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徐志摩陆小曼的真实样貌,并非演员扮演,货真价实罕见照片
发布时间:2025-08-08 21:37 浏览量:1
郁达夫曾评价:陆小曼是一位曾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的普罗米修斯。
然而,相较于她在艺术上的造诣,人们反而更关注她与王赓、徐志摩、翁瑞午3人的情感纠葛。
其实,说起来这3个男人皆对她情深义重。
王赓拥有的,是年轻貌美的陆小曼。
徐志摩拥有的,是多情与才华横溢的陆小曼。
只有翁瑞午拥有的,是体弱多病,且年老色衰的陆小曼,但是翁瑞午却悉心照料并陪伴了她三十多年。
今天这组照片,没有演员的演绎,纯粹是历史的真实定格,将我们拉回那个动荡又迷人的年代。
1922年,徐志摩在妻子张幼仪生下次子时,马不停蹄从英国赶到德国,只为让张幼仪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张幼仪含泪签字。
然而,等徐志摩从德国回到英国时,林徽因已经不辞而别。
林徽因回国后不久,便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订了婚。
林徽因
徐志摩就这样失恋了。
弥补一段感情的好办法,就是开始一段新的感情。
徐志摩回国后,因为情绪低落,常和朋友们相聚,且诸多活动。
1924年的夏天,徐志摩在北京西单石虎胡同的新月社中遇见了才貌双全的陆小曼。
两人在《春香闹学》的剧中分饰男女主,这一演,两人心里都种下爱情的种子。
彼时,陆小曼是身居要职的王赓之妻,而王赓与徐志摩同为梁启超的得意弟子。
王赓每天忙于公务,早出晚归,无暇陪伴年轻的妻子,就请徐志摩到家中派陪陆小曼说说话,结果就“引狼入室”了。
徐志摩天生浪漫,陆小曼独爱风花雪月,一来二去间,俩人就恋上了。
什么朋友妻不可欺,徐志摩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同年,王赓升职调任哈尔滨,他带着陆小曼一起去哈尔滨,但陆小曼实在习惯不了哈尔滨的冷清,与王赓大闹几次后,自己回到北平娘家。
陆小曼就这样与王赓分居两地,感情越来越淡,与徐志摩的感情却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纸包不住火。
陆小曼
王赓发现好友与妻子的婚外情,怒火攻心,扬言要杀了徐志摩,但因为对陆小曼的不舍,他终究没有爆发。
可陆小曼已经无法继续这样的生活,便提出了离婚,徐志摩也跟父母摊了牌。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爱情之路注定坎坷曲折。
陆小曼的父母觉得女儿有辱家风,让他们丢尽老脸,一次次给女儿施压,甚至不让她出门,陆小曼恨父母不理解自己。
徐志摩的父母,觉得儿子离婚本就大逆不道,又跟有夫之妇传出绯闻,还要结婚,实在有辱门风,而且陆小曼品行轻薄,怎么都不愿接受陆小曼。
更关键的是,王赓也不愿离婚。
徐志摩
后来,徐志摩请求好友刘海粟从中周旋。
于是,在刘海粟家的饭桌上,陆小曼通过刘海粟的口再次提出了离婚。
王赓见她去意已决,选择了成全,而陆家父母也因为刘海粟的苦劝不再反对。
徐家父母也因为徐志摩的“死不悔改”和张幼仪的背书,不再反对。
然而,就在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后,陆小曼竟有了王赓的骨肉,在她心里,既然要离婚,就不能带着拖累。
于是,她不顾母亲劝阻,瞒着王赓、也瞒着徐志摩,流掉了孩子,可没想到的是,那场手术,让她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
1925年底,23岁的陆小曼终于得偿所愿,与王赓离婚。
次年的七夕,陆小曼与徐志摩在北海公园举行了婚礼,然而那场婚礼却让两人无地自容。
陆小曼徐志摩
证婚人梁启超在婚礼上直言,说徐志摩做人失败,离婚再娶用情不专,希望陆小曼以后恪守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并希望两人是最后一次结婚。
只是没想到,梁启超的这一番话,竟预示了两人的婚后生活。
两人婚后回到浙江硖石老家,徐父作为当地名人,又重新为两人办了一次婚礼,婚礼上陆小曼依着当地习俗,向长辈们磕头行礼。
然而,不管她在婚礼上磕了多少头,也不影响婚后生活的矛盾重重。
两人结婚后,时常秀恩爱,陆小曼会将吃不完的剩饭,推到徐志摩面前,上楼时也会撒娇说楼梯太陡,徐志摩就会抱她上楼。
陆小曼
这一幕幕恩爱秀下来,徐家二老觉得陆小曼过于骄横。
不仅如此,陆小曼因从小在物质上没吃过苦,花钱大手大脚,用的手帕要买国外的,用的墨水必须是北京的。
在徐申如看来,徐家的儿媳妇,既要懂经营,又要有受得住家业的本事,可陆小曼挥霍地像个纨绔子弟。
日子久了,徐家二老实在看不惯陆小曼的做派,就搬出了儿子的新房,跑北京找张幼仪去了,他们在张幼仪面前讲对陆小曼的不满,一股脑说了出来。
徐家二老与孙子
徐家二老走后,徐志摩与陆小曼再次过上了花前月下、蜜里调油的日子。
只可惜好景不长,因为战事,硖石变得很危险,两人只得从硖石搬到了上海。
徐志摩当初为娶陆小曼,答应了父亲经济上不依靠徐家,而他自己的钱又都在徐家的公司里,没有父亲点头,也拿不到钱,因此两人初到到上海,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
但陆小曼的用度,依然如故。
不过徐志摩对陆小曼是真的宠爱,陆小曼吃的水果,就算冬天也不会有重样的。
为了供养陆小曼,徐志摩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的教授,纵然工资不低,但还是有些养不起陆小曼。
他累的时候,也会苦心规劝陆小曼节俭一点。
可陆小曼从小就是名媛生活,自然是名媛花费。
陆小曼娘家财力雄厚,偶尔也会帮女儿,但后来父母破产也无法再帮衬她。
那时候,陆小曼依旧每天抽大烟、下馆子、养着十几个佣人,一个月花费近500大洋。
要知道当时鲁迅先生在北师大当教授的薪水不过300大洋,攒了好几年钱才攒够3675块大洋,买下达道湾那套三进大四合院。
而当时北大图书管理员的月薪才8个大洋,这样看起来陆小曼的生活算是顶奢了。
胡适
因为薪水不够养家,徐志摩才在1930年接受胡适邀请,任北大教授,北师大教授,同时兼职干房产中介。
徐志摩兼职房产中介头一单帮“兵学泰斗”蒋百里售房,赚了600大洋,钱一到手他就一分不剩给了陆小曼,可陆小曼转身就挥霍一空。
其实说起来,徐志摩在北平工作,陆小曼又无业,她应该和徐志摩一起去北平,但陆小曼不愿离开纸醉金迷的上海。
徐志摩只好在北平和上海之间往返,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年多。
后来发生的事,让陆小曼悔不当初。
1931年,徐志摩从北京回到上海,走进家门看到陆小曼还是老样子,就劝她戒掉大烟。
陆小曼一气之下,将烟灯扔出去,砸碎了徐志摩的金丝眼镜,徐志摩伤心不已,拉上还没打开的行李箱离开了家。
次日,徐志摩搭乘一架免费飞机从南京飞北平。岂料,飞机在济南遭遇大雾,触山倾覆,徐志摩身死。
徐志摩张幼仪
当航空公司的人找到家里,陆小曼不愿承认徐志摩死了,拒绝认尸,后来还是张幼仪让八弟带着13岁的儿子徐积锴去认尸。
因为陆小曼的种种做法,公公徐申如甚至拒绝让她参加徐志摩的葬礼。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一夜长大,从此远离浮华,身着素衣,用余生画画、编徐志摩文集。
一如她在《哭摩》中写的那样:我一定做一个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的一种人!
然而,她同时与翁瑞午同居,因为她还要生活。
陆小曼翁瑞午
其实说起来,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一年多,就结识了翁瑞午,翁瑞午擅长中医推拿,而陆小曼身体不好经常闹病,徐志摩就请翁瑞午给陆小曼诊治。
有一次,陆小曼在唱戏时犯了旧病,翁瑞午推拿之后,陆小曼轻松不少,陆小曼就问他,如果自己再犯,翁瑞午又不在身边怎么办,翁瑞午称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吸食大烟,此后陆小曼就染上了大烟。
可大烟一旦染上,就很难戒掉。
之后,陆小曼就常常和翁瑞午横躺在自家的沙发上,吞云吐雾,之后两人的绯闻就传遍了上海滩。
六、凄凉离世
就在陆小曼和翁瑞午的绯闻传的沸沸扬扬时,徐志摩还为爱妻辩解。
陆小曼翁瑞午
然而,就在徐志摩外出回到家亲眼见证那一幕的时候,终于被现实狠狠打脸。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徐志摩想带着陆小曼离开上海那个花花世界,才接受了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邀请。
岂料,陆小曼根本离不开上海,也离不开翁瑞午,不管徐志摩怎么劝,她就是不愿北上。
好在,翁瑞午一直没有离开陆小曼,不管是徐志摩离开上海,还是离世,他一直陪在陆小曼身边。
坊间传闻,徐志摩死后,翁瑞午“黑白侍奉”陆小曼,“黑”意指大烟,“白”即吃穿用度。
算下来,翁瑞午倾尽家财供养了陆小曼30年,但却没有给她一个名分。
不是他不给,是陆小曼不想要,陆小曼不止一次表示,她和翁瑞午之间“只有感情,没有爱情”,她爱的始终是徐志摩。
陆小曼
不过,翁瑞午对陆小曼的确情义深重,1961年,翁瑞午去世,死前嘱咐长女翁香光照顾好陆小曼。
翁瑞午死后,陆小曼终于戒掉了大烟。
翁瑞午过世4年后,陆小曼在上海去世,翁香光按照父亲当年的嘱咐,像女儿一样为她换上新衣。
陆小曼死前唯一的愿望,是与徐志摩合葬,只可惜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儿子徐积锴不同意,只得作罢。
亦舒在小说《喜宝》中写道:我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的钱也是好的。
这也是江浙沪独生女陆小曼人生的写照。
很多很多的爱,很多很多的钱,陆小曼都得到了。
曾有人说,男人的钱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就这一点而言,王赓、徐志摩、翁瑞午都给予了,他们没人不爱陆小曼。
也有人说,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肯花时间陪你的人。
的确,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
纵观陆小曼一生,被3个男人爱过,唯有徐志摩是她唯一承认爱过,并爱了一辈子的男人,但若从时间上看,翁瑞午才是那个陪伴她更久的人。
毕竟,王赓和徐志摩与她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的时间也不足10年,而翁瑞午却陪了她30多年。#头条创作者激励计划#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