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俄罗斯自家后院,被特朗普的“突然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

发布时间:2025-08-10 06:00  浏览量:1

普京在俄罗斯自家的后院,被特朗普打了个“措手不及”。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华盛顿签署和平协议,要建一座“特朗普桥”,美国成功将手伸向俄罗斯的“后院”。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将在白宫进行会晤】

特朗普日前宣布,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将在白宫进行一次历史性会晤,并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两国围绕纳卡问题持续了40多年的冲突。

除了实现地区和平,亚美尼亚还准备在这一协议之中,授予美国一条42公里长运输走廊的独家长期特许开发权。

为了给特朗普歌功颂德,这条位于亚美尼亚领土上的走廊被称为“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也叫“特朗普桥”。

建设这条走廊的主要目的,是连接阿塞拜疆本土与该国的飞地纳希切万,算是之前赞格祖尔走廊的替代方案,预计美国会在这条走廊建立铁路运输线、能源管道等设施,走廊的日常运行则将由一家美国私营公司负责。

【美国获得“特朗普桥”开发权将会对整个南高加索形势造成影响】

不过,美国获得“特朗普桥”开发权的最大意义,不在于推动两地之间的发展经济,而是会对整个南高加索形势造成影响。

这条走廊的位置应该与未能落实的赞格祖尔走廊计划重叠,即位于亚美尼亚与伊朗边境附近,一旦让美国主导了走廊的开发建设工作,伊朗必然会面临更大的安全压力。

更重要的是,美国能够获得基础设施建设主导权,同时推进阿亚两国和谈,都预示着美国在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有所提升,进一步将手伸进这个俄罗斯的“后院”。

而在苦心经营多年后,依旧让特朗普钻了空子,实现外交突破,本身也说明了俄罗斯自身在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正在国家实力下降与各类意外事件的推动下不断下滑。

【“特朗普桥”应该位于亚美尼亚与伊朗边境方向】

亚美尼亚是集安组织成员国,但在2020年的纳卡冲突之中,俄罗斯没有全力支持亚美尼亚,导致亚美尼亚对俄罗斯心生不满,普京政府在俄乌问题上的强硬表现,更是让亚美尼亚对俄罗斯猜忌加重。

亚美尼亚高层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参与集安组织的活动了,不排除在特朗普的怂恿之下,亚美尼亚未来会正式“退群”。

俄罗斯与阿塞拜疆的关系更为复杂,早在普京成为俄罗斯总统之前,阿塞拜疆就退出了集安组织,转而与土耳其等国眉来眼去。

但在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开始实施东转南进的地缘战略,尝试经过高加索打通南下运输线后,俄罗斯与阿塞拜疆的关系有所提升。

【美俄正在南高加索展开一场看不见的较量】

直到去年12月,一架阿塞拜疆航空的客机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机场降落时,遭遇俄军地面防空武器误击了,飞行员在驾驶受损飞机飞越里海后迫降失败,飞机坠毁在了哈萨克斯坦阿克套。

阿塞拜疆要求普京政府承认事实,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赔款,但俄罗斯没能完全满足阿塞拜疆的诉求,为双方关系恶化埋下了钉子。

今年2月,阿塞拜疆关闭了位于首都巴库的俄官方文化中心,引发了两国议员的“互呛”,一名阿议员在前往俄罗斯时被拒绝入境。

随后便是俄执法部门在叶卡捷琳堡逮捕50多名阿塞拜疆裔人员,期间造成2人死亡,阿执法部门拘留俄罗斯记者,俄罗斯召见阿驻俄大使等一系列事件,彻底引爆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危机。

【俄罗斯因司法问题抓捕国内的阿塞拜疆裔人士,导致双方矛盾升级】

而在俄罗斯关系恶化的同时,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都加强了与西方的联系,这才有了此次特朗普促成和谈。

要补偿的一点是,俄罗斯原本在亚美尼亚有着军事基地,以维持自身在当地的地位,可随着俄乌冲突持续,俄军在前线的兵力严重不足,驻扎在亚美尼亚等地的俄军部队也开始被轮换投入到乌克兰前线作战。

这种军事力量的缺位,也降低了俄罗斯在高加索的影响力,使得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地缘问题上变得更加大胆。

而站在特朗普的角度上,现在促成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签署和平协议,不仅能够为其争取诺贝尔和平奖添砖加瓦,还能够让他在后续与普京的沟通之中有更多的筹码。

【亚美尼亚等地的俄军已经被调往乌克兰前线轮换参战】

整体而言,特朗普此次成功促成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签署包含“特朗普桥”项目的和平协议,标志着美国以高调姿态和实质性利益深度介入南高加索地区,将触角有力伸向了俄罗斯长期视为“后院”的战略地带。

协议的达成,既是亚阿两国在俄罗斯影响力下滑、自身寻求新平衡背景下的选择,也是美国利用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场、力量分散且与地区国家关系出现裂痕的契机,实现的一次显著的地缘政治突破,且在动摇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之余,对伊朗构成了新的安全压力。

未来,亚美尼亚是否会退出集安组织,阿塞拜疆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如何演变,以及美国如何利用这条新走廊巩固其影响力,都将成为观察高加索乃至更广阔欧亚大陆地缘格局变动的关键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