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绣法:妙手翻飞绽新韵

发布时间:2025-08-11 06:47  浏览量:1

武俊敏展示绣品虎头抱枕 王韵菲 摄

色彩浓烈的绣品

张菡睿跟奶奶武俊敏学习刺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武俊敏在刺绣 王韵菲 摄

憨态可掬的虎头抱枕、色彩浓烈的绣品摆件……8月8日,踏入位于晋源区唐城街庞家寨的“唐人绣坊文创艺术馆”,仿佛置身一家迷你博物馆,上百件精美绣品令人叫绝。这些绣品出自武氏家族几代人之手,2017年10月,民间绣活(武氏绣法)入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晋绣巧艺蕴风华

翻开历史,山西是中华刺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晋绣作为传承于黄河流域民间生活的传统手工技艺,极具地方特色。若说苏绣如工笔画般细腻,晋绣则似写意画般古朴豪放。

走进“唐人绣坊”,展柜、桌案上的绣品诉说着历史,做工精美的晋绣老物件格外吸睛。民间绣活(武氏绣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武俊敏介绍,一条帽尾上的“狮子滚绣球”图案,通过打袼褙,运用贴布绣、钉珠片绣等多种工艺制成。这一传统吉祥图案寓意驱邪纳福、吉祥喜庆,也象征生命繁衍和家族兴旺。该帽尾以红绿缎面为底,狮毛用缎纹抽丝技法勾勒出蓬松感,狮口悬着可摆动的绣球,帽尾缀着亮片,轻抖时画面活灵活现。

这些老物件是武俊敏祖母的遗存,部分绣品已逾百年。晋绣传承黄土高原的朴实粗犷,色彩浓重、造型夸张,还兼容并蓄多种绣法。“早年流行‘锁绣’,唐代起‘平针绣’‘套针绣’等问世,流传至今成为晋绣核心绣法。”武俊敏说,民间绣活(武氏绣法)作为晋绣特色一脉,针法体系繁复,涵盖九大类两百余种,其中堆骨绣、渲染贴布绣、纳纱绣更是独创。这些技法融入塑形、晕染与立体制作,让绣品突破平面局限,更显生动。

“奶奶的绣品从不墨守成规,总说‘针线要跟着心意走’。”武俊敏记得,祖母独创的“金箔打底绣”堪称一绝:将薄如蝉翼的金银箔纸塑形、裁剪、垫高、粘贴,使绣面自然有凹凸层次,与丝线光泽相融。经此技法绣成的物件,历经百年依旧璀璨如新。家中珍藏的老绣品,是家族技艺最鲜活的见证。

在守正创新中,民间绣活(武氏绣法)勇于突破。武俊敏的曾祖父与祖父早年作为晋商,在恰克图贸易口岸经商时,带回来缀着流苏、银器、铃铛的刺绣物件,极具异域风情,祖母就将其中别致元素融入自家绣品,使武氏绣法从一开始就融合了山西本土风情与万里茶路的异域韵味。

焕发迷人新魅力

1966年生于汾阳的武俊敏,受祖母——远近闻名的巧绣娘靳秀荣影响,四五岁起拿起针线,将手工刺绣作为毕生事业。

“传承若只守旧,技艺只会成为标本。”武俊敏深知非遗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祖母的创新理念指引她探索创新。技法上,她创造出“以针代笔、以线润色,以立体为造型、以堆为骨”的全新体系,在布帛上书写非遗传承的动人篇章。

用染绣融合之法,突破传统晋绣面料色彩局限,融入油画层次晕染与雕塑立体张力,让作品独具质感。《三晋大地》是其代表性作品,以山西地图为轮廓,边沿用线绣法,不同地域用堆骨绣法绣出异色形状,拼出完整地图,视觉饱满、立体感强,兼具美育性、观赏性与艺术性。

科技助力让晋绣如虎添翼。武俊敏积极引入数字化设计系统,先电脑建模优化图案比例,再手工完成核心针法,实现“人机合一”高效创作。她告诉记者,这些创新是以现代语言激活古老技艺。

针尖续写千年脉

“一门技艺的传承,不是一个人的坚守,而是一群人的接力。”武俊敏秉持此理念,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传承体系。令人欣喜的是,绣艺火种已传至第五代。9岁的孙女张菡睿受家庭熏陶,自幼展现刺绣天赋。武俊敏在工作室创作时,她常在一旁观摩,看到绣品完工会手舞足蹈。武俊敏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孙女2岁半时像模像样学习刺绣的视频,那是血脉中传承基因的生动写照。

如今,武俊敏既像祖母教导她那样,陪孙女认识丝线与针法,又推动晋绣走向更广阔舞台。她创立“唐人绣坊文创艺术馆”,创作之余,在院校举办研学活动和艺术讲座,丰富晋绣文化内涵与传路径。收徒更有硬性原则——只选真正热爱晋绣的人,而非“尝鲜者”。目前,她认可的徒弟有100余人,90%以上是女性,也有部分男性加入,她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所有技艺。

“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在武俊敏的引领下,民间绣活(武氏绣法)形成了八大产品系列,涵盖家居用品、馈赠礼品、高档刺绣服饰、婚庆用品等,广泛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间跨越百年,从祖母的金箔绣到孙女的稚嫩针脚,针尖起落间,是晋绣千年文脉的赓续;丝线交织处,是古今对话的智慧回响。武俊敏践行着传承人的使命,在她的守护下,晋绣这朵黄土高原的艺术之花,正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让三晋大地的文化基因在代代相传的针尖上永远流淌。

记者 李晓琳

记忆档案

民间绣活(武氏绣法)是晋绣突出的代表。武氏家族第四代绣艺传承人武俊敏,将祖传与师传技艺融为一体,匠心独运“晋文化”中的“晋元素”,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以针代笔”“以线润色”“以立体为造型”“以堆为骨”等技法,以“画绣合一”“染绣合一”“剪绣合一”“人机合一”的核心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生活中的众多场景,使古老晋绣这一文化瑰宝,在保留传统刺绣风格的基础上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