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白鸽 非遗匠心飞入数智时代
发布时间:2025-08-08 21:40 浏览量:1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曹英 ■郑锦玮 宋春莲
1916年,山西平遥人王瑞德和文水人韩文中合伙在太原柳巷开了一家服装店,取名“瑞中祥”;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大潮下,二十余家服装老字号汇入太原缝纫厂;1979年,“白鸽”商标注册......
老裁缝“一根针线走天下”,新一代白鸽人拥抱互联网和数智化,百年发展历程中,太原白鸽服装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白鸽服装”)坚守“对股东负责、对职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四个责任,守正创新紧跟时代,关爱员工回馈社会,走出了一条老字号品牌历久而弥新的发展之路。
百年品牌 匠心与创新的融合
8月8日,记者跟随“百年传承 共话未来”白鸽服装品牌百年媒体座谈会,走进这家老字号企业。在品牌定制店,一件件融合非遗技艺精髓与现代美学的中式礼服与定制华服静述匠心,彰显品牌对工艺极致的追求;在智能化车间,国际先进设备高效运转,工匠专注操作于井然有序的流水线,生动呈现了太原白鸽从传统手工作坊到现代化智造标杆的百年进化之路。
“百年不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品牌精神的传承。太原白鸽始终秉持匠心品质和创新驱动理念,在时代变迁中不断突破自我,赢得了消费者的长久信赖与支持。”白鸽服装党委书记、董事长秦敏在致辞中说道。
“老字号为何不老?盘扣要手工缝,但图纸可以用电脑画;旗袍要讲韵味,但面料要有科技,就像这只白鸽,翅膀还是那对翅膀,但早就学会了借助新质生产力的风。”太原白鸽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太原白鸽非遗技艺第六代传承人秦玲点破传承真谛。
除了对传统工艺的坚守,白鸽服装始终重视对人才的培养。1984 年起,85 个技术骨干分批去上海、武汉、北京学技术学手艺,168 人参加系统的技术培训,把质量、技术做精做新。“就是要在这一行里熬出真功夫,成为真状元。”秦玲表示。
智领未来 非遗与数字的链接
作为首批“三晋老字号”企业、山西省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技艺“白鸽中式服装(礼服)裁剪制作技艺”已被成功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入新时代,我们把重点放在老字号传承和创新发展上,通过了‘三晋老字号’的认证,传统技艺入选山西省非遗名录。2019年,我们又重拾初心,把1985年成立的特体服装部改为太原白鸽高端定制店,让老百姓真正享受非遗技艺的手工定制服装,在服装的绿色生产和科技应用上,下足功夫,力求突破。”秦玲强调。
“白鸽服装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率先打破铁饭碗,实行定额计件工资制;拥抱互联网、以数智化赋能企业升级,开启私人定制新模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百年白鸽,它不是老房子上的招牌,是活在每一针每一线里的匠心,是长在一代又一代消费者心里的信任,更是缝在针脚里的这份温度和担当。”这是新闻媒体代表对白鸽服装的肯定。
面对未来发展,秦敏表示:“百年,不仅是历史的荣耀,更是新征程的起点。面对瞬息万变的时尚行业,将以科技赋能、绿色时尚与文化共鸣三大战略迎接未来挑战。”
未来,太原白鸽将聚焦服装的数字化升级、可持续发展以及年轻化战略等关键领域,持续引领行业变革潮流。同时,通过跨界合作、社交媒体互动、用户体验优化等多元化方式,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
图片来源:白鸽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