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装、保鲜仓、直播间、新物流、大夜市……领“鲜”出山,闽江源头黄桃俏

发布时间:2025-08-08 21:47  浏览量:1

建宁县有着近50年的黄桃种植历史,较高的海拔、显著的温差、优质的水质以及位于富硒带的独特地理条件,为发展落叶果树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黄桃品质。

据统计,全县黄桃种植面积超2万亩,今年产量预计达2.8万吨。市场主要品种为锦绣黄桃,辅以“锦香”“锦园”“锦花”“金童”“锦硕”等新品种,深受消费者青睐。

“金果”线上线下销路畅

7月下旬,建宁县里心镇双溪村千亩黄桃种植基地里,个大饱满的黄桃缀满枝头,果农穿梭在果园和选果基地,不停忙碌着。闽江源头的这片土地上,奏响了丰收的赞歌。

咬一口刚摘的黄桃,橙黄果肉的汁水顺着指缝流淌……7月23日,“福品福递·快递助农”直在这里开启,20支主播团队深入桃林现摘现卖。直播的5个小时内,百万人次围观,黄桃线上搜索量暴涨500%,当日销售超3万单、近90吨。

“前期气候给力,加上管理得当,我家今年的果子特别漂亮。”玉萍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玉萍手捧着两个比拳头还大的黄桃笑着说。她的果园里,每棵桃树产量可达50公斤,果均重量250克左右,大果甚至400克以上。

鸿鑫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海鸿手持直播间订单明细表,同样难掩喜悦:“短短2小时,订单就突破1万单,场外快递车辆已经排到路口,等候装运。”

合作社黄桃交易中心里,果农正将熟度适中的锦绣黄桃打包装入礼盒中,贴上独家追溯二维码,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小小二维码,不仅方便查,而且让人放心吃。双溪村党支部书记、种桃大户李海鸿介绍,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快速了解种植企业基本信息,黄桃品类、产地、合格证明、种植等“身份信息”也一目了然。

双溪村是建宁县黄桃种植规模最大的村,全村90%以上的农户都种植锦绣黄桃。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品牌宣传推广下,建宁锦绣黄桃知名度越来越高,自采摘以来,鸿鑫果业合作社每天都要通过物流往省内外寄出大批量黄桃,高峰期日发货量突破5万公斤。

为保障黄桃新鲜送达,顺丰专门开通黄桃运输专车,从果园旁的临时分拣点直接装车,一路直达沙县分拨中心、福州转运中心,每天安排20班专车循环往返。早上采摘的黄桃,中午就能装上专车奔向分拨中心,通过分拨中心的快速分拣,第一时间发往全国各地。

这种“产地直装+专车直送+分拨速发”的模式,让黄桃从采摘到进入全国运输网络不超过5小时,最大程度上保证果品的鲜度和口感。顺丰、邮政等8家主流品牌邮政快递企业与建宁县果蔬协会签下战略合作协议,把“极速服务”变成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当地借助多方力量打造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通过整合县域物流资源,推动“快递进村”工程建设,打通农产品上行的“最后一公里”。我市还通过“邮快”“快快”“客货邮融合”等模式把快递点设到村口,为农特产品出山进城提供有力支撑。

把牢品质关 携手谱新篇

7月29日,建宁县绿源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兴安来到公司后山桃林,小心仔细翻看今年和上海农科院合作的套袋黄桃的长势情况。

枝头上,一颗颗黄桃身着纸质外衣,像是穿上了“防护衣”。

付兴安介绍,5月初桃林刚结出小果儿时,上海农科院专家杜纪红一行专程到场,对公司桃林试验4种不同材质的套袋,待黄桃成熟时,他们将观察这些不同套袋下的黄桃品质,进而择优推广能够提高黄桃品质的套袋。

建宁县绿源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梨、桃等水果种植与销售的省级龙头企业。21世纪初,企业从上海农科院引进锦绣黄桃等多品种试种,2011年,锦绣黄桃通过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在全县推广种植,而后公司注册的“建绿”牌锦绣黄桃连续17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从30亩到100余亩的种植面积,绿源果业多年来持续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黄桃——向各地供货商稳定供货和大型商超多次合作、产品通过欧盟食品级测试……自企业成立之初,付兴安就决心发展现代化农业,走精细化管理的路子,既保证目标产量,又保证果品质量。

轻轻脱下黄桃的纸皮套,付兴安将自家公司的套袋黄桃和上海农科院的进行比较:“他们的4种套袋,内膜材质也不一样。你瞧,这黄桃多漂亮,外皮细腻,没有一点儿瑕疵。”黄桃长得好,付兴安认为,套袋功不可没。套上了纸袋,相当于为黄桃上了保护网,不仅可以降低农残,还能减少病虫害,提高商品果率。

当然,要想果子长得好,就要从源头把关,土壤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付兴安坚持对土地进行养护,每年施有机肥,减少三分之二的化肥使用量,并在桃林里种上了诸如紫云英这类绿肥作物,帮助土壤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在炎炎夏日帮助土壤降温。“黄桃根部怕热,地温如果过高,果实吸收营养就会受到影响,影响果实大小和颜色。”付兴安进一步解释道。

走进保鲜仓,付兴安翻看着框里分拣好的黄桃。这个保鲜仓采取梯度式降温,室内温度保持在26摄氏度以下,刚采摘的黄桃经过缓慢降温保鲜8小时,确保黄桃从外到内的冷却,让这些黄桃更持久地锁鲜,路途遥远也不担心黄桃贬值。

7月24日,公司正式开始采摘当季黄桃,截至目前已售出2万余斤。保鲜仓里,整装待发的新鲜黄桃正在等候物流车,向全国各地飞奔而去,为人们带去来自独有一味的鲜甜山珍。

小城夜市助力黄桃销售

夜幕降临,烟火气在此刻升腾。白昼的暑气让人纷纷躲进室内,夜晚的凉爽夹带着黄桃的甜蜜,让疲劳一天的人们闻香而来。

建宁县爱心圆盘夜市灯光点点,这个季节的夜市,黄桃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市民往来,在摊位间穿梭,讨价还价声交织着欢声笑语,谱成一曲带着“山味”的夏夜小调。

在双溪村黄桃种植户陈爱美的摊前,各种大小黄桃已经被细细分好,等候消费者前来选购。今年是她第四年来这里摆摊。晚上凉爽,来买的人也很多。

“白天从树上摘下,晚上卖到11点,都能卖完。”随着一声招呼,陈爱美热情地转身,为来客递上装黄桃的塑料袋。

“来尝尝我们家的黄桃,可甜啦!”“来!给!怎么样?要不要捎上一些?送礼很合适!”里心镇戴家村村民刘美英大方地切开了几个大黄桃,摆在摊前供顾客免费品尝。

刘美英很高兴,因为今天白天接了个大单——一位来自宁化的客人让她帮忙代发货,发了100多公斤到外地。家乡的美味走向更广的市场,不断地打响建宁锦绣黄桃的招牌。

刘美英说,自家有50多亩桃园,每天采摘数千斤,每天都有收购商等在桃林收购,白天没卖完的黄桃,她就用车拉到夜市售卖。白天天热,她就用湿毛毯遮盖黄桃,避免高温将黄桃晒伤、烧烂,这样一来,即使经过了路途颠簸,消费者也能吃上最新鲜的黄桃。

“这里就是咱们的黄桃大市场!”刘美英感慨道,夜市里不仅有市民,也能迎来外地的散客,帮助她消化掉大批果品。

来自溪口镇杨岭村的余先生夫妇,和往年一样,自带打包箱来这里“寻宝”:“给福州的亲朋好友寄些,他们觉得好吃,所以今年又来采购给他们寄去。”

夜市的黄桃,吸引他们的不仅是触手可及的便捷,更有实实在在的“地板价”。这里是市民家门口的批发市场,他们既可以以批发价买到想要的东西,还可以自行选购,检查果品品质。“寄给家人的东西,亲自挑选让人更安心。”余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