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诗友柳亚子的人生轨迹

发布时间:2025-08-10 21:55  浏览量:1

柳亚子(1887年5月28日 - 1958年6月21日),男,江苏吴江人,原名慰高,号安如、亚卢、亚子,后以亚子为统一名号,是近代著名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发起人之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之一,也是民主革命理想的坚定守望者。

早期革命活动与文学社团创建(1903 - 1918年)

1903年,柳亚子由陈去病、金天翮介绍,加入上海之中国教育会,创办《新黎里》(月刊),主张维新变法。之后前往上海,加入爱国学社,并参与《苏报》相关工作。

1906年,他加入中国同盟会与光复会,自称“双料革命党”,并负责编辑《复报》。

1909年,柳亚子成立南社,并被推选为南社书记。1914 - 1918年,他担任南社主任。南社是一个带有反满色彩的革命文学社团,从最初苏州集会的十七人,后来发展到两千人。

国民党任职与抗日救亡(1923 - 1948年)

1923年,柳亚子以同盟会会员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上海成立,他当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积极投身救亡运动,主张国共两党携手抗日。抗日战争时期,柳亚子流落西南,把自己比作屈原,全力研究南明历史,虽因战乱文稿失散,但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及民族命运的关注。

1941年初,由于谴责国民党当局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罪行,柳亚子被开除国民党党籍。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他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新中国成立前后(1949 - 1958年)

1949年,全国解放在即,柳亚子得毛泽东电召北上,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不过到北京10天后,他曾因对政治及生活安排不满,写下《感事呈毛主席》一诗,流露出归隐之意。毛泽东回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对其进行委婉批评与启发,他深受感动,写诗表达对毛泽东知遇之恩的感戴。之后,毛泽东从生活上关照他,让他从六国饭店移居颐和园新居,还为他配备了专车。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柳亚子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此后,他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1950年,柳亚子将自己的藏书全部捐献给国家。1958年,他病逝于北京医院,灵柩由中山堂移至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享年72岁。

柳亚子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总共写作了诗词七千余首,语体文数十篇,文言文四五百篇,此外还有自传、自撰年谱、回忆录、日记和大量的书信等。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南社纪略》,编有《南社丛刻》《苏曼殊全集》《柳亚文集》《柳亚子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