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之夏在山西 共论目的话杜威——2025暑期清凉之夏共读营开幕

发布时间:2025-08-09 17:57  浏览量:1

8月6日上午,立秋节气里,2025清凉之夏经典共读营开幕式在山西华新能源高级技工学校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学员参与了此次活动。开幕式后共读随即开启。

01

开幕式由新网师执行主任助理郭小琴老师主持。她热情洋溢地欢迎大家,同时推出郝晓东老师:他以一颗清澈的推广阅读之心,于盛夏时节驻清凉之心,将阅读重要性彰显出来,将啃读内化为生命力,无愧于啃读经典的引路人。

郝晓东老师致开幕辞。他回忆了15年前第一次参加共读,真切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感受到无知;后来一边在海南带领阅读,又在原平带老师阅读,又在新网师带领老师阅读,成了不可割舍的阅读情结。15年来,经由一本一本经典啃读,他对教育产生了个体性的领悟,不光在新教育中成就自己,也认为自己有使命感,要以阅读成就一批老师。杜威这本书非常适合当下教育大变局中这一主题。

山西华新能源高级技工学校张立红校长代冯志铭校长致欢迎辞。她说,在办会的过程中,把所有的学友都当成家人,对家人致以亲切的问候。全校教师、管理团队、校领导,加入新教育,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行动,改变着校园的环境。在立秋这个“满目青山绿,骄阳似火红”的季节里,热忱欢迎群贤汇聚,共读共研。

学员代表殷德静老师发言。她追述了自己在新网师学习10年参加多次共读发生的变化,在行动上用脚步丈量,用电动车、汽车深入学生家庭访问超5万公里,将杜威的民主主义光芒践行在日常生活中。她希望能让杜威思想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生根发芽,踏过泥泞,遇见花开,让教室成为生长的沃土,让生命成为彼此成全的礼物。

高昕东老师代表15位组长发言。 他希望学友们能阅读杜威,在共读共研中揭示教育本质,理解教育的目的,在民主与教育的变局中寻找破局之道,与学友同行,让同行者的光芒照亮前路,照见真正的自我。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学员进入共读时间。

02

共论教育目的

上午的共读由王晓娟老师主持。她用了“惊吓”“惊恐”“惊喜”“惊叹”来概括自己彼时作为主持的心情。在简单回顾自己的成长之后,开启了郝晓东老师的领读序幕。

进入正式领读之前,郝晓东老师希望每位共读者能够在五天的学习中不要惧怕自己读不懂,也不要惧怕理论书籍无用,不惧怕出错,而是能够全心投入在思考中,读写结合,随时书写,积极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来做文字表达,帮助自己走向深刻。

共读随即开启。

共读的内容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专题1:教育无目的论。共读分成三个环节进行。朗读者翟小洁老师根据安排朗读共读内容,郝晓东老师围绕共读内容提问,学友们思考、回应问题,进行思维碰撞。

通过上午的共读,学友们对杜威所言教育的目的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教育的目的有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之别。杜威反对目的由外部权威(教师、家长、社会)强加,而非源于学习者自身。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之间的判断标准在于经验的改造。杜威反对目的太遥远、太抽象、与当下脱节,反对目的固定不变,忽视了个体差异和情境变化。杜威反对无目的的行动。在教育中,教师给的目的是外在的,不是学生自己的。

杜威的教育目的,从真实教育实践“生长” 而来。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身产生疑问,产生好奇,要将教师的目的转化为学生的目的。杜威强调目的随过程流变,目的跟着实践走,适配学生成长需求,让教育始终对准“生长” 靶心。

杜威的目的,终极指向“生长”—— 知识、能力、意识全面生长。这种生长,为终身发展打底,让学习成内在乐趣,变成探索世界的 “动力源”。

传统僵化目的(教师学习)与杜威内在生长目的(教师学习)特征对比如下:

从来源看,前者是外部强加,源于行政命令、考核要求;后者则是内在萌发,扎根真实教学实践里的困惑、问题与兴趣。

性质上,前者是固定、预设且遥远的,聚焦掌握特定模式、发表指定论文;后者为动态、情境化,服务当下教学,像解决《故乡》教学难题这类实际需求。

驱动力维度,前者靠外部压力,教师因考核、评职称、避惩罚而被动参与;后者源于内在需求,为提升教学效果、理解学生、解决问题、实现自我而主动投入。

过程表现,前者是机械执行、形式主义,与教师真实需求脱节;后者则是教师主动探究,历经尝试、观察、反思、调整的循环。

关注点差异显著,前者紧盯达成外部指标、任务;后者聚焦改进实践,助力学生理解,同步发展教师自身能力。

结果层面,前者易导致知识碎片化、技能难内化,教师滋生倦怠,成长停滞;后者能让教师能力持续生长,养成反思习惯,增强问题意识,学习动力充沛。

教师角色随之改变,传统的教师是被动执行者;杜威式下,教师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反思的实践者,更是专业发展的主导者。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赋能教育生长,助力教师挣脱传统桎梏。在教育的坐标系中,“目的” 是锚定方向的关键标尺。传统教育目的观如沉重枷锁,将师生困于机械、被动的漩涡,而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恰似破局利刃,以 “生长” 为核,重塑教育的价值逻辑,引领我们挣脱传统桎梏,奔赴充满活力与创造的教育新境。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是打破教育困局的“密钥”。挣脱传统枷锁,拥抱生长逻辑,教师、学生、学校协同行动,让教育变成师生共同奔赴的 “生长之旅”。

一场共读,因对话而精彩!与杜威对话,与郝晓东老师对话,与学友对话,与自己对话,从而产生思与诗的交织,蔚为壮观!

暑期经典共读即将开始,推荐这些老师的读书笔记——《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教师是真正的上帝的代言者

请点赞,在看,转发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