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操心!美智库称武力攻台面临八大挑战

发布时间:2025-08-09 00:40  浏览量:1

作者:明弘(沃德研究院研究员)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高级研究员兼项目主任丹·格拉泽(Dan Grazier)近日在美国另一个著名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官网发文分析了中国大陆如果武力攻打台湾会面临的困境。格拉泽曾是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执行过多次作战任务。他认为,台湾岛本身具有巨大的防御优势,因为台湾岛的海岸线曲折,地形复杂,拥有众多山脉和丘陵,大部分地区被山地覆盖,且多悬崖峭壁直插海中。这种地形特点使得在台岛上寻找合适的登陆点变得极为困难。同时,台湾的水稻田等农业用地分布广泛,不利于军事行动的大规模展开和人员、车辆的部署。此外,台湾的可用海滩往往直接通往城市或农田,无论是登陆城市还是乡村,都会给进攻者带来极大的挑战。格拉泽经过研究认为,大陆武力攻打台湾将面临8大挑战。

近十年来,中国一直是美国军事规划者制定国防政策,尤其是作出预算决策时所围绕的“首要威胁考量对象”。

在此框架下,中国可能对台湾发动的进攻,已成为最常被提及的、最有可能引发两大超级大国军事冲突的爆发点。

在美国,“中国将进攻台湾”如今已成为一个谈资。令格拉泽不解的是,尽管这仍是支撑美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前提,但人们通常很少谈及台湾本身,以及其是否适合作为重大军事行动的舞台。考虑到美国官员为准备保护台湾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包括直接提供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种忽略显得颇为奇怪。

格拉泽指出,美国已有成百上千亿美元或已支出或承诺用于保护台湾,然而,台湾最大的防御优势在于台湾岛本身。该岛地形完全不适合政策制定者所设想的那种大规模军事进攻,而这种进攻设想正是他们为增加国防预算(美国年度国防预算因此超过1万亿美元)所找的借口。通过仔细研究台湾地理,包括实地考察,可以发现进攻者若想成功征服该岛,必须克服8个重大挑战。

首先,进攻者必须横渡台湾海峡才能抵达该岛。大陆的进攻部队将包括大量人员、车辆和补给物资。运输如此庞大的部队,唯一的方法是通过水面船只进行海运,但海运极易遭受潜艇、水雷、远程导弹以及无人攻击舰艇的攻击。

其次,台湾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可供登陆的合适地点却寥寥无几。该岛大部分地区被山脉覆盖,且在多数地方,山脉直接延伸至海中。进攻者若想登陆,必须避开悬崖,选择其他地点建立滩头阵地,但所有这些区域都面临着极为棘手的军事难题。

第三,即便成功站稳脚跟,接下来也需在岸上集结兵力,以便最终发起突破攻势,夺取全岛。然而,台湾以水田为主的农业用地将给这一行动带来极大困难。进攻者无法在稻田中集结人员和车辆,若选择在已开发的港口设施中进行集结,情况或许会好一些,但即便如此,则仍需在城市内展开战斗。

第四,进攻者还需成功从滩头阵地突围。台湾可供使用的海滩要么直接通向城市,要么通向农田。若选择在城市登陆,意味将立即陷入城市巷战;若选择在城市外登陆,进攻者虽能冲过海滩,但随即会陷入台湾广袤的农业用地中,这些用地主要是稻田。

第五,进攻者必须设法在台湾的地形条件下展开作战,而装甲车辆无法穿越水田。在开阔地带和城市中保护士兵,需要大量坦克和装甲运兵车,而这些车辆必须依赖岛上的公路网络行进。穿越水田的地面道路,往好了说,最多能提供双向的单行车道。

若一支推进中的装甲部队,其先头车辆被守军摧毁而受阻,那么后续部队将无法绕过这一新障碍,因为坦克会陷入积水的田地里而动弹不得。此时,唯一的选择就是掉头寻找另一条路线,而守军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使用同样的战术。进攻者使用台湾的高速公路网络行进速度会快得多,但这些公路往往是高架的,这意味着守军只需炸毁部分路段,就能完全阻断进攻者的前进路线。同样,进攻部队也无法轻易绕过这样的障碍,因为那将意味着要穿越水田。

第六,进攻者还将面临岛上强大的自然障碍,这些障碍限制了其向最终目标台北推进的行动。在台湾岛西部平原,多处山脉一直延伸至海中,形成了狭窄的通道,进攻者必须通过这些通道展开战斗。台湾岛东海岸的宜兰平原拥有大片适宜登陆的海滩,但进攻者若想通过一条包括多座横跨深谷的桥梁以及有穿越岩石的漫长隧道的高速公路直达台北,则必须直接穿越山脉。

岛上的天然障碍为台湾提供了构建多层次防御的能力。

第七,大台北地区位于台湾岛北部一个巨大的古湖床之上。该市四面环山,只有通过狭窄的通道才能从陆路抵达。其中一条通道极为狭窄,蜿蜒其中的高速公路不得不全程架高,上下行车道垂直叠放。另一条通道稍宽一些,但已被开发成一座绵长的城市,一条蜿蜒的河流穿城而过,形成了一道长达一英里的障碍,保护着通往台北的通道。

最后,即便进攻者克服了上述所有这些挑战,仍需面对台北市区本身。这个都市面积达250平方公里,城市建筑密集,街道层面的开放空间相对较少,市内相当比例的建筑物都超过20层。一旦台北爆发争夺战,其规模之巨几乎难以想象。

格拉泽指出,这样的作战环境,历史上与之最相近的案例当属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940年,该城市人口约为85万。在德苏双方为争夺该城市的控制权而进行的六个月激战中,由于双方逐街逐巷地争夺,造成逾200万人死亡。而如今的大台北地区人口已远超700万。

格拉泽猜测,出于各种战略、政治和经济考量,中国大陆方面更有可能通过其他手段而非大规模军事进攻来实现对台湾的政治管控目标。然而,由于美国政策制定者和军事规划者仍持续将“中国对台威胁”作为制定相关提案的主要情境假设,因此,了解台湾当地的实际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即便仅对台湾复杂的地形有基本了解,也会立刻发现,地球上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比台湾更不适合开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一军事行动了。美国国家安全领域的资深人士或许需要另寻一个更具现实性的“中国威胁”情境了。

分析了这么多,格拉泽可能没有意识到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意志和能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绝不允许台独势力的阴谋得逞,任何试图分裂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打击。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神圣历史使命。

至于美国一些政策和军事规划者继续以所谓“中国对台威胁”为主要考量因素来构建其政策提案,完全是基于错误的认知和偏见。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横加干涉。美国政府应当严格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以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规定,完全恪守不支持“台独”的承诺,必须停止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的信号。

总之,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