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北京样本”!五部门协作以“揭榜挂帅”促进科技文化融合
发布时间:2025-08-08 22:24 浏览量:1
当大模型改变
博物馆导览的交互方式;
当总谱解析系统重构
演出摄制的智能逻辑;
当AIGC帮助
工业遗产在数字空间中“苏醒” ;
这是一场科技与文化的碰撞,
科技,
正在逐步为文化
注入新的机遇与活力。
8月8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共同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北京市2025年度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这份以《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根基的 “任务书”,坚持全市一盘棋、协同联动,深度链接科技与文化资源,围绕 “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北京大视听” 四大方向,凝练形成 6 项需求榜单,为科技与文化融合按下 “快进键”。
榜单一
基于国产AI大模型的博物馆“智能伴游”导览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本项目将在首都博物馆开展示范应用)
榜单二
博物馆AI互动剧场体验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本项目将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开展示范应用)
榜单三
首钢园工业遗产人工智能数字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本项目将在首钢园开展示范应用)
榜单四
面向音乐类节目的总谱解析与AI辅助智拍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本项目将在国家大剧院开展示范应用)
榜单五
古代档案文献遗产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本项目将在国家图书馆开展示范应用)
榜单六
基于AI+光场的超高清沉浸式空间视频生成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本项目将在央视网开展示范应用)
More
这份榜单的 “含金量”,
藏着三大特点
Part.1
真实需求为靶心: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央视网、首都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首钢园等文化场景方亲自 “出题”,直面导览交互模式固化、缺乏沉浸式体验等行业痛点,让技术攻关精准对接实际需求。
Part.2
前沿技术作引擎:以人工智能、互联网 3.0、虚拟现实等硬核技术为支点,打造智能伴游、AI 互动剧场、数字博物馆、AI 辅助智拍等创新系统,推动文化体验向个性化、沉浸化、智能化跃升。
Part.3
标杆效应为目标:通过破解关键场景难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 “北京模式”,让科技赋能的创新成果从单个载体辐射至全市乃至全国文化领域,树立行业新标杆。
从需求端到技术端,从单点突破到模式输出,这场 “揭榜挂帅” 正以机制创新打破壁垒,让科技与文化在融合中迸发新动能。
多方 “亮剑”:从技术突破到场景升级
这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对话中,各部门相关负责人亮出了 “硬核成果”——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处处长韩健表示,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搭建了一批技术服务平台,布局建设光场成像、3D云渲染引擎等共性技术平台,已形成对外技术服务能力,帮助数字人制作团队大幅缩短制作时间,成本由百万元级降低至万元级。
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处处长吴锡俊表示,上半年,作为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以科技为支撑的文化新业态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实现营业收入8808.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2.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市文化和旅游局科技教育处处长呼建梅表示,前期,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共同推动首都图书馆联合大模型优势企业,研发知识文献智能推荐大模型,结合北京市全域图书馆近2000万条数据,实现对首都图书馆馆员的图书采购推荐、全市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推荐等功能,首次实现依据读者自身画像进行精准服务。
市广电局科技处(公共服务处)处长李国新表示,市广电局瞄准国际一流标准打造中国数字视听制作中心,全面推进超高清视听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超高清增长引擎的有力带动下,今年1-6月,全市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行业营收353.9亿元,同比增速9.1%,较去年同期增加30.4亿元,为全市文体娱产业稳定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白崇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各博物馆在推动文物科技创新方面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在开展藏品数字化、建设智慧博物馆、打造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等传播方式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
从技术平台搭建到产业数据飘红,从服务模式创新到场景体验升级,这些实践正是科技文化 “双向奔赴” 的鲜活注脚。
构建多方协作机制
助力科技文化 “双向奔赴”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批揭榜挂帅项目,进一步深化市区协同、供需协同的多方协作机制。构建市区协同、供需协同的多方协作机制。科技部门作为“组织者”,负责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AIGC等前沿技术不断创新,组织科技与文化的联合研发。
文化行业主管部门作为“牵头人”,负责统筹梳理本领域科技赋能的关键痛点,并向行业推广成熟的科技产品,其中市委宣传部着力推动北京文化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业态创新,培育形成数字文博、智能演艺等新兴增长点;市文旅局鼓励市场主体利用最新技术打造沉浸式夜游、演艺、光影秀等项目,延长文旅消费链条,借助科技赋能,推动“文旅+”释放出更大的乘数效应;市广电局持续打造具有示范性和引领力的超高清沉浸式场景,持续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超高清新型消费业态;市文物局打造向观众提供博物馆预约、云展览、数字化藏品和文创产品展示等服务的“北京博物馆云”公共服务平台。
各区作为“推动者”,负责协调整合产业园区、重点实验室等区内资源,为项目的落地提供保障;博物馆、大剧院等文化载体作为“出题人”,提出真实需求,提供数据支撑与应用验证环境;科技企业及高校作为“答题人”,负责围绕文化领域的科技需求,开展技术攻关。
这种 “市区协同、供需协同” 的多方联动协作机制,逐步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促进创新要素在不同领域间自由流动、高效组合。当技术不再为 “落地难” 发愁,当文化不再为 “体验浅” 困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必将迸发出更惊人的能量。
《行动计划》聚焦人工智能、互联网3.0、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旨在以数字化赋能文化领域,驱动其信息化转型,从而高水平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立足北京这片创新沃土,此次“揭榜挂帅”行动不仅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更标志着全新的起点。未来,北京将以《行动计划》为蓝图,以“揭榜挂帅”为关键抓手,持续深化科技与文化产业“双向奔赴”,着力构建科技文化融合创新体系,培育科技文化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北京市科技文化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