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宋词赏析:柳永《雪梅香》如何写尽秋愁羁旅?
发布时间:2025-08-09 03:00 浏览量:2
晴空无限好,可惜悲凉人。
秋天本是美的,蓝天明净高远,仿佛能把所有愁绪带走。
然而,并不是。
那空旷的视野,落在独立危楼客的眼眸,反倒更添几许落寞之意。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一、孤烟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秋天最是让人难耐,眼前这萧条凄凉的景象,越看越是让人黯然。
危楼独立。
望越远,意越伤;立越久,情越悲。
明净的天空,恰如空落落的心。
这千古愁思,也许在历史上才能找到回响。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昔年曾有悲秋之叹的宋玉,怕是也有同样的感受吧。
如今他独立楼上,胸间翻腾和宋玉一般无二的愁情,是宋玉在呼唤他,还是他在回应宋玉?
抑或,他们只是同样被愁思抓住的可怜人,挣扎不得,摆脱不得。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远处的小村落,炊烟袅袅,一缕孤单,一线寂寂,在寒冷碧绿的江水上飘荡。
那是谁家的烟火温暖,又在何处抚慰召唤远行的人。
枯黄的落叶在风中旋转起舞,似不甘心就这样不着痕迹地跌落枝头,拼着最后一丝心力,呈现再无可复制的美丽。
只有来年春天,它们才能重回枝头,再次接受阳光雨露的恩泽。
而现在,它们只能用通身红艳遍染江面,如同旅人那浓得化不开的愁思。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顺着江面望过去,再望过去,江面如同融化的光之海洋,眼看着就要融掉斜阳最后的身影。
彼时,黑暗将会笼罩大地,让一切逃无可逃。
二、西东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伫立高楼,伫立风中。
遥想自别后,意中人该是终日粉面带愁,黛眉紧锁。
呀,她忧伤的模样真让人心肚倶裂,恨不能一步飞到她的身边,替她抚平所有愁思。
然而,如何能够?
伊人在水一方,斯人漂泊天涯,命运到底残忍,苍天到底见不得人间美满。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曾经的一幕幕闪过眼前,那些缠绵往事,到底经不过雨打风吹,化作过眼云烟,再也无法拥在怀中。
是什么时候,甜蜜就成了过去?
本以为可以很快相聚,谁知却渐行渐远,渐远渐不可追,渐不可追渐成回忆,渐成回忆渐渐飘散在风中。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那时的你侬我侬仿佛还在昨日,转眼却已如落花流水,各自西东。
分别有期,而绵绵思绪,无尽无涯。
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这无休无止的相思离恨,哪里可以寄托,又哪里可以得到抚慰。
也只好聊托高飞的大雁,请它将所有浓情蜜意尽都捎上。
结语
据唐圭璋《柳永词校注》考证,《雪梅香》当作于咸平五年秋,为柳永自度曲。
彼时的词人应试落第,开始漫游江南,他悠长又悠长的羁旅生涯也由此拉开序幕。
《雪梅香》属中吕调,取雪映寒梅之景,全词九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平韵,现存词仅柳永一首。
《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评此词“渔市孤烟袅寒碧”,真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情到深处,早已物我相融,何必物,又何必人呢。
柳永的《雪梅香》以沉郁顿挫之笔,将传统悲秋主题与个人羁旅愁思熔铸一炉,从而构建出空阔凄迷的意境空间。
词中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虚实相生的意象组合,展现了婉约词特有的含蓄之美。其对“宋玉悲秋”典故的化用,既延续了古代文人的集体情感记忆,又以“浪浸斜阳”的壮阔意象突破传统格局,在绮丽中见苍凉,于柔婉处显劲骨。
这种将个人命运沉浮融入天地时空的书写方式,深刻影响了后世姜夔、吴文英等词家的创作路径。
一位位词人,都在天地间瞥见了自己人生的起起伏伏,喜怒哀乐。
或许天大地大,都无法安放漂泊难安的游子心肠,与其说柳永咏叹的是佳人,不如说他真正想要寻找的是一立身安命之地,抱得佳人归其实是对理想之光照进现实的深切期盼。
但这样的幸福对于柳永来说,注定将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