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圆满收官!相约明年夏天!

发布时间:2025-08-08 22:05  浏览量:1

8月6日晚,惠安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献演的《醉审皇案》余音绕梁,为持续26天的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如潮的掌声与喝彩声中,这场跨越夏日的传统戏曲盛宴,再次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艺术活力,点亮了泉州世遗古城的璀璨夜空。

自7月12日启幕以来,本届汇演以威远楼广场为舞台,南音、高甲戏、芗剧(歌仔戏)等三大剧种轮番上演,20余家专业院团与优秀民间职业剧团同台献艺,精心奉上26场精彩纷呈的戏曲演出。近一个月间,威远楼广场每晚人头攒动,座无虚席。铿锵的锣鼓穿透夏夜的热浪,悠扬的唱腔婉转流淌,与观众此起彼伏的掌声、喝彩声交织共鸣,生动诠释了“闽南戏窝子”的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

这是一场跨越代际的文化盛宴。台下,白发老者轻摇蒲扇,沉醉于熟悉的乡音古韵;年轻父母携子同观,引领下一代触摸闽南文脉的温度;文艺青年专注记录,捕捉传统艺术的当代魅力;更有外国友人饶有兴致地驻足欣赏,感受中华戏曲的独特风采。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相聚在世遗古城,在戏剧的光影流转间,找到了情感的共鸣与文化的联结。

老戏迷张阿伯是“威远楼之夏”的忠实拥趸,“年年必到”已成习惯。他对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带来的《孟丽君》赞不绝口,“唱腔、身段是那么地道,让人看了很沉醉。”即便演出期间偶遇雨天,也未能阻挡张阿伯赴约的热情。市民黄先生则带着孩子重温儿时记忆,“小时候总挤在戏台前看戏,现在也想让孩子感受这份闽南韵味。”黄先生告诉记者,孩子是第一次观看高甲戏演出,虽然她听不太懂,但看得很入迷。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汇演积极拥抱新媒体,精选精彩片段制作短视频,在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广泛传,有效拓宽了活动的传播面、提升了影响力。汇演期间还创新联动“泉州有礼EAT起来”“抖音生活泉州嘉年华”等活动,以“世遗+美食+盲盒”的创新形式,成功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参与体验,让“威远楼之夏”这一文化品牌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时代光彩。

始于1989年的“威远楼之夏”,依托这座城市记忆地标,为市民在炎炎夏日打造共享高雅艺术的清凉天地。历经三十三年的坚守与创新,它已从最初的数场本地展演,蝶变为辐射线上线下的文化盛事;从服务本地戏迷,跃升为区域戏剧交流与非遗保护的重要平台。这个根植民心、历久弥新的惠民文化品牌,不仅助力传承弘扬泉州的戏曲文化,持续擦亮“闽南戏窝子”的金字招牌,更极大丰富了世遗古城的夏令“夜生活”,成为展示泉州文化自信、彰显城市人文温度的重要窗口。

“看到男女老少因戏结缘、沉醉其中,看到戏曲人在台上焕发光彩,这正是我们坚守的意义所在。”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对丰富古城旅游业态、繁荣夜间经济,展现和传承泉州传统文化,提升古城旅游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泉州文化戏剧界为民(惠民)文化工程之一。未来,他们将以威远楼为核心舞台,打造泉州暑期最具影响力的夜间文化品牌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消费体验,实现文化惠民、产业促进、旅游带动三重效益,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夜间经济活力,助力泉州“世界遗产城市”品牌建设。

落幕不散场

明年此刻我们

在威远楼

再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