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9900万的石头差点2000万成交,遇上封城错过时机,宝主不后悔

发布时间:2025-08-09 09:10  浏览量:1

有这么一块石头,上面有条张牙舞爪、栩栩如生的龙,历经多年等待,终于遇上一个合适且有实力的买家,谈妥2000万成交。

很遗憾,当时遇上口罩封城,谈好的交接白白错过,

2000万啊,差一点点就成交。

那么,这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这事的前因后果到底怎么样?且听色大叔给您一一道来。

时间回到25年前,那一年,是千年难遇的千禧年。

这一年,正是2000年。

这一年的奇石收藏特别火,新疆哈密的玛瑙石物以稀为贵,迅速抢占了济南、青岛等市场,石友藏家也被玛瑙细腻的质地、多变的造型所征服。

灵光一闪,阿澜突然想到,在新疆的哈密,她好像有个不常联系的舅舅……或许这就是突破口。

她敏锐的捕捉到石市商机,要是能从新疆哈密进一批当地的玛瑙原石,运到没见过该石种的异地石展上,物以稀为贵,一定能赚个盆满钵满。

一番打听,从这位舅舅嘴里得知,阿澜有个在新疆巴里坤当校长的表哥,姓门,这一年刚巧退休。

从电话里一番叙旧后,关系逐渐融洽,阿澜最后决定将这条致富路无偿赠送给这个门表哥。

阿澜单刀直入,嘱托巴里坤的门表哥,去哈密的某个奇石馆,去探店一番。

看看什么样的石头卖着贵,就依葫芦画瓢照着买,还再三强调去石农手里拿货,破损的千万千万不要购入。

几个月后的某一天,巴里坤的门表哥带着五箱当地的石头,从新疆出发,一路坐着绿皮火车跋涉到济南火车站。

那时候,各个方面都卡的比较严,阿澜委托了不少关系,才帮忙将五箱石头拿出来。

临出站的时候,又被罚了500块,当真是好事多磨。

当时,距离临朐国际赏石博览会马上就要到了。

阿澜就帮忙将五箱石头打开,可能是这位巴里坤的门表哥之前没有涉足过奇石收藏,买着货有点令人“大失所望”。

其中,有一部分都是半截半截的石头,虽然都属于天残老伤,甚至挂上了厚厚包浆,但追求完美的阿澜心里还是滋生一丝不快。

阿澜在心里感慨:该交的学费还是要交啊!

“表哥,这个像小拖鞋的挺漂亮的!表哥,送给我吧!”

“你喜欢,你就拿去玩啊!”

阿澜笑着接受了,更卖力的帮忙将石头分类,那些是可以做梅兰竹菊之类的组合的,哪些适合五块一块,哪些又能卖十元一块。

忙活了整整大半天,也就在这个时候,在那堆不起眼的“废墟”当中,阿澜突然咯噔了一下,她甚至感觉心跳都格外“快”。

“砰砰砰”声,令阿澜一只手捂着胸口,那种激动与不安,她生怕自己的小心脏会从嗓门眼里突然跳出来。

“太不可思议了!大自然竟如此神奇!”

与巴里坤的门表哥同行的还有他的女婿王学忠,是个老实憨厚的中年人。

他们不约而同费解而纳闷的看着阿澜,想从她的眼睛里看出为什么,可是,他俩消磨了半天,愣是没看懂。

准确的说,这是一块巴掌大的三色玛瑙,通体以肉肤黄为主调,正面似一颗心脏,画面正中,是一条银白色腾飞的翔龙;反面似一颗寿桃。

画面上这条翔龙可了不得,它有眼、有角、有爪、有须,它口吐银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阿澜越看越兴奋,捧着石头,石头上的龙图腾似腾云驾雾,仿佛呼之欲出。

龙是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形象,作为一种符号和血肉相连的情感,令十四亿华夏儿女激动,奋发和自豪!

这一天,龙拟真的形象,竟然出现了。

神话里的龙,遥不可及的龙,精神世界里的龙,从此,不再是虚构。

阿澜一连激动了几天,参加临朐国际赏石博览会的时候,再一次耳提面命。

“学忠啊,那个牛奶箱里的10块一个,那个八宝粥箱子里的20元一个,那个豆奶箱装着的就开价50元一个。”

阿澜想了一下,继续说:“还有那块有条龙的石头,学忠你要单独放起来,不要和那些普货混淆,有人要看高货,可以再拿出来。

“我个人的看法是,你就咬死卖个2000元,当然,如果你缺钱的话,你就喊价别喊那么高,但不能低于1000元。

“不着急用钱,你就学会藏,酒香不怕巷子深,最好能够以2000元的高价出售。”

阿澜是真心希望这块石头能卖个高价,2000年的2000元,可不算小数目,折合一个工薪家庭的月薪,得好几个月的薪水了。

阿澜安顿好门表哥和他的女婿王学忠,临时有事又折返济南,当时她还挂着大明湖石馆馆长的头衔,需要处理一些事。

几天后,再次风尘仆仆的赶到临朐国际赏石博览会现场,直接在下榻的宾馆里小憩。

阿澜斜躺在靠枕上,再次见到了门表哥,好奇的问:“表哥,那条龙有没有人询价啊?”

门表哥是一个老实憨厚的人,迟疑了一下,吞吞吐吐的回答:“我女婿中饭的时候,卖了!”

“卖多少钱?”

“200元!”

“什么?”阿澜斜躺的整个人,几乎是瞬间就“弹”了起来,“200元你就卖了?”

阿澜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一瞬间,阿澜心里好像失去了某样最宝贵的东西,那块带龙的石头,她不能自私的“据为己有”,她的初衷是希望能给这对翁婿一个惊喜,让他们可以走上以石营生的致富路。

谁成想,这对翁婿竟然以200元的低价给贱卖了?

阿澜拽着门表哥,从宾馆直接“杀”到石展的展销区,很快就找到了王学忠。

细问之下,才知道是被隔壁摊位的一个广西石贩子给“捡漏”了。

阿澜当时提议,能不能要回来,这对从未做过奇石生意的翁婿,明显是被对方给套路去了。

王学忠一脸尴尬:“姑,卖都卖掉了,怎么好意思要回来?”

“你不好意思,行,我去要!”

阿澜当时确实是有点生气的,离开之前,她耳提面命嘱咐他们没2000元不要卖,他们当耳旁风就算了,还对她的信任与对奇石审美判断践踏的一文不值。

更何况,在五大箱的渣渣石废墟里,是她辛辛苦苦整理分类中,意外发现的。

阿澜心里对这块龙石,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只是亲戚关系摆在那里,她不能夺人所爱,更不能自私到去欺骗、去捡漏。

此时此刻,她内心是有点激动的。

阿澜决不允许这么好的龙石在自己手里溜走,她直接走到隔壁摊位前,很礼貌的与这位广西的石贩子打交道。

“这位老板,你看我这侄子,他懂石头吗?”

广西石贩子的头,摇着跟拨浪鼓一样:“他不懂,他哪里懂?”

阿澜微笑的询问:“他不懂石头,那你说他会不会卖石头?”

广西石贩子一脸尴尬,似乎被瞧破了他诱骗对方使用的、迫使对方低价贱卖的不良话术。

阿澜就将为何要让这对不懂石头的翁婿,千里迢迢来石展卖石头的缘由说了个明明白白,也将如何发现这块龙石的前因后果说了个一清二楚。

“所以,他们带来五箱石头,只有这块龙石称着上符合奇石特征的。没有2000块,是不可能卖的,我不知道你是怎样让他以200元的低价卖给你的?要么补齐2000元,如果不合适,你可以退回来。”

一番交涉,广西这位石贩子还是依依不舍的从口袋里将石头掏出,在脸上蹭了蹭,似乎很享受油脂带给他的滋润感。

他一副爱不释手,发自内心的说:“我见过了很多很多的造假龙,各种石种、各种造型的龙主题,我都见过,但在玛瑙石上面出现的龙,我也是生平第一次见到,它的比例是如此完美,形象是如此动感!”

他再一次在脸上蹭了蹭,依依不舍的递给阿澜。

完成交接后,几人走回自己的摊位上。

“表妹,这石头如果你喜欢,你就拿去玩吧!”

门表哥的一句话,瞬间让阿澜想破了问题的关键,他们不懂奇石的价值,拿去后也捂不住,恐怕又会偷偷摸摸低价贱卖。

阿澜在上下口袋里搜寻一番,零零整整只凑够230元,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表哥,我这里只有230元。”

“表妹,这石头也就20一大箱买来的,哪能要你们那么多钱,你喜欢就送你了!”

门表哥和王学忠这对翁婿,执意不要,百般拒绝。

阿澜三番五次将钱塞到门表哥的口袋里,愣是被掏出来,坚决的放在床上,一副不要的样子。

在这对翁婿眼里,信息闭塞,对奇石一窍不通,压根不了解奇石的价值。

一番拉扯,双方互不相让,最后门表哥象征性的收了100元。

阿澜只是对这方龙石的喜欢,从没想过去占这个便宜。

并且,在门表哥这对对奇石一窍不通的翁婿眼里,成本20就能买一大箱的石头,一块能卖个100已经是遥不可及的天价了。

阿澜也万万料想不到,区区100元,竟然捡了一个天大的漏。

过了几个月,阿澜将这方龙石拿去南京参展,当时标价2万。

2000年的2万,放在2025年或许不值一谈,但放在25年前,那已经是天价了。

当时在石展现场,有位南京石友围着看了半天,第一天看了,第二天他继续来,第三天依旧挡不住他的脚步。

除了价格没谈拢,就没一句贬值的话。

这位南京石友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小鸡出壳都估值1个亿了, 出壳的是小鸡,如果是龙,怎么滴也不能少于2个亿吧?大家看这里,主题就是一条栩栩如生的中华神龙啊!太具象了!”

这位老先生推了推鼻子上眼镜,似乎有感而发:“这块石头,历万载大漠风沙,聚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生出这般祥龙瑞兽,当真是天公巧饰自然奇,鬼斧神工天然成。”

南京的龙石首展,开价2万元,成交失败。

后来,记不清是哪个石展了,阿澜极力在记忆的时间长河里搜寻。

也或许是几年之后的某个重大石展,某天晚上,阿澜无意中接到了这么个电话。

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潜在买家确定是看了该石展后,龙石就像一个烙印,印进了他的心里。

那一年的奇石天价成交很多,正是奇石最疯狂的时候。

“这条龙万很喜欢,80万能让给我吗?”

阿澜当时急需用钱,但她又觉得这块龙石绝对不止80万,一边是告诉自己可以卖了,脑海里的另一个“阿澜”又阻止她不要犯糊涂,告诉她价值远远不止80万那么简单。

因为透露出80万不想卖的意愿,那个老板失望之极,黯然退场。

时间一年年过去,北京石展上,一不小心被某位政法界的大领导青相中,一度赞不绝口,甚至给起了个“中国魂”的名字。

这段期间,有很多藏家慕名而来,亲眼目睹了龙石的不可思议之处。

有位专门搞数字研究的,同时专门给拍卖行估价的,他说,龙是中国帝王专宠,是皇权的象征。

像龙石这种天下无双的极品,要价最好是9900万!

阿澜当时也是吓了一大跳,她100元买的石头,怎么一下子就成了遥不可及的国宝,还是9900万?

她自己是不太相信的,但那位数字大师却说着头头是道,并且再三保证要信任他。

阿澜只是苦笑,也没当真,但是口罩期间却真有人愿意拿出2000万接手!

口罩那一年,不是封城就是宅在家。

阿澜也接触到了网络,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互相取得了信任。

“这条龙的眼睛如果是纯天然的吗?那这块石头真着是价值连城!”

听着对方的语言信息,阿澜心里很不舒服,她玩石多年,对这块石头的来龙去脉可以说是清清楚楚。

多少次参展,多少个评委专家,那是反反复复看了又看,都断定是纯天然的原石。

阿澜当时很生气:“什么叫如果?如果这两个字,是对阿澜人品的怀疑。我的石头,包括我讲着话任何一句话,包括标点符号,真着比珍珠还真!”

或许在气头上,对方问价的时候,阿澜直接开价2000万!

不管对方是不是精准客户,她心里的气得散,你眼力不行还想来捡漏?放屁,卖不卖是她自己能决定的,大不了自己玩。

远在广州的潜在买家一再还价,反反复复拉锯战几个月,阿澜就是咬着不陪你玩了,也懒着回复,咬死就是2000万。

那客户最后实在没办法,也就剖白了心际,显然他是做了很多功课的。

“我是属龙的,庙里的大师要我供奉一条飞龙,还要取自纯天然大地之物。我也不差钱,2000万也接受,但是,口罩以来,各行各业都很难,原本的公司搞着资金断流。你需要给我筹钱的时间。”

阿澜和他约好3个月,她觉得诚心成交,可以先预付个2万元定金。

这个潜在客户也如约将5万元定金打到了阿澜卡上,这让她觉得此次交易稳了,不出意外,100元变2000万的石界最伟大的成交将在她阿澜的手里诞生。

为此,阿澜一连几天失眠没睡好觉。

时间一天天过去,口罩肆虐完全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3个月后,阿澜再次收到对方的信息:抱歉,我们这里汕头封城了,所有公司都停止了业务,他原本筹到的钱只能用来支付员工薪水。

对方还说,5万元定金不用退了,是他违约在先。

阿澜想都没想,直接将5万元定金打了回去。

阿澜当过很多个厂长,第一次当厂长前夕,阿澜的父亲就告诉她,记住了,不是属于自己的钱,一分钱都不能要。

从那时候起,阿澜就记住了,这是她父亲对她深深的教诲。

所以,她不占便宜、不贪便宜,不属于自己的坚决不要,多少都不要。

这枚龙石,在阿澜眼里,承龙脉之灵,可续家族之脉,更能作传家之宝。

如此稀罕之物,是时光里流淌的血脉印记,可以代代相传,更可以藏着家族的根与魂。

对龙属相、龙姓的宝主而言,它更似一位沉默的守护者,以龙脉之威护佑顺遂,将平安与福泽融入每一段人生旅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龙石依旧在,只是在默默等待“破壳”发光的那个人。

本文插图

均为阿澜本人与她的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