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聚创携「机器人之眼」亮相WRC:多家明星企业获其加持
发布时间:2025-08-11 10:54 浏览量:1
亮相于本届WRC的10余家全球机器人企业的多款产品均已获得速腾聚创“机器人之眼”系列产品的加持。
据IPO早知道消息,速腾聚创日前携机器人视觉全新品类Active Camera平台亮相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全面展示了其在“机器人之眼”方面的成果和演进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国地中心”)、越疆科技、钛虎机器人、灵宝CASBOT、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宇树科技、普渡科技等亮相于本届WRC的10余家全球机器人企业的多款产品均已获得速腾聚创“机器人之眼”系列产品的加持。
譬如,国地中心的青龙人形机器人就搭载了速腾聚创的AC1,即便在WRC现场人流穿梭、光照频繁变化的环境中,青龙也能实现精准的环境感知和自主定位,以厘米级定位精度,实现连续高频任务调度下的稳定运行;越疆科技发布的全新一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则获得了速腾聚创的Airy助力,有效完成接打爆米花、制作柠檬茶、制作煲仔饭等复杂的高精度操作任务;灵宝CASBOT的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CASBOT 02于机身搭载了同样应用了速腾聚创的Airy,能精准感知周围观众的走动与靠近。此外,宇树科技四足机器狗、普渡机器人新款机器狗、湖北启灵神农机器人、源洛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背后均有速腾聚创的“身影”。
某种程度上而言,速腾聚创的机器人视觉感知技术已具备了在全球机器人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潜能。
自成立伊始就把自己定义为一家机器人公司
产品已在多个机器人细分领域规模化落地
事实上,速腾聚创提出“机器人之眼”是其创业之初就已设定好的长远战略。在上市后的首份业绩报告交流会上,速腾聚创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邱纯鑫博士就曾指出,速腾聚创从成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义为一家机器人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公司只是速腾聚创实现目标的第一步。“RoboSense(注:速腾聚创的英文名),从狭义理解就是机器人+感知,但从广义来说,就是机器人+认知,即AI+机器人。”
得益于中国智能汽车过去近十年的飞速发展,速腾聚创彼时前瞻性地选择率先为这一蓝海赛道的客户服务,一方面可以验证和迭代自己在机器人感知方面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则通过跑通自己的商业闭环,为后续第二个、第三个十年的发展奠定足够的客户资源和资金储备。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与战略咨询机构Yole Group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速腾聚创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摘得三项“全球第一”:2024年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市占率第一、ADAS激光雷达年度“销冠”、2018-2024年ADAS累计销量冠军。
换言之,在以汽车为载体的移动机器人这一领域,速腾聚创已牢牢占据了行业领先位置。正如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在公司十周岁生日之际说的那样——“在RoboSense发展的第一个十年,我们聚焦于把机器人的‘眼睛’做好,激光雷达类产品是RoboSense跨出的第一步。作为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下一个十年,我们将持续在AI算法、芯片、硬件三个技术领域保持高压投入,通过持续创新的机器人技术,让世界更安全,让生活更智能,最终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
当新一轮AI机器人浪潮来临之际,作为在机器人感知领域取得行业领先地位的科技公司,速腾聚创自然也就更容易从自身技术沉淀和行业需求出发,为产业提供下一代的机器人感知方案,解决目前机器人开发者的具体痛点。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可胜任人类工作的通用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终局,而在向终局演进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的产业生态和技术突破,这一过程中会不断沉淀包括庭院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多种专用机器人产品,形成新的行业。这些新兴行业与产品都需要更先进的感知能力。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速腾聚创在工业仓储、配送机器人、商业清洁、无人矿卡等不同细分领域的累计客户数突破2,800家——其中,在无人配送领域市场,速腾聚创获得了超90%的行业头部客户,与新石器、白犀牛、Coco Robotics、硅谷某头部无人配送企业、北美Top2外送平台等众多优质海内外客户达成长期订单合作;在割草机器人领域,速腾聚创现同样已获得2家全球头部割草机器人客户的独家合作,并基本锁定除追觅外全球头部割草机客户的独家合作,今年5月与库犸科技达成的首批订单约定三年内合作120万台,刷新行业订单记录。
加之前述提到的已应用于十余家人形机器人明星企业的相关产品,速腾聚创“机器人之眼”系列产品的爆发或指日可待。
AC平台既解决行业痛点、亦推动行业进步
底层是传感器架构创新、自研芯片和AI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为了让机器人看清真实世界,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用了多种多样的机器人其实一直都有“眼睛”传感器方案。不过,由于机器人开发的技术路径百花齐放,以往开发者面对具体的机器人任务,不得不亲自开发所有的子系统,而且随着任务场景或产品形态的变化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开发资源投入在重复造轮子上。
伴随着机器人赛道的应用及量产加速,这一开发瓶颈务必需要得到解决,速腾聚创的Active Camera平台实则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而生,因此被誉为“真正的机器人之眼”——毕竟,真正的“机器人之眼”是可以化繁为简,轻松满足机器人高低速运动及精细操作中的感知需求,并在工业、商业、消费等场景中支持数字孪生等各类数据测绘采集任务。
而速腾聚创的Active Camera就是通过一系列产品组合及开发工具来实现这一目标,收敛感知技术路线,解放机器人开发者。同时,速腾聚创还通过打造开发者生态,可以吸引各行各业的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任务中引入“机器人之眼”的相关技术,通过感知能力赋能,将传统的不自动半自动的设备,升级成为能自主完成特定任务的机器人。即,让开发者更轻松更聚焦,让更多工程师成为机器人开发者。
当然,之所以能打造出具有高鲁棒性、高精度、主动探测、理解环境等感知能力的“机器人之眼” Active Camera平台,其背后还是速腾聚创在过去十余年积累的传感器架构创新、自研芯片和AI能力。
在传感器创新层面,Active Camera改变了传统视觉传感器只能被动感知环境、鲁棒性不佳的局限性,采用多传感器一体化集成的创新架构设计,实现单硬件提供色彩信息、深度信息与运动状态信息,并实现三类信息的时空融合,完全突破传统 3D 视觉“看不清、看不准、反应慢”的技术瓶颈。
在芯片研发层面,速腾聚创早已通过自研芯片和技术架构整合,引领激光雷达行业进入数字化时代——2022年,速腾聚创发布了基于自研SPAD-Soc的全球首款车规级全固态激光雷达E1,并在2024年底规模量产上车,目前仍是行业唯一;今年,速腾聚创发布EM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为多个行业提供高性能高分辨率的精准感知方案。
此外,速腾聚创亦高度重视AI驱动,对机器人感知能力开发中的硬件、算法、数据驱动积累了丰富的know-how。
截至目前,今年3月推出的Active Camera首款产品AC1已在国地中心青龙Pro等人形机器人实现应用。今年下半年,Active Camera的第二款产品AC2将正式发布。
更进一步来讲,Active Camera除了能够广泛应用于需要深度、色彩与运动姿态信息融合的各类场景外,还有望以多样产品组合和开源生态相结合的方式,协助合作伙伴进行相应的技术积累和迭代,支持合作伙伴自研团队发展;乃至与合作伙伴共同促进机器人开发者生态共荣,实现产品技术迭代与商业价值循环,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应用贡献科技力量。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 上一篇:宋河猛攻杜康大营
- 下一篇:学到“责任”与“担当”——这个夏令营活动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