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女子外阴发痒,体检竟查出HPV阳性,医生:可引发癌症

发布时间:2025-08-11 11:03  浏览量:1

36 岁的陈静在一家公司当行政,平日里对个人卫生格外上心,每天都用温水洗外阴,内裤也坚持天天换。

可半年前,她发现外阴偶尔会隐隐发痒,尤其到了晚上,虽说痒得不算厉害,用清水洗过能舒坦点,她只当是天热闷出来的,没太在意。

过了俩月,瘙痒不光没好,白带也变得不对,比以前多了些,颜色发黄,偶尔还带着点腥气。

陈静去药店买了瓶妇科洗液,洗了一个礼拜,白带稍微好点了,可瘙痒还是时好时坏。她琢磨着可能就是普通阴道炎,加上工作一忙,这事就被搁到了一边。

直到单位组织年度体检,做妇科检查时,医生用扩阴器看完,眉头轻轻皱起来,说她宫颈有点充血,还发现外阴有几个很小的淡红色小疙瘩,建议她做个宫颈 TCT 和 HPV 检测。陈静当时心里 就紧张了一下,可想着每年体检都没毛病,应该出不了啥大事。

一周后,检查结果出来了:TCT 显示有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HPV 检测是阳性,而且是高危型里的 16 亚型。

妇科医生慢慢解释:“HPV 病毒全名叫人乳头瘤病毒,是种挺常见的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不过也可能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毛巾这些间接传播,只是这种情况不多见。”

医生告诉陈静,HPV 病毒有很多亚型,现在已知的就有 100 多种,分成高危型和低危型。低危型像 6 型、11 型,容易引起生殖器疣,就是常说的尖锐湿疣,表现是外阴、阴道、肛门周围长出菜花状或乳头状的疙瘩,会发痒、有异物感;而高危型像 16 型、18 型,和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这些癌症关系密切,陈静感染的 16 型就是高危型里致病性较强的一种。

“这些小疙瘩,可能是低危型HPV感染引起的尖锐湿疣初期,还没完全长开,所以之前就只觉得痒。感染上高危型HPV,很多人都没什么感觉,可能也就是宫颈有点充血,白带稍微有点不对劲,容易当成普通炎症。

陈静这才明白,原来自己之前的瘙痒和白带异常,根本不是简单的炎症。她急忙问:“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啊?”

医生解释道:“大部分人感染 HPV 后,一两年内靠自身免疫力就能把病毒清除掉,只有持续感染高危型 HPV,才有可能引发病变。你现在只是感染了病毒,还没到癌症那一步,但必须积极治疗。”

针对陈静的情况,医生给出了治疗方案:先通过冷冻治疗把外阴的小疙瘩去除掉,然后用抗病毒的栓剂进行阴道上药,同时让她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多吃鸡蛋、牛奶、瘦肉和新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此提高免疫力。最关键的是,每 3 个月得复查一次 HPV 和 TCT,看看病毒有没有被清除,宫颈细胞有没有发生变化。

陈静按照医生的要求认真治疗。她每天晚上不再熬夜刷手机;周末也不宅在家里了,会去公园锻炼;饮食上也戒掉了辛辣和甜食,每顿饭都搭配有蔬菜和蛋白质。

三个月后复查,HPV16 亚型还是阳性,但 TCT 显示细胞没有进一步病变。医生说这很常见,让她继续坚持,免疫力的提升需要一定时间。又过了半年,再次复查时,HPV 终于转成阴性了,TCT 也恢复正常了。

医生告诉陈静,预防 HPV 感染,有效的办法是接种 HPV 疫苗,最好在开始性生活前接种,效果最佳;就算过了最佳接种年龄,适龄女性接种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还要注意性生活卫生,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定期做妇科检查,尤其是宫颈筛查,这样能尽早发现感染和病变,及时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第 9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2021 年版)[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1, 32 (6): 72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