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伞时代”终结?中国雨具市场掀起“皮肤大战”
发布时间:2025-08-11 10:51 浏览量:1
尽管“立秋”已至,“七下八上”的雨季仍在继续,如今的街头,曾经千篇一律的深色伞面,早已被库洛米的俏皮双马尾、故宫纹样的青绿山水、三星堆的神秘纹样所取代——一场席卷中国雨具市场的“颜值革命”,正在雨中悄然上演。雨具市场的春天,正呈现新的生机。
销售市场上,雨具品牌百花齐放,从天堂、红叶、梅花等传统大牌,到默默无闻的代工企业,再到新兴潮流品牌,均各领风骚,共同构筑了市场的多元化格局。前者能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广泛的知名度占据一定的份额,后者也能通过创新设计和营销策略崭露头角,二者发力带动了雨具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发展。
以雨伞为例,相关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伞类出口量呈稳步增长趋势。从2018年的47301万把增长到2022年的80306万把,年复合增长率显著。2023年,中国伞类出口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90891万把,同比增长13.8%。
如今的雨具市场,早已超越了“天堂伞们”一统天下的时代,各式个性鲜明的款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眼花缭乱。社交平台上,“雨具”的讨论热度也居高不下,“#下雨天上班 #高颜值的伞”等话题在几天占据了热搜。由此也引发了大量网友晒图跟帖,鸭掌的雨鞋、pingu联名的雨伞、“轻松熊”图案的雨披,让雨中的行人披上了独特的‘外衣’,引得线上网友纷纷询问购买链接。
不过,随着高颜值、设计感、强联名的加入,溢价这一现象也随之而来。一把雨伞也从原来的10块、20块,变成如今的200多、300多。一件雨披加了一些流行图案,价格也攀升到几十。这不禁让人思考,雨具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否仅仅因为设计上的提升?记者在走访伞具市场发现,某些标明为晴雨伞的伞具,在商品详情页上并未标注相关机构出具的证明。伞布多为黑胶材质,它实际上是一种附着在伞面内层的胶面,由细密的聚酯纤维制成。优点是稳定、抗紫外线性能好,不易脱落,还有一定的隔温效果。缺点则是如果长期当成雨伞来使用,可能会影响到它的防晒效果。然而,相关资料显示,这种布料价格实惠,并非导致溢价的主要因素。
除了伞面,伞骨的做工也有大文章。售价上百的雨伞,首选玻璃纤维伞骨。这类伞骨相比钢伞骨而言,达到了轻便与耐用的平衡,弹性极佳、抗风性最优(相关数据显示实测抗4060km/h风速),但成本比钢骨高20%50%,不过寿命很长。除此之外,多种材料的运用提升了雨具的可塑性,加之直播带货的兴起,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雨具溢价的现象。
记者观察到,个性雨具的受众群体较为复杂。走可爱风、小众风、联名款的雨具主要受众为Z世代人群、重度社交媒体用户,他们购买雨具,旨在追求独特设计,避免撞款,雨具也因此从实用工具转变为拍照道具乃至社交圈层的‘通行证’。而对于精致中产,拥有高级感、设计强的雨具更符合他们追求注重生活品质的需求,价格也会更高,雨具成了身份象征。除此之外,雨具在文创的包装下,也变成了送礼选择之一。虽然老话讲“送伞=散”,但包装精美的礼物,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冲淡了“送伞”的不吉利。可以说,雨具已从单纯的遮雨工具,跃升为承载个性表达与生活态度的符号。
在夏日雨季的冲刷下,中国雨具市场的这场“颜值革命”正经历着最真实的考验。鲨鱼雨鞋进水还不跟脚、透明雨伞风一挂就散架、可爱雨衣一骑车全湿透等等避雷贴层出不穷。回头一看,或许最实用的还是那简单、无设计感的普通雨具。
从国民记忆中的“天堂伞”到如今令人目不暇接的联名款,中国雨具市场正被“颜值经济”深刻重塑。这体现了消费者对个性表达和生活美学的需求升级,却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高颜值与大IP的强强联合,诚然开辟了新的价值领域,然而,自然法则犹如公正的裁判,终将检验一切的真伪与持久性。市场需要百花齐放的设计,更需要经得起风雨的匠心。当消费者于社交媒体上炫耀着他们心仪的‘个性皮肤’之时,这份光鲜亮丽是否能在生活的倾盆大雨中依旧保持那份从容不迫?这不仅是雨具品牌需要回答的命题,也是“颜值经济”是否能长久的关键。
文|记者 韩肖 □ 王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