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提名特朗普参评诺贝尔和平奖,离了个大谱

发布时间:2025-08-08 21:28  浏览量:1

综合路透社和法新社报道,柬埔寨首相洪玛奈8月7日晚宣布,他已正式致函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提名美国总统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并称赞他在柬泰边境冲突中促成停火方面发挥的作用。而在不久前,特朗普把威胁对柬埔寨加征关税的税率从49%降至19%。


洪玛奈称赞特朗普展现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在缓和世界一些最动荡地区紧张局势方面取得“杰出成就”。路透社报道,特朗普于7月26日致电泰国和柬埔寨领导人。洪玛奈在信中称,特朗普的介入避免了一场“可能造成毁灭性后果的冲突”,促成两国恢复和平。


7月24日以来,柬泰在边境地区发生冲突,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国际法。根据双方公布的数据,冲突已造成上百人伤亡,超过10万民众被疏散。在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作为协调方的推动下,柬泰于7月28日在马来西亚达成停火协议,约定自当日24时起实现立刻无条件停火。


另外,巴基斯坦政府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曾分别宣布提名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而在6月22日提名后的第二天,巴基斯坦政府就对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一事表示谴责,巴国内政客纷纷要求政府撤回提名推荐(环球时报8月8日)

也就是说,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摸准了怎样跟特朗普打交道。

具体方法就是,在主权利益作出重大让步,包括但不限于对美出口商品关税为零,接受美国的单方面关税,开放市场,最好还能购买一些美国军备;另一方面,要努力夸赞特朗普,输出积极的情绪价值。


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一般而言会投桃报李,也就是说,他会毫不犹豫地忘记之前批评过某些国家占美国便宜的狠话、嘲笑言论,转而称赞这些国家及其执政政客。


但也有例外。对于欧盟、日本以及印度,特朗普想要的,不仅仅是占贸易、关税方面的便宜,还有这些国家和地区给予根本性的政治问题上的妥协。

比如,日本的防务开支提高到让美国满意的地步,日本要增加对驻日美军的经费支持力度,日本甚至需要更主动地配合美国对华战略。


又如,对于欧盟,哪怕欧盟以及欧盟成员国的底线立场一退再退,欧洲国家官僚出身的北约秘书长都已经自居于吕奉先,对特朗普谀词如潮,欧盟对美投资大量增加、取消针对美国企业的多项审查、欧盟积极采购美国军火、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更加自动地保持与美一致的站位,但特朗普似乎觉得还不够。他在步步紧逼,像挤牙膏那样,试图让欧盟给出更多的让步。

至于印度,我们之前的文章已经多次提到,印度并没有多少牌可以打,而且印度自居大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民族主义非常汹涌,所以限制了莫迪因此给出的妥协。


柬埔寨的洪玛奈开启了一个新思路,那就是将美国国内,以及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网友所揣测的特朗普对于诺贝尔和平奖拥有浓厚兴趣的想法,进行主动提出。


虽然提名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并非洪玛奈首创,但是之前提名的国家,如以色列,现在自己的外交处境就非常糟糕,欧洲国家不顾特朗普的威胁,加快了承认巴勒斯坦的步伐。而巴基斯坦则以美国下场空袭伊朗核设施为由撤回了对特朗普的提名。


所以,柬埔寨这样一个非欧非美的第三世界国家提名特朗普,其实具有首倡意义,现在球就被踢到欧洲人那边了,如果届时也就是明年诺贝尔和平奖不发给特朗普,那么欧洲人甚至可能因此面临新一轮的报复。


诺贝尔和平奖在政治上的含金量其实是很足的,从一开始就与文学奖一起,是欧美文明模式的意识形态工具。所以,这两个奖的公信力,对于接纳欧美文明模式的人来说,是非常高的,而对欧美文明模式持批评态度的人,则对此抱以怀疑。


特朗普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甚至有得奖的可能,这对于一贯赞赏这个奖项的人来说,当然意味着天翻地覆式的观念冲击。


而从具体事实来看,非要说特朗普拥有非凡的政治才能,也勉强成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将保守右翼、笃信精英治国的科技富豪、对于华尔街华盛顿权势联盟深恶痛绝的MAGA几大群体整合起来。

但所谓“缓和世界一些最动荡地区紧张局势方面取得‘杰出成就’”这种话,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巴以冲突,特朗普虽然都介入调停,但其行为跟这样的称谓毫无对应的可能。


再来看柬埔寨提名特朗普的动机。这其实是洪玛奈以及洪森政治策略的一贯延续。

洪森将泰国领导人打来旨在缓和关系的电话录音,放在网上公开嘲弄,希望搅动泰国大乱,不想反而促成了泰国几股势力齐心协力反击柬埔寨。而泰国压倒性的军事优势面前,柬埔寨的布局就成了大笑话。


而泰柬局势的缓和,确实包含了特朗普通过威胁加征关税的方式来施压的因素,但也离不开中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斡旋。而柬埔寨此番再度以抖机灵的方式,希望通过取悦特朗普来获得或延续获得对于自己有利的态势,这其实会极大地招致周边国家以及世界其他大国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