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前可能真的有神秘力量,说说我父母去世前的诡异现象

发布时间:2025-08-10 07:20  浏览量:1

关于“活着和离开”的那些诡事

其实,关于生死这事儿,家家都有说不完的经验和传说。可真轮到自家门口,你再理性、再见多识广,有时候还是得服气。你说,这世上是不是总有点玩不明白的小把戏,等着咱们摸不着头脑?

我爸走的那年,是十一月,初冬。那几天夜里,他突然开始嘀咕,一会儿跟人说话,一会儿笑,有头有脸的样子,别提多仔细了。白天我问他,昨晚梦见啥了?他窝在被窝里,很自然地数出来:“昨天来的人,有老李头、三姑、你小姨。”问题是,咱家那几位,早就入了土,墓草都快齐膝了。他说得一本正经,还能回忆细节。我一边陪着笑一边冒冷汗,这种感觉,八百年也难遇上一回。

事情传到我堂叔耳朵里,他一听,脸立马变了。赶紧叮嘱我们兄弟几个:“别走远,准备准备吧,老人远行前都这样。”一听这话,家里气氛就变得说不上来的沉重。做子女的,都知道什么意味。你想不信不行,按俗话讲,这些“异象”,往往跟送别的时辰,有莫名的联系。过去老一辈把这叫“回照”,说是人生最后几天,亲人魂魄来串门。科学上咋说我是真不知道,反正过了没两天,我爸确实没撑住。从那以后,挺长时间里,我一闭眼,还能想起他夜里自言自语的样子,像是在跟人家聚会似的,带着点唏嘘,带点温情,说到底,是舍不得走。

生命的终点,有时候不是一天完成的。从离家最近的小道、屋檐下的老椅子,到夜里屋里游动的影子,都像在默默地叹息。那天中午,院子里猫静静地蹲着,连邻居家的老狗都不吠。好像所有东西都在等着什么结果似的。我妈那年临终时更是奇怪。年底收到医院那纸“病危”通知,回来后,她一会儿清醒,一会儿迷糊。醒着时总怀疑家里出大事,“你们唱啥戏?别闹!”有时候指着窗台,“那边爬那么多人,干嘛呢?”可院子静得能听见风声,床边也只有我和弟轮流守着。

其实你要说她真见到啥了、听到了啥,那会儿我真有点动摇。白天她还会指使我们掸灰、找拖鞋;一到下午,就开始东张西望,像是在等人聚会。我和我弟对视一眼,都没敢插话——这时刻,谁都知道,多说不如多守着。

有时候想,或许人走那前几天,天上地下真有个无形的“招待会”,路上亲戚朋友一个来送,一个来接。问科学家吧,他们说叫幻觉。可亲历这事的人,心里都明白,这“幻觉”有点太具体了,有的甚至带着已经走了的亲戚小时候的小动作,笃定得让你无处反驳。

我妈最后那几天情绪反反复复,不开心时就要发火,开心时突然情绪安静下来,像是在某个早已定好的地方见了熟人。人老了,眼看着熟悉的面孔一个个离开,她心里或许也有准备,只是说出口的方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直接。

我和我弟那时候几乎成了半专业守夜员,一个白天,一个守夜,错开睡觉的时间。困了也不敢走远,生怕她半夜起身又跟“老街坊”聊天去了。她偶尔会抓住我们的手,像小时候带我们过马路那样,“别怕”,自己却是那么虚弱。

这些年听过不少老人临终前的奇遇:谁家奶奶叮嘱后事,谁家爷爷白天没事,晚上非说谁谁在炕头上坐着,啧,就跟真人似的。咱要说全是空想杂念,大概讲不明。每个人身上留一点难以名状的气息,也许算一种安慰,也许是自然界的规矩。

等到事无可逆,我妈安静地走了。我们照着老规矩料理该办的,每天有人来家里点长明灯、上香,说是为了让老人“有亮堂走”。我那时突然明白,守夜守的不只是身体,更多是心里这点牵挂。人这东西,说走其实没那么决绝,只要屋里还有熟悉的味道,她的影子就在哪儿游荡着。

或许有些东西,永远也说不清。你眼里的幻觉,可能是她心里的真实。或者,天人各走一边,只有那几天的模糊时刻,两个世界碰了个头。我们家里几次经历这样的远别,每到夜里,总觉得屋角、门口飘着点什么,说不出来是恐惧还是怀念。问问老人,他们说“早晚都得这一步,不妨静下心来当成一桩常事。”

但凡亲历这样的事,都没办法再简单一口把它归为“心理作用”或者“守旧迷信”。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幻象?那些老面孔、失散多年的亲人,是不是其实都在生死之间给我们留下某种“指引”?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只是再回头看,每次家里的变化,总有点说不清的小巧合,像是命运给你打了个哑谜。

人来时带着哭声,走时留了那么多说不完的话,难怪都说,生死之间,其实很热闹。你没法解释,也根本不用急着解释。因为等哪一天,咱们也坐到那炕头上,也许就能明白,窗台上“那些人”,到底是谁来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