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青年学者联袂编写,一本紧扣国际前沿、兼顾本土实际的《认知心理学》教材来啦!

发布时间:2025-08-10 06:32  浏览量:2

高深的认知原理总是触不可及?

认知行为实验与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如何揭开思维的黑箱?

想学习专业知识但翻译教材常常晦涩难懂?

最新出版的《 》由国内顶尖中青年学者联袂编写,是一本紧扣国际前沿、兼顾本土实际的高质量教材。本书以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案例,引导学习者深入理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将复杂理论转化为易于掌握的知识体系,既适合作为课堂教学用书,也利于自主学习和拓展思考——告别晦涩翻译教材,这本“本土化宝典”让你轻松get认知心理学的精髓!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ISBN 978-7-03-081509-5

王穗苹,陈琦,周晓林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6月

责任编辑:孙文影,高丽丽

Cognitive Psychology

内容亮点

国际前沿理论+中国本土视角

本书以本土视角出发,紧扣学科核心内容,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在选材上,本书注重涵盖国际经典理论与研究进展,并引入近年中国研究者取得的最新重要成果,尤其关注社会认知、本土文化与个体差异等富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向。

抽象概念具体化的“魔法”

本书的编写团队均为中文母语者,是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实力派,同时长期活跃在教学与科研一线,因而更懂中国学生的“脑回路”。在写作过程中,编写团队投入大量心力反复打磨结构与表达,广泛听取学生和一线教师的反馈,力求让教材内容贴近教学实际,力图将认知心理学“从抽象到具体、从西方到中国、从实验到现实”的路径呈现得更加清晰可感,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认知节奏。

新技术不再“高冷”

本书中没有将认知神经科学与传统认知心理学割裂开来,而是将新技术和新方法自然地融入各章主题之中,在呈现研究范式演变的同时,也提供了理解复杂认知机制的新视角。正因如此,这本教材不仅可以充当学生入门学习的良师,也能为研究者和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提供新的启发。

多板块辅助内容学习

书中参考了国际国内许多同类教材,尽量吸取不同教材的优点,以更好的方式呈现知识,以有助于学生把握课程的重要内容。书中每章均有“引言”,尽量以生动简洁的方式呈现该章节写作的主要思路,以使读者对本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每章结束的时候,编者提供了章内重要的术语和知识要点,帮助读者回顾和整理相关的知识。根据需要,在每一章,编者将一些扩展的内容整理成方框栏目。这样处理,一方面可以使读者重点把握章节的主要线索,同时又能扩大读者的知识面,补充相关细节性、趣味性知识,以加深读者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Author

编者简介

王穗苹,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儿童青少年阅读与发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广东省“脑认知与人的素质发展”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致力于认知心理学、语言认知与学习等领域的研究,任《心理学报》副主编以及国际多个学术期刊编委,曾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

陈琦,深圳大学心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心理学院院长。长期致力于建立心理认知过程的计算模型,近期主要聚焦在认知灵活性和计算精神病学;同时,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验证计算模型的预测并探索心理认知过程的脑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相关研究成果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周晓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认知、注意选择与执行控制、决策与神经经济学、社会认知与实验社会心理学。任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主编或编委,2015—2024年连续多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读者对象

无论你是:

● 心理学、教育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

● 心理学工作者和相关从业人员

● 对心理学、人工智能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这本书都能让你轻松解锁认知心理学专业知识!本书既可作为心理学专业核心教材,也能为研究者和教师提供新的学术视角。严谨的学术表述与清晰的教学逻辑相得益彰,是认知心理学领域不可多得的优质教学参考。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一起阅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