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开始计划归还博物馆文物,他们怕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09 00:26 浏览量:1
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欧美的一些博物馆计划逐步归还别的国家的文物。
在这些国家的博物馆里,除了展陈跟他们本国有关的文物之外,还有大量的外来文物。比如大英博物馆就有几个厅专门展示来自中国的文物。记得四川女足球员张琳艳在英国踢球的时候,就去大英博物馆看过,之后在社交媒体发表感叹说“感慨万千”,那就是看到了里面大量的中国文物。
除了中国文物之外,还有其他许许多多并非英国的文物。英国曾经把世界上差不多一半的地方变成他们的殖民地,这些地方的文物很多都流入英国。很多已经在英国展陈了上百年甚至上两百年。
但是现在为什么又要主动归还了呢?
其实欧美的一些收藏家或者博物馆,已经有过归还的行动了。比如出土于中国长沙子弹库的楚博书中的一部分,就在今年的5月18日凌晨回到了中国。
完璧归赵,体现出欧美的三点小心思。
一、身份认同问题
一个国家的博物馆,尤其是历史博物馆,讲述的是自己国家的故事,展现的是民族来历,奋斗历程,体面的是民族精神,区域文化。但是来自别的国家,甚至来的来自别的大洲的文物出现在自家的博物馆里,事实上是冲淡了对博物馆主题的表现力,对博物馆的主题讲述毫无用处。
二、黑历史
在殖民主义时代,那些冒险家们都喜欢夸耀自己的掠夺。所以他们把来自美洲的太阳盘,来自非洲的木乃伊,来自亚洲的瓷器摆在家里,让客人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祖先的冒险历史。
博物馆的展陈也是这样的。欧美国家最开初把这些文物展陈出来,肯定不是帮助这些地区的国家和人民讲述辉煌的历史。因为这不是他们的义务,也不符合逻辑。他们是在讲述自己的征服历史。然而征服背后肯定是血淋淋的故事,大量的民族整体灭绝,很多人被跨洲进行贩卖,很多地方的文化被直接熔断。
当世界回归理性之后,强盗的本性和罪恶就在文物中体现出来了。博物馆里的这些文物,就像《博物馆奇妙夜》里的荒诞剧一样,会反过来噬人。所以这些国家怕了,开始计划把文物还给他们原来的地方。
三、尊重未来
毫无疑问,这些文物都来自原本的不发达地区。比如美洲的印第安地区,亚洲的南亚地区,澳大利亚的土著地区,以及中国等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些地方陆续独立。在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些国家逐渐发展起来了,甚至成为了世界上不可忽略的强大力量,比如中国,印度等。而且可以预想,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这些国家的发展速度会超过欧美,甚至最终的发达程度也会超过欧美。那些文物成了欧美侵略这些国家的证据,并且堂而皇之的摆在博物馆,这让欧美这些国家担心这些文物成为新兴国家强大之后攻击他们的缘由。所以在今天这些新兴国家还没有采取行动,甚至还没有主动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他们就准备归还这些文物。
总体来说,欧美国家准备归还那些来自殖民地地区的文物,是世界格局重塑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回归理性的体现之一。#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