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不菜
发布时间:2025-08-08 21:36 浏览量:1
在观鸟爱好者的圈子里,通常会用“菜鸟”指代那些十分常见的鸟类。“菜鸟”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并不畏人,但似乎很少有人关注它们。大多数情况下,“菜鸟”因为太过常见以至于我们会主动忽略它们的存在。
面对人类的习以为常,“菜鸟”们或许并不感到遗憾。相较于被我们关注,它们更喜欢观察我们:早上八点,一群麻雀已经在地铁站口附近的栏杆上等候多时,快要迟到的上班族大口吃着早餐,而掉在地上的碎屑下一秒就被麻雀们哄抢而光,这熟悉的一幕丝毫不会引起人群的注意,麻雀们就在我们眼皮底下闷声发着“大财”。
城市“菜鸟”:麻雀;图片©原野
当大多数鸟类还在将人类视作威胁,唯恐避之不及时,麻雀们却反其道行之,主动打起了人类的主意,这种策略显然更适合在城市化的时代进程中更好地生存下去,麻雀的种群数量由此得到发展,继而成为城市中最常见的“菜鸟”之一。
“菜鸟”的“菜”代表的是
物种演化过程中的一次巨大成功
只有那些能够快速适应
全然不同且日新月异的
城市环境的物种
才能拥有“菜”的称号
“菜鸟”之才
城市环境中的珠颈斑鸠;图片©原野
同麻雀一样,珠颈斑鸠也是城市鸟类里的“菜”中“菜”,它们暗灰色的羽毛在城市环境中已经不能再低调了,唯一称得上华丽的珍珠“披肩”不仔细看也很难发现。绝佳的保护色让珠颈斑鸠可以自信大胆地出现在以水泥灰为主调的城市里的各个角落,从而获得更丰富的资源。
阳台筑巢的珠颈斑鸠;图源网络
珠颈斑鸠以“随地大小蛋”著称,它们的巢可能会出现在任何意想不到的位置:阳台的防盗窗、窗台的花盆、空调外机的缝隙,甚至是挂阳台上忘记收回来的衣服里……几根树枝搭建的“毛坯房”就能满足珠颈斑鸠繁育的基本需求,这种低成本的投入能够有效抵御城市中不确定性的风险,实现高效的繁殖。
珠颈斑鸠在阳台衣服中的巢;图源网络
灰椋鸟和丝光椋鸟在城市中也很常见。椋鸟是一类群居性的鸟类,通常在树洞中繁殖。然而城市中并没有太多自然的树洞,椋鸟们开始探索和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城市建筑外墙上预留的空调孔及通风口尺寸大小刚好满足椋鸟繁殖的需求,而且不同朝向、不同楼层可供选择数量很多,可供集体入住。居民小区很快就成了城市中椋鸟们重要的繁殖区域。
利用建筑外墙空调孔洞筑巢的灰椋鸟;图源网络
类似的还有城市中较为常见的红隼、游隼,在自然条件下它们通常会在高耸的崖壁平台上筑巢,而在城市中,它们会利用高层建筑的楼顶以及外墙放置空调设备的平台筑巢繁殖。
高层建筑平台繁殖的红隼;图源见水印
除了巢址,很多城市“菜鸟”在巢材的选择上也做出了改变。白头鹎一般会选择较细较软的植物纤维编制碗状的巢,而喜鹊更喜欢较粗的干枯树枝搭建球状的巢。
白头鹎“碗状”鸟巢;图源:博物
但在城市中,人工材料比自然材料更为丰富,人们发现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区域的白头鹎会更多选择塑料膜、化学纤维作为巢材,而喜鹊会选择晾衣架、铁丝等人工材料。
利用塑料、纸片等人工材料的白头鹎鸟巢;
图源:Avian Research
那我们如何为鸟儿提供帮助
让它们少一些在城市中的冒险繁殖呢?
我们可以尝试为城市里的鸟类
提供一些相对更自然的巢材
例如将棉麻纤维、宠物绒毛等
收集起来放置在阳台或小区花园
供筑巢鸟类选择
灰喜鹊使用志愿者提供的人工巢材;
图片©红山森林动物园
内容来源: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