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援”童长|崇法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5-08-11 09:03 浏览量:1
我们两个老人年龄大了、能力有限,你们能不能帮帮这个孩子?
11岁的小钟原本跟随父亲生活,父亲不幸去世后,母亲李某拒绝履行抚养义务,将小钟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便不再过问。无奈之下,两位老人带着小钟前往南通市崇川区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中心联动区法院、检察院及家事调查员,开展上门调解,但李某仍拒绝承担抚养责任。
案件起诉后,“青援童长・法援护苗”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成员参与梳理争议焦点、提供意见建议,配合法庭对李某进行法律释明与心理疏导,并推动检察院向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最终,促使这位“甩手妈妈”依法承担起抚养责任。
南通市崇川区司法局聚焦未成年人法律需求,依托市、区两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联合东南大学等6所高校,开展“青援童长・法援护苗”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围绕“温情帮扶应援尽援、警示教育精准疏导、法治实践护航成长”三大主线,通过法律服务开展、特殊群体关爱、法治宣传教育等方式,让法治力量与未成年人成长同频共振。
援助服务护童行
重点聚焦困境、留守、流动儿童等特殊群体,志愿者们当好“法治实践者”。
在区法律援助中心服务窗口,协助接待办事群众,细致摸排未成年人及监护人的法律需求;参与卷宗整理,梳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中的关键细节;通过电话回访受援人,跟进法援案件后续情况;上门走访特殊儿童家庭,完善“一人一档”动态法律服务台账,“一对一”解答法律困惑,涉及20余户家庭。
关爱帮扶正迷途
强化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服务关爱,志愿者们当好“法治引路人”。
通过查阅案卷、走访社区,了解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参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家庭增能、阳光伙伴等个性化损害修复活动,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组织法治学习沙龙,通过“法律名词大家猜”“模拟法庭”等趣味成长小游戏,在“玩、学、答”中增强其法治意识。
举办“家长课堂”“法治促成长”等专题授课,分享自己的法律服务志愿故事,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引导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反思自身错误,认识社会责任。
普法润苗助成长
依托“崇法少年成长营”系列活动,志愿者们当好“普法传播者”。
策划法治宣讲、法治辩论等实践活动,用未成年人听得懂的语言拆解法律知识,融入面塑、剪纸等非遗技艺体验和知识闯关等沉浸式互动中,让法律知识更接地气,已服务学生及家长250余人。
持续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指引等服务,收集整理“青援童长”未成年人法律援助调查问卷7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0余条。
“青援童长・法援护苗”高校法律服务志愿者徐星雨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明白了要用耐心和细心去倾听、去观察,从每一个细微之处去捕捉未成年人的真实法律需求。未来,我将继续秉持专业与温度,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上一篇:暑运热浪里的点点“馨”光
- 下一篇:男子因发布12字评论被拘,岳阳启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