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普京要会晤,俄乌冲突性质已变,最糟糕的情况还不是现在

发布时间:2025-08-10 16:54  浏览量:1

随着普京要跟特朗普,在8月15日于阿拉斯加会晤消息传出,无论你认为这是俄罗斯顶不住美国的压力而主动认怂了——毕竟会晤地点在美国的阿拉斯加。

还是认为这是美国为了尽快抽身俄乌战场,以便集中精力重返亚太或再战中东,而不得不对俄罗斯进行妥协。

恐怕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显然这次普京跟特朗普的会晤,必会产生出巨大的冲击波,影响接下来的世界格局走向——那么这两人在阿拉斯加的这次会晤,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其一:中美的底线

首先这就必须要看中美的底线了,也就是说中美对俄乌冲突的底线在哪里。中国很简单,也都知道:就是俄罗斯不能输。

由此我们就看到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第一年,也就是2022年,中俄贸易总额为1902.71亿美元,而在2021年仅为1400亿美元。

到了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总额则暴增为2401.1亿美元。

2024年则是小幅度增加,有2448亿。也就是说是一年比一年高,那么今年呢?

据统计数据:上半年的贸易总额,仅1064.88亿美元,同比下降9.1%......

为何今年的上半年竟然下降了这么多?恐怕都清楚,到了2025年后俄罗斯已经明显在俄乌战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也许有人会说,还有一个原因,今年“伊以冲突”爆发了,中国为了支援伊朗,而改为大批量进口伊朗的能源,自然就不能再购买俄罗斯的的了。

但问题是“伊以冲突”爆发在6月13日——日期一摆,这条还是原因吗?所以这已然完美印证了,中国对俄乌冲突的底线就是:俄罗斯不能输。

那么美国对俄乌冲突的底线在何处?跟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乌克兰(欧洲)不能败!

美国在2022年,对乌克兰的援助总额最高,是775亿美元左右。

到了2023年则呼啦一下减少为了250亿美元左右。

2024年又多了起来,变为281亿美元左右了(绝对难能可贵了,毕竟2024是美国大选年),而2025年空缺——毕竟都知道,特朗普上台了!

从美国援助额数据的这个变化就知,2022年最多,是需要乌克兰顶住。

2023年大幅减少是因在2023年,乌克兰打出了漂亮的大反击,俄罗斯发生了溃败,一度都闹出了“普里戈任兵变”事件,搞得普京焦头烂额。

2024年突然又变多了,则是因年初时乌克兰发生了大溃败,俄罗斯又开始重新占据了上风了。

所谓:别听嘴炮山响,钱上最能见真章。所谓乌克兰不能败,是不是美国的底线?必然是了吧!

也许有人大喊一声,小编你这不对,都知道特朗普上台后,非但不咋给乌克兰援助了,反而还吸乌克兰的“血”,闹出了“泽连斯基大闹白宫”,莫非这还叫“乌克兰不能败”吗?分明你胡说八道!

对啊,那就好好看看,中俄在2025年上半年的贸易额,是不是也相应的大幅减少了许多啊?这回对了吧!所以俄乌冲突打来打去,折腾了三年多,是不是背后有两双无形的手,在进行控场啊?

因此换句话说就是,俄乌冲突在本质上,已经成为了一场代理人战争,这么说没毛病吧?只不过一方为显性代理人,另一方为隐性代理人,仅此而已!

其二:中美博弈才是主矛盾

在搞懂了“中美的底线”后,是不是就可以这么说了,当今中美博弈才是世界的主要矛盾?

毕竟,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曾说过,在2016年南海对峙后,美国发现无法用武力让中国屈服后,便在2017年,首次提出了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之前这个殊荣一直属于俄罗斯的!

所以,特朗普这才突然不讲武德跟中国开打贸易战。而在拜登上台后,虽撺掇出了俄乌冲突,但对中国的贸易战可曾偃旗息鼓?非但没有,反而还不断加码对不对!

那么为何拜登时期不好好跟中国开练,却非要再次捅咕俄罗斯去呢?一则是阻止俄欧一体化的推进和完成,毕竟默克尔时期跟普京搞得太火热,太成功了,美国已经有了出局的危险了(霸权丧失)。

二则是拜登发现,跟中国打贸易战,美国竟然打不赢。就只能希望击败俄罗斯后,杀入远东地区,再配合日本、韩国、印度等,完成对中国的最终包围,到时候美国就进可攻、退可守。也就是说美国想打败中国,就必须要先破俄罗斯。

因为自地缘战略上分析,中国是属于“边缘地带国家”。

美国属于“海权国家”。

俄罗斯属于“陆权国家”。

无论海权国家(美国、日本、英国),还是陆权国家(俄罗斯、德国),想彻底击败咱这类“边缘地带国家”,就必须要完成陆路(俄罗斯)和海陆(日、印)的两线联合绞杀。

这就是咱“一带一路”的高明或霸气之处,是一种陆路和海陆两翼齐飞的态势,成功后,就是一飞冲天,飞龙在天了!

自然美国要破局咱“一带一路”这盘超级霸气,甚至可称为“王者归来”的大棋,就只能先破陆路或说陆权霸主俄罗斯后,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彻底打败中国的。

即,无论从哪方面来讲,俄乌冲突都是必然要爆发的——根本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必然事件!根本不是美(西方)俄矛盾不可调和,而是中美(西方)矛盾不可调和。

其三:俄乌冲突性质已变

搞懂了以上这些后,我们再回头来看这次普京跟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会晤,显然能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俄乌冲突性质已变了。

特朗普之所以用关税制裁、“二级关税”,以及威胁要在高加索地区再给俄罗斯开一桌(特朗普会见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总统),逼着普京会晤,是因他发现无法控场,也就是说无法保证“乌克兰不败”这个底线了。

普京之所以同意跟特朗普会晤,是他发现俄罗斯,已经有了“摆脱代理人角色”希望了——毕竟俄罗斯好歹是上三常,当这代理人是逼不得已的结果,这点无可厚非。

即,这表明美国已经变相承认俄罗斯赢了,俄乌冲突已经不再是中美之间的“代理人性质”,而变成了俄欧战争的前奏。

用大白话说就是,特朗普几乎铁了心要丢弃俄乌冲突这个包袱,让俄乌冲突变成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事,乃至干脆变成“俄欧战争”。这就是特朗普踢欧洲出局,并吸血欧洲的用意。

所谓,你欧洲想要上桌?好,只要你能打败俄罗斯。否则,就只能接受我美国的宰割和俄罗斯的霸凌……那么美国既然已经几乎铁了心收缩在东欧,会把力量投送到哪里呢?

一个是亚太,一个是中东,笔者预计中东的可能性更高,毕竟“得中东者,霸天下”!这一下,难题就扔给了欧洲。

欧洲想要接盘明显不愿意,且也没有那实力接盘,所以欧洲最近就揪住以色列进行批斗,竟然跟中国唱同样的曲了——毕竟以色列是美国的“攻其必救”之地,事关美国在中东成败的。

所以才说,最糟糕的情况还不是现在,因为欧洲仅揪住以色列是不够的,还需千方百计破坏这次俄美元首的会晤,故而不排除俄罗斯突发恐袭事件,甚至也不排除亚太、中东等地爆发什么不可测事件。

毕竟日本跟欧洲一样,也不能允许俄乌冲突停火,否则日本就会被美国逼着乌克兰化了。总之,无论特朗普还是普京想要硬踩刹车,明显不现实。

虽俄乌冲突性质已变了,但中美博弈这个主矛盾却没变。欧洲、日本等必会围绕这个主要矛盾进行各种操作,同时俄罗斯也会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以图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