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读过,但绝美的6首宋词,你再也找不到比这些更美的词了
发布时间:2025-08-11 06:17 浏览量:1
精挑细选,分享好诗词给朋友们欣赏,弘扬诗词文化,为大家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是我一贯最大的心愿。
本文分享6首精美宋词,这些词水平都很高,但你未必读过,如果不读这些词确实就太遗憾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1首 北宋晏几道的《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写作者与意中人久别重逢后的欣喜。
此词上片极力追忆当年相聚的极致欢乐,佳人殷勤劝酒,词人纵情豪饮,歌舞通宵达旦,场面何等绚烂旖旎,是青春情爱的巅峰体验。
下片写别后刻骨相思,犹如梦中相见。结尾“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的惊喜与疑惧,恰恰反衬出“当年”之乐的不可复制与恍如隔世。
第2首 南宋张炎的《解连环 孤雁》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这首词托物言志,以失群孤雁自喻。
开篇点出“离群万里,恍然惊散”的悲剧起点。孤雁顾影自怜于枯寂秋景,欲写相思却“写不成书”,只能寄“一点”哀思。
下片想象伴侣犹宿芦花,期盼春归团聚,幻想“暮雨相呼”的重逢。结句强作豁达,谓见双燕不羞,实为深悲。
词中“离群”、“惊散”喻指国破家亡、故友飘零。“恍然”二字道尽美好过往猝然崩坏的惊痛。“去程应转”、“暮雨相呼”的期盼,反衬现实“寒塘空晚”的绝望。
第3首 南宋吴文英的《唐多令 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这首词写离愁别绪,离愁本深,更兼羁旅之悲。美好年华如梦境般消逝无踪,如春花凋零、如轻烟流水般不可挽留、一去不返。纵有明月,亦“怕登楼”,因登高望远更添时光流逝、往事成空的悲感。燕子尚知归去,游子却淹留他乡。
末句怨柳不系伊人裙带,徒系行舟,暗喻时光无情,未能留住青春情事,只系住了漂泊的现在。
全词弥漫着对逝水流年、美好情事无法把握、终成空幻的深切哀伤,“花空烟水流”正是“朝花不能夕拾”的绝妙意象。
第4首 北宋苏轼的《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开篇以“世事一场大梦”定下虚幻悲凉基调。人生几度秋凉,暗示年华老去。
“夜来风叶鸣廊”是实景,更是心境的萧瑟回响。“看取眉头鬓上”是惊觉衰老的明证。
下片写世态炎凉、理想受阻,中秋夜只能独对孤光。此词未直接追忆具体少年乐事,但“世事如梦”、“人生几度秋凉”的浩叹,正是对包括青春韶华在内的一切美好事物皆如梦幻泡影、不可把握、终将逝去的深刻体悟。
那“新凉”之感,一年比一年更刺骨,提醒着繁华落尽、旧梦难温的永恒悲哀。
第5首 宋朝李清照的《武陵春 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是眼前暮春实景,更是人生晚境与美好事物彻底消逝的象征。“物是人非事事休”七字,字字泣血,道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文物散佚后,词人面对熟悉环境时产生的巨大断裂感与幻灭感。所有“事事”皆因“人非”而彻底终结。
下片“闻说春尚好”的短暂心动,瞬间被“只恐”的沉重忧虑压倒。那“载不动许多愁”的,岂止是轻舟?更是逝去的青春、美满的生活、故国的山河。
作者深知,即便春光仍在,属于她生命中的春天已永逝不返,“泛轻舟”的愿望不过是徒劳的念想,那“花已尽”的暮春,正是永难拾取的朝花之冢。
第6首 宋朝章良能的《小重山 柳暗花明春事深》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这是一首春日感怀词,芍药抽簪,鸣禽声声,一派鸟语花香之春景,正是登高赏景最佳时节。
大美春景下,作者却很惆怅,春去春回,景色可以重现,但人生呢?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以奇言妙语点明主旨,含有世事沧桑、人生易老之情,深具哲理,诗意盎然,颇令人寻味。
很精彩的6首词分享完了,这些词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回味。
朋友们,文中这6首词你曾经读过几首?最欣赏其中哪首?欢迎分享高见。
生活离不开诗情画意,推荐朋友们读读《枕上诗书系列 中国诗词大会 读懂最美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