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对高固体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8-11 08:51  浏览量:1

高固体厌氧消化(HSAD, TS≥15 %)因容积产气高、占地小而被广泛关注,但脱水环节投加的聚丙烯酰胺(PAM)会随污泥进入反应器。

研究指出,常规PAM剂量(2.5–10 g kg⁻¹ TS)对甲烷产量无显著抑制,但过量PAM会在颗粒表面形成致密絮壳,增大传质阻力,导致水解速率下降、VFA累积,从而延长消化时间。此外,PAM长链在55 ℃高温消化时更易与EPS缠绕,反而恶化脱水性能;而在35 ℃中温条件,适量PAM可通过增大粒径、降低黏度,提高搅拌与传质效率,使最终脱水比阻下降20 %。

分子量降解实验显示,厌氧菌群可逐步切断PAM碳骨架,84 d运行后分子量下降约一个数量级,降解产物丙烯酰胺单体浓度低于检出限,表明生物毒性风险可控。未来应优化PAM类型(阳离子度、分子量)与投加节点,并耦合低温热碱预处理,以打破EPS-PAM复合结构,兼顾高固体污泥的脱水效率与厌氧消化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