甘肃网等权威平台刊发,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2月,司法部、法治日报社联合发起的“法治号中国行暨红色法治文化中国行”首场宣讲会上,庆阳市以《南梁红色法治文化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交汇》为题进行宣讲,将南梁精神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联系深刻阐释,成为理论武装与实践创新的强大引擎。
深化法治领域改革
创新护航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庆阳市制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明确35条具体举措,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依法审理民商事纠纷,以司法手段保护知识产权,1件案例入选“甘肃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成立市破产管理人协会,1件破产重整案被评为“全省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为困境企业重生提供法治方案。对侵害企业权益犯罪“零容忍”,起诉19件44人;加强特殊群体保护,办理支持起诉案件54件,成功为84名农民工追回欠薪。上半年,全市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63件,同比上升35.6%,行政复议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
创新服务模式,“巧儿说法”百企律师服务团为222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法治体检,解答咨询612次,出具法律意见书620份,成为企业身边的“法治参谋”。高效办理甘肃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键举报”平台转办问题线索45件,市、县两级72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推进。
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建成6个接报案中心、55个接报案室,全面落实接处警标准,所有警情案件实现网上流转、规范处置、闭环管理;印发《全市县级公安机关法制监督员派驻方案》,推动法制监督员覆盖市县公安机关业务警种和基层派出所,筑牢执法监督防线。法院系统探索人民法庭“调立审执访”五位一体工作法,建立全省首家“法院+公安”执行联动指挥中心,形成“3476”执行一体化工作模式,多措并举向“执行难”亮剑。部署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远程视频办证、“容缺受理”“一证一次办”“一事一站办”等便民措施普遍落实,群众办事体验显著提升。
地方立法稳步推进,《庆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庆阳市董志塬保护条例》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三审通过,已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为生态保护提供坚实法治屏障。数字政府平台上线运行,政务服务网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数字人”、智能客服、语音应答等应用,构建“安全底座+自建算力+政务服务+DeepSeek”新模式,依申请和公共服务网办率、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均达100%。
创新普法依法治理模式
夯实法治社会根基
庆阳市部署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7大重点领域专项普法,启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和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组织专题普法宣传活动超600场次。《法治庆阳》栏目发布法治新闻稿件89篇、专题片10期;陇东报、庆阳电视台、掌中庆阳客户端播发普法案例72期、动态信息700余条。“赓续血脉淬火陇原”等5篇优质稿件被法治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长安网等国家级平台推送。
依托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列宁小学(旧址)承接省内外实践团队开展法治教育、红色研学活动216场次,累计吸引30余万人次参与。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组建“专业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联合队伍,建立分级分类处置机制,将90%以上矛盾化解在乡镇。全市各级综治中心排查矛盾33377件,成功调处29354件,成功率87.9%。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向全市中小学发放《“巧儿说法”未成年人典型案例选编》3万余册,开展“法治课堂”“模拟法庭”“送法进校园”活动,推动673名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履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织密法治“防护网”。
“人工智能+公共法律服务”深度融合,“巧儿说法智慧云”小程序实现与“12348”热线一键接通;“智慧法务·无人律所”终端线上解决群众法律问题982件。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累计提供法律咨询2.51万余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9.57%以上。上半年,办理法律援助796件、公证1542件、司法鉴定1508件,为“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方案赛”等重大活动提供现场公证4场次。深化“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服务“送进门”调解“暖民心”》等2篇案例入选全省“法律明白人”典型案例汇编。(甘肃省司法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