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他们入选→
发布时间:2025-08-08 21:48 浏览量:1
近日,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发布。其中,科技志愿服务成为一抹亮色。中国电子学会科技志愿者总队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烛光义教”公益活动创始人沙有威,中国科技馆志愿服务总队骨干志愿者陈征等入选“最美志愿者”。吉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专家服务团、宜昌市秭归县科技志愿服务队等入选“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松原市“未病科普健康行”志愿服务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蒲公英”科教育苗志愿服务项目等获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厦门市思明区莲前街道莲翔社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察尔森嘎查社区等“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榜上有名。
中国农业科学院已连续3次获得“四个100”表彰,今年再获殊荣。“田间课堂”项目组织专家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扎根田间地头,全年驻点、全程跟踪、全域覆盖、全情服务,实现“科技支撑零距离、技术指导零时差、培训服务零障碍”。
作为骨干志愿者,李少昆研究员此次也入选“最美志愿者”。2004年以来,李少昆带领团队以合理增密提高群体生产力为核心,探索构建适合国情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连续7次创造并刷新全国玉米高产纪录。
秭归县科技志愿服务队作为湖北宜昌市唯一入选组织,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这支队伍以“基层三长”为核心、一线科技工作者为骨干、乡土人才为主体,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体系,组建40多支重点科技志愿服务队,汇聚骨干队员1100余人。服务队通过精准对接需求,创新服务形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服务队还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全县安装采摘轨道“小火车”1800余条,大型吊装无人机400余台套,吸引2000多名外出务工青年返乡成“新农人”。
除了农业科技服务,本次评选还有多个领域的科技志愿服务典型。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科普志愿者团队同样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在蒲慕明院士的带领下,该团队先后15次前往四川、安徽、湖南等教育资源匮乏的乡村,开展“脑科学科普夏令营”等品牌活动,为3000多名青少年揭开科学奥秘。团队还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公益讲座、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陪护等项目,累计服务600多个家庭,为自闭症儿童构建社会包容环境、改善生活质量,为5000多名老年人提供脑健康检测志愿服务。
获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的陕西西安市长安区“青伴夕阳”大学生智慧助老公益服务项目,建立了11个社区定点教学中心,累计服务时长5746小时,帮扶15900余人次。
在“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之列的福建厦门市思明区莲前街道莲翔社区,将“居民所需”与“志愿所长”紧密结合,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该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形成“心级服务-文化浸润-科技赋能”的社区治理新范式。三年来,累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978场,服务近2万人次,使社区成为辐射辖区的“精神文化加油站”,推动基层治理与科技志愿服务深度融合。
“四个100”名单中的科技志愿者,以不同的专业背景,书写着同样动人的奉献篇章。
他们或是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泥土,用科技守护大国粮仓的田间守望者;或是穿梭于山林果园,以智慧赋能产业升级的乡村赋能者;或是将高深知识化为趣味启蒙,点亮无数乡村孩子科学梦想的未来播种者;或是争分夺秒守护生命通道的城市守护者;又或是用耐心和数字技能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的温情陪伴者。
正是这千千万万个在不同领域躬身实践的科技志愿者,用智慧与汗水,将科技的星火汇聚成光,照亮了乡村振兴的田野、社区治理的角落、科学普及的课堂和生命守护的瞬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提升民生福祉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