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考上清华亲爸不出钱,继父卖地供他7年后给亲爸买别墅继父100
发布时间:2025-08-10 10:42 浏览量:1
人心如秤,情义如金。
有些恩情,用一生都还不清。
有些血缘,却薄如纸张。
李明永远忘不了那个夏天,他拿着清华录取通知书回家时,两个男人截然不同的反应。一个转身就走,一个连夜卖地。
七年后,功成名就的李明当着所有亲戚朋友的面,做出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决定。
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三个家庭的命运。
01
2016年的夏天,蝉声聒噪,热浪滚滚。
小镇上的梧桐叶子被晒得打卷,连狗都懒得叫唤。但李明的心却比这天气还要炽热,他紧紧握着那张红色的录取通知书,手心全是汗。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这七个字,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跳出农门,意味着光宗耀祖,意味着无数个挥汗如雨的日日夜夜终于有了回报。
李明站在家门口,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张通知书不仅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会成为这个家庭的分水岭。
"妈,我考上了!"
他推开那扇已经掉漆的木门,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
客厅里,三个人的目光同时投向他。
母亲赵秀芳正在择菜,听到声音后手中的勺子"当"的一声掉在地上,红萝卜滚了一地。
亲生父亲李建国坐在那张老旧的沙发上看电视,眼皮都没抬一下,好像儿子说的只是今天吃了什么菜一样平常。
继父王大山从厨房探出头,围裙还系在腰间,手上还沾着面粉。
"真的?真的考上了?"赵秀芳猛地站起来,菜刀都顾不上放下,"我儿子考上清华了!大山,你快看看!"
她冲过来,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张红彤彤的通知书,就像接过一件珍贵的文物。
眼泪瞬间涌出来,滴在通知书上。
"哎呀,别哭坏了通知书。"王大山赶紧洗了手,从围裙上擦干,然后更加小心地接过通知书。
这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平时话不多,干活却很利索。此刻却激动得说不出话,手都在发抖。
他戴上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着,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是在做梦。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李明同学..."王大山念出每一个字,声音越来越哽咽,"好!好啊!明明,你争气啊!你真争气!"
他激动得在原地转了一圈,然后突然冲到门外,对着院子里晒太阳的老母鸡大喊:"我儿子考上清华了!考上清华了!"
邻居王婶听到声音,探头过来:"大山,什么事这么高兴?"
"明明考上清华大学了!"王大山举着通知书,像举着一面旗帜。
"真的?"王婶瞪大眼睛,"那可是清华啊!咱们村头一回出清华大学生!"
消息很快传开了,邻居们纷纷过来祝贺。
整个院子里都是欢声笑语。
只有李建国,依然坐在沙发上,眼睛盯着电视屏幕,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电视里正在播放一个无聊的肥皂剧,女主角在哭哭啼啼地诉说着什么。李建国看得津津有味,偶尔还评论两句:"这女的真矫情。"
李明看着这个亲生父亲,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
从小到大,这个男人从来没有夸过他一句。不管是考试得了第一名,还是获得了什么奖状,李建国都是这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但李明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毕竟,这是清华啊。
"爸,这是清华。"李明走到李建国面前,声音很轻,带着小心翼翼的期待。
李建国终于从电视上移开目光,瞥了一眼通知书。
他的表情就像看到菜市场的白菜涨了五毛钱一样平淡。
"考上了就考上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句话,就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李明心中所有的期待。
旁边正在热烈讨论的邻居们,也被这句话惊得停下了话头。
赵秀芳的笑容僵在脸上,手中的通知书都拿不稳了。
"建国,你说什么呢?"她的声音有些颤抖,"这是清华,全国最好的大学!"
"我知道是清华。"李建国重新把目光转向电视,"但是你们考虑过现实问题吗?学费和生活费要多少钱?"
空气瞬间凝固了。
刚才还热闹的院子,现在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邻居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秀芳脸色变白了:"建国,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李建国冷笑一声,终于站了起来,"你们光知道高兴,有人算过账吗?"
他掰着手指头给大家算账:"清华一年学费五千,住宿费一千,生活费至少一万。一年就是一万六,四年下来六万四。我哪有这么多钱?"
"你是他亲爸!"赵秀芳的声音提高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自己儿子考上清华,你不但不高兴,还在这里泼冷水!"
"亲爸怎么了?"李建国的声音也提高了,"亲爸就得倾家荡产供他上学?我现在每个月工资就三千块,房贷还有十万没还完,车贷还有五万。我拿什么供他上清华?"
李明感觉天都塌了。
从小父母离婚,他跟着妈妈生活。虽然李建国每个月给五百块抚养费,但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他的学习和生活。
三年前,妈妈再婚嫁给了王大山。
王大山是个普通农民,家里有两亩地,靠种菜维持生计。人很朴实,话不多,但对李明比对亲儿子还好。
而这个有血缘关系的李建国,除了每个月按时给抚养费,其他时候就像个陌生人。
"建国,明明是你儿子,你不能这样对他。"王大山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
这个平时不太会说话的农民,此刻却站出来为李明说话。
李建国瞪了王大山一眼:"他是我儿子,这我承认。但我没义务供他上这么贵的大学。农村的孩子,高中毕业出来打工不是一样吃饭?"
"那是清华!"王大山的声音提高了,这是李明第一次看到他这么激动,"明明这么聪明,这么努力,怎么能不上大学?"
"你激动什么?"李建国冷冷地看着王大山,"他又不是你儿子。你个农民,懂什么叫现实吗?"
王大山被说得脸红了,但还是坚持说:"明明就是我儿子,我把他当亲儿子看待。"
"你把他当儿子?"李建国嗤笑一声,"那你拿什么供他上清华?你那两亩地一年能挣几个钱?"
这话像刀子一样扎在王大山心上。
他确实没钱,确实只是个农民。
但他对李明的心是真的。
李明看着这两个男人的争吵,眼泪刷地流下来了。
不是因为没钱上学,而是因为这种巨大的反差。
一个给了他生命的男人,在他最需要支持的时候选择了逃避。
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男人,却愿意为他站出来争取。
从小到大,他多渴望得到这个亲生父亲的认可啊。
他努力学习,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让这个男人为他骄傲。
可是今天,在他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得到的却是一盆冷水。
"明明,别哭。"王大山走过来,轻轻拍着李明的肩膀,"有继父在,不会让你上不了学的。"
他的手很粗糙,但很温暖。
李建国冷哼一声:"你个农民,拿什么供他上清华?嘴上说得好听,有本事拿出六万块钱来。"
王大山没有回答,只是紧紧握着李明的手。
那一刻,李明感受到了这个男人手掌的温度和厚重。
也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纠结和痛苦。
邻居们看不下去了,纷纷劝说。
"建国,孩子考上清华不容易,你当爸的应该支持啊。"
"是啊,清华毕业以后前途无量,花这个钱值得。"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但李建国铁了心不管:"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没钱。他要上就自己想办法。"
说完,他拿起遥控器,重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态度坚决得让人绝望。
赵秀芳气得浑身发抖:"李建国,你还有没有良心?这是你儿子!"
"我有良心,但我更有脑子。"李建国头也不回,"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大学生毕业了也找不到工作。花六万块供他上大学,还不如让他早点出来打工挣钱。"
这话彻底激怒了赵秀芳。
她冲过去要和李建国拼命,被王大山拦住了。
"秀芳,算了。"王大山轻声说,"孩子还在这里呢。"
李明看着眼前的闹剧,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妈妈和王大山都想帮他,但家里确实没有那么多钱。
那天晚上,李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隔壁房间传来母亲和王大山的说话声。
"大山,我对不起你,让你看这种闹剧。"赵秀芳的声音很小,还带着哭腔。
"说什么对不起,明明也是我儿子。"王大山的声音很温柔,"再说,这孩子这么争气,不能让他的前程毁在钱上。"
"可是家里哪有那么多钱?"赵秀芳叹了一口气,"我们就靠你那两亩地过日子,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
"我想想办法。"王大山的声音很坚定。
"你别为难自己。明明不是你亲儿子,你已经对他够好了。"
"什么亲不亲的。"王大山的声音有些激动,"我把明明当亲儿子看待。这三年来,我看着这孩子一点点长大,一点点进步。他就是我的骄傲。"
李明听到这话,眼泪又掉下来了。
这个朴实的农民,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着最真挚的感情。
"可是六万块钱..."赵秀芳的声音很无奈。
"我想想办法。"王大山重复着这句话,"总会有办法的。"
02
第二天一早,李明起床时发现王大山已经不在家。
"你继父一早就出去了,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母亲一边做早饭一边说,眼睛有些红肿,显然是哭过的。
李明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家里的情况。王大山除了那两亩地,就是在村口开了个小卖部,一个月挣个千把块钱。
这样的家庭,拿什么供他上清华?
可能是借钱吧。李明心想。
但是谁会借给一个农民六万块钱呢?
整整一个上午,王大山都没有回来。
李明坐在院子里,看着那张清华录取通知书,心情复杂极了。
这张纸,承载着他十二年的努力和梦想。
但现在,它似乎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泡沫,轻轻一碰就会破灭。
中午的时候,村里的老刘头来了。
老刘头是村里的消息通,什么事都知道得最早。
"秀芳,恭喜啊,明明考上清华了。"老刘头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上,"这可是咱们村的大喜事。"
"谢谢刘叔。"赵秀芳勉强笑了笑。
"对了,"老刘头突然想起什么,"大山找我打听卖地的事儿。"
赵秀芳手中的茶杯一抖:"卖地?他卖地干什么?"
"他没跟你说?"老刘头也愣了,"他说急用钱,问我认不认识收地的人。我说现在地价不高,他那两亩地最多卖三万块。他说先问问价钱。"
李明在房间里听到这话,心脏狠狠地跳了一下。
他明白了。
王大山是想卖地来供他上学。
那两亩地是王大山的命根子,是他全部的家当。
从王大山的爷爷开始,王家就靠着这两亩地过日子。
春天种菜,夏天种瓜,秋天种萝卜,冬天种大白菜。
一年四季,王大山都在这两亩地上忙活。
李明见过王大山凌晨四点起床浇水,见过他顶着烈日施肥,见过他冒着雨雪收菜。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土地就是生命。
现在,为了供他上学,王大山要把这生命卖掉。
李明的眼泪又掉下来了。
"刘叔,那两亩地真的只能卖三万?"赵秀芳急切地问。
"是啊,现在地价便宜。"老刘头摇摇头,"不过大山还问了其他的赚钱路子。"
"什么路子?"
"他问我认不认识包工头,想去工地干活。"老刘头说,"我说你都五十多了,工地活太累,身体受不了。他说不怕累,只要能挣钱就行。"
李明听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
他冲出房间,一路跑到村口。
果然,在村口的小卖部里,看到了王大山的身影。
王大山正在和几个人说话,其中有老刘头介绍的收地人老张。
"大山,你确定要卖地?"老张问,"现在地价不高,你那两亩地最多给你三万。"
"三万就三万。"王大山的声音很坚定,"什么时候能办手续?"
"你这么急?"老张有些意外,"卖了地你干什么?"
王大山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有急用。"
"那行,明天就能办手续。不过你想好了,地卖了就买不回来了。"
"想好了。"王大山点头。
李明躲在门后,听得心如刀割。
三万块钱距离六万还差一半,王大山还要想其他办法。
下午,王大山又去了镇上。
他是去找包工头谈工作的。
晚上七点,王大山才回来。
他的脸晒得通红,衣服湿透了,显然跑了很多地方。
"大山,你一天都去哪了?"赵秀芳心疼地给他倒水。
"没去哪,就是出去转转。"王大山喝了一大口水,"对了,明明呢?"
"在房间里。明明,你继父回来了。"赵秀芳叫道。
李明从房间里出来,看到王大山疲惫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明明,过来。"王大山招手。
李明走过去,王大山拍拍他的肩膀:"孩子,你放心,学费的事我来想办法。你就安心准备上学的东西。"
"继父,您不用为难。"李明哽咽着说,"如果实在没钱,我可以不上。"
"什么话!"王大山的声音提高了,"这是清华!多少人想上都上不了的清华!你必须去上学。"
他的语气很坚决,不容置疑。
"可是家里..."
"家里的事你别操心。"王大山打断了他,"你就记住一句话,地没了可以再买,孩子的前程错过了就没有了。"
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李明的心里。
03
又过了两天,李明发现王大山的行为越来越奇怪。
白天出去,晚上很晚才回来。
每次回来都是一身土,一身汗。
有时候手上还有伤口,被赵秀芳心疼地包扎。
"大山,你到底在干什么?"赵秀芳忍不住问。
"没干什么,就是帮人干点活。"王大山含糊地说。
李明知道,王大山是在拼命挣钱。
卖地的三万块钱还不够,他在想其他办法。
那几天,李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他看着王大山一天天消瘦下去,心里像被刀割一样。
终于,在一个周五的下午,王大山回来了。
他的脸晒得通红,衣服湿透了,但眼中闪着光芒。
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袋。
"明明,过来。"王大山叫住了正在房间里看书的李明。
李明走到客厅,看到王大山小心翼翼地从纸袋里拿出一沓钱。
都是零碎的票子,有一百的,有五十的,有二十的,还有十块的。
有些钱已经很旧了,有些还有汗渍。
但是每一张都整整齐齐地叠着。
"这里是六万块。"王大山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很坚定,"够你四年大学的费用了。"
赵秀芳瞪大眼睛:"大山,你哪来这么多钱?"
王大山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看着李明:"孩子,好好读书,别辜负了这个机会。"
李明这才明白,王大山真的凑够了六万块钱。
那两亩地卖了三万,剩下的三万是他这些天拼命干活挣来的。
在建筑工地搬砖,在菜市场搬菜,在码头扛货...
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民,为了凑齐这六万块钱,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继父......"李明哽咽着说不出话。
"叫什么继父,叫爸。"王大山的眼圈也红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亲儿子。"
李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爸!"
这一声"爸",叫得特别响亮,特别真诚。
比叫李建国"爸"的时候,要真心一万倍。
赵秀芳在一旁哭得不行:"大山,你这是何苦啊。那两亩地......"
"地没了可以再买,孩子的前程错过了就没有了。"王大山重复着那句话,"明明,你记住,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做个好人。"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李建国出现在门口。
他看到桌上那沓钱,脸色变了变。
"钱准备好了?"他的语气里有些意外,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准备好了。"王大山站起来,"明明的学费不用你操心了。"
李建国走进来,仔细看了看那些钱。
都是小额钞票,而且很旧很皱。
一看就知道是辛苦钱。
"你个农民,还真有本事。"他的话里带着嘲讽,"不过这些钱够吗?大学四年可不止六万。"
王大山没有理会他的嘲讽:"够了。不够我再想办法。"
"想办法?"李建国冷笑,"你还能卖什么?地都卖了,还能卖房子?"
"如果需要,我可以卖房子。"王大山的回答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连李建国都愣住了。
他没想到这个朴实的农民,为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竟然愿意付出一切。
"算了,既然有钱上学了,那我走了。"李建国转身要走。
"等等。"李明突然开口。
所有人都看向他。
李明站起来,走到李建国面前:"爸,你真的不想我上大学吗?"
李建国停下脚步,没有回头:"上不上大学是你的事,跟我没关系。"
"我是你儿子。"李明的声音颤抖着。
"血缘关系而已。"李建国的声音很冷,"别指望我为你做什么。"
"那如果有一天我成功了,你会为我骄傲吗?"李明继续问。
李建国回头看了他一眼:"成功?你一个农村孩子,能有什么成功?"
这话像刀子一样扎在李明心上。
但他没有哭,而是平静地说:"那我们走着瞧。"
李建国嗤笑一声,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明看着那个远去的背影,心彻底凉了。
从小到大,他一直幻想着有一天能得到这个亲生父亲的认可。
但是今天,这个幻想彻底破灭了。
不过没关系,他还有王大山。
这个朴实的农民,给了他比血缘更珍贵的东西——无私的爱。
2020年,李明大学毕业了。
凭借优异的成绩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他很快找到了一份在互联网公司的工作。
月薪八千,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第一个月拿到工资的时候,李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王大山买了一部新手机。
那时候智能手机刚刚普及,王大山还在用老式的按键手机。
"爸,这手机能视频通话,以后我们可以经常见面了。"李明耐心地教王大山使用微信。
王大山拿着崭新的手机,就像拿着一个宝贝。
"明明有出息了,还记着老爸。"他笑得像个孩子。
工作一年后,李明被提拔为项目主管,月薪涨到了一万五。
他开始给家里寄钱,每个月三千块。
"明明,你别寄这么多钱,我和你妈够花了。"王大山在电话里说,"你在北京开销大,自己留着用。"
"爸,这点钱算什么。"李明在电话里说,"您为了供我上学卖了地,现在我有能力了,当然要孝敬您。"
"你有这份心,爸就很高兴了。"王大山的声音有些哽咽。
那几年,李明工作很拼命。
别人下班了去酒吧,他在加班。
别人周末去旅游,他在学习新技术。
别人谈恋爱,他在想着怎么升职加薪。
他心里只有一个目标:挣钱,让王大山过上好日子。
工作三年后,李明凭借出色的能力升职为技术主管,月薪达到了三万块。
这时候,他开始给家里寄更多的钱,每个月五千块。
同时,他也开始投资理财,积累财富。
他知道,要想真正报答王大山,光靠工资是不够的。
他要有更大的成就,更多的财富。
04
2023年,李明被公司派到硅谷进修一年。
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回国后,他被提拔为技术总监,年薪达到了八十万。
同时,公司给了他股权激励,价值超过三百万。
这时候,一个机会摆在了他面前。
公司准备在老家那个县城开设分公司,需要他回去负责前期的筹备工作。
李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知道,这是他报答王大山的最好机会。
回到老家后,李明租了一套最好的房子,把王大山和母亲接了过来。
"明明,我们在农村住惯了,不习惯城里的生活。"王大山有些不自在。
"爸,您试试看,我想让您过得舒服一点。"李明温柔地说。
那段时间,李明经常陪王大山散步,带他去公园,去超市,去以前从来没去过的地方。
看着王大山慢慢适应城市生活,李明心里很满足。
但是好景不长,王大山得了重病。
体检的时候,医生发现他肝部有阴影。
进一步检查,确诊是肝癌晚期。
"医生,您说什么?"李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肝癌晚期,已经扩散了。"医生神色凝重,"需要立即手术和化疗。"
李明感觉天都塌了。
王大山还这么年轻,才五十八岁,怎么会得癌症?
"要多少钱?"李明在医生办公室里问。
"保守估计,至少需要五十万。"医生说,"而且不一定能治好。"
李明没有犹豫:"钱不是问题,一定要用最好的药,最好的治疗方案。"
那段时间,李明几乎住在医院里。
他白天陪床,晚上处理工作,累得眼睛都熬红了。
王大山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明明,你别这样折腾自己。爸这病,可能治不好了。"
"别说这种话。"李明握着王大山的手,"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经过半年的治疗,王大山的病情稳定了下来。
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至少可以正常生活。
在这期间,李建国来过一次医院。
他站在病房门口,看了看躺在病床上的王大山,又看了看憔悴的李明。
"听说你在给他治病?"李建国问。
"是的。"李明冷冷地回答。
"花了多少钱?"
"五十多万。"
李建国愣了一下:"你有那么多钱?"
"我有。"李明的语气很平静,"只要是为了我爸,多少钱我都舍得花。"
李建国听到李明称呼王大山为"爸",脸色变了变。
"他不是你亲爸。"李建国说。
"血缘关系不代表一切。"李明看着李建国,"真正的父亲,是那个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的人。"
李建国没有说话,转身走了。
走到门口,他又回头看了一眼。
病房里,李明正在给王大山削苹果,两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那一刻,李建国心里五味杂陈。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
05
2024年春节,李明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叫到了一起。
大姨、二叔、三婶,还有村里的老人们,整整坐了三桌。
李建国也被邀请了。
他穿着新买的西装,坐在角落里,显得有些不自在。
但眼中却闪着期待的光芒。
他觉得,李明终于要给他面子了。
王大山和赵秀芳坐在主位上,虽然有些紧张,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些年,他们看着李明一步步成功,心里比谁都高兴。
酒菜很丰盛,都是李明特意准备的。
海鲜、烤鸭、红酒...平时农村很少见到的好东西。
大家都很兴奋,觉得今天一定有什么好事要宣布。
"各位叔叔阿姨,今天叫大家来,是想当面感谢两位对我有恩的人。"李明站起来,举起酒杯。
大家都安静下来,等待着他的话。
"第一位,是我的亲生父亲李建国。"李明看向李建国,"不管怎么说,他给了我生命。"
李建国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觉得,李明终于认识到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了。
"第二位,是我的继父王大山。"李明转向王大山,"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王大山眼中含泪,紧紧握着赵秀芳的手。
"今天,我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的心意。"李明说着,从身边拿出了两个文件袋。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大家都知道,李明现在很有钱。
今天这个场面,肯定是要给两位父亲什么大礼。
李明先走到李建国面前,恭敬地递上一个文件袋:"爸,这是给您的。"
李建国激动地接过文件袋,手都在颤抖。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文件袋,从里面拿出一份文件。
"房产证!"有人认出来了。
李建国仔细看着房产证,然后大声念出来:"市中心御景豪庭,别墅,300平米!"
他的声音都在颤抖。
现场顿时炸开了锅。
"300平米的别墅!"
"市中心的!那得多少钱啊!"
"至少得三百万吧!"
"李明真是太孝顺了!"
李建国拿着房产证,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他万万没想到,李明真的给他买了这么贵的房子。
"明明,谢谢你!谢谢你还记着爸爸!"他哽咽着说,"爸爸以前对不起你,但你这样对爸爸,爸爸心里真的很感动!"
所有人都在为这份孝心感动着,纷纷夸赞李明。
"不愧是亲生父子,血浓于水啊!"
"李明真是个好孩子,这么有出息了还不忘本!"
"三百万的别墅,这得花多少钱啊!"
就在这时,李明转过身,走向了王大山。
现场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个关键时刻。
李明会给继父什么呢?
按理说,应该比给亲爸的更好吧?
毕竟王大山对李明的恩情更大。
"爸。"李明轻声叫道。
王大山站起来,眼中满含期待和忐忑。
李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色的信封,递到王大山面前:"爸,这是给您的。"
王大山疑惑地接过信封。
信封很薄,很轻,感觉里面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从里面拿出了一张红色的钞票。
一百元。
就是一张普通的一百元钞票。
现场瞬间安静得可怕。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亲生父亲李建国:300万别墅。
继父王大山:100元红包。
这个巨大的差距,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震惊了。
短暂的沉默后,现场爆发了。
"这...这怎么可能?"大姨第一个反应过来,声音都变了调。
"李明,你搞错了吧?"二叔也愣住了,"怎么可能给老王这么点钱?"
"老王为了供你上学卖了地,你就给他100块钱?"三婶气得脸都红了,"这也太过分了!"
"是不是拿错了?"有人猜测。
"不可能拿错,那个信封明明就是给老王的。"有人说。
亲戚们纷纷议论着,言语中满是对李明的不满和对王大山的同情。
"这也太不公平了!"
"怎么能这样对待恩人?"
"老王那么好的人,怎么就得到这点回报?"
连李建国都觉得过分。
虽然他很高兴自己得到了别墅,但看到王大山只得到100块钱,也觉得说不过去。
"明明,虽然咱们有血缘关系,但老王对你确实很好,你这样做是不是..."他欲言又止。
王大山握着那张100元的钞票,手在轻微地颤抖。
他的眼中含着泪水,但脸上依然挂着笑容。
"明明,爸不怪你。"他声音有些哽咽,"你能有出息就行,爸不在乎这些。"
看着这个善良的老人还在为李明辩护,在场的人更加愤怒了。
"李明,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人家把你当亲儿子,你就这样报答?"
"血缘关系就这么重要?"
"老王为你卖了地,你给他100块钱?"
面对众人的指责,李明没有解释,只是静静地看着手中颤抖的王大山。
他的眼中闪着一种奇怪的光芒,好像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就在所有人都为王大山鸣不平的时候,李明缓缓从身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个厚厚的文件袋。
"各位,请等一下。"李明举起手,声音很平静,"这100元确实只是个开始。"
他打开文件袋,从里面拿出了一份文件。
当王大山看清文件上的内容时,这个朴实的农民瞬间愣住了。
紧接着,李明又拿出了第二份文件...第三份文件...
随着一份份文件的出现,现场所有人的表情都开始变了。
从愤怒到疑惑,从疑惑到震惊,从震惊到不敢置信。
当李明拿出最后一份文件时,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都彻底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