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成长 见证蜕变

发布时间:2025-08-11 12:10  浏览量:1

“老师,您看我今年的绘画作品是不是比去年进步多啦?”8月5日,苏州市姑苏区金阊街道石路社区暑托服务的活动室里,10岁的魏悦举着刚完成的水彩画,兴奋地向志愿者老师展示。作为连续三年参加暑托服务的“老学员”,她与宋佳瑞、李宇宸一同,在这里度过了三个充实的暑假。如今,这个开办三载的暑托服务,不仅成了孩子们暑期的“快乐驿站”,更镌刻下社区服务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足迹。

从“单一托管”到“多元成长空间”

忆及三年前暑托服务初办时的场景,社区负责人邵诗义仍历历在目:“起初条件有限,主要是为双职工家庭看管孩子,课程以作业辅导和小游戏为主。”而如今,暑托服务已完成“升级”——不仅有专业老师开设绘画、科普、书法、手工等兴趣课程,还联动周边企业开展“职业体验日”,组织孩子们走进图书馆、消防队、银行参与实践活动。石路社区始终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孩子们在暑托服务实现全面发展:不仅能完成作业,更能在兴趣培养与实践体验中收获成长。

“今年的‘小小科学家’课特别有意思。”连续三年参与的宋佳瑞说,自己从最初“只想在班里发呆”,到如今会主动期待每日课程安排,“去年学的剪纸,我现在还会教妹妹呢!”

孩子们的“三年成长档案”

在暑托服务的成长记录册里,魏悦、宋佳瑞、李宇宸的变化尤为显著。

魏悦刚来时性格腼腆,总爱躲在角落画画,如今不仅能主动上台分享作品,还成了班里的“小老师”,帮志愿者带低年级同学做手工;

宋佳瑞曾是个“坐不住”的男孩,写作业时总爱东张西望,现在却能专注地跟着老师完成科学实验,还在今年的暑期征文比赛中获奖;

李宇宸三年前常常因为想家哭闹,如今已成为暑托服务的“小管家”,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大哥”,时常提醒同学们带好水杯,还主动整理活动场地。他说:“这里就像第二个家。”

孩子们的变化,家长们都看在眼里。魏悦的妈妈感慨道:“以前暑假得请假带孩子,现在送进暑托服务特别放心。孩子不仅学到了东西,性格也开朗了不少,这三年真是没白来。”

暑托服务背后的“社区温度”

三年来,暑托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5人扩大到20人,涵盖教师、大学生、退休党员等;场地从一间活动室拓展为包含阅读角、手工区、运动区的“成长乐园”;课程体系也形成了“基础托管+兴趣拓展+实践体验”的成熟模式。邵诗义表示:“石路社区办暑托服务,就是希望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更希望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让孩子们在陪伴中全面发展,潜移默化地成长。”

如今,石路社区暑托服务已成为周边居民口中的“金字招牌”,每年的报名名额都被“秒抢”。对于魏悦、宋佳瑞、李宇宸来说,这个夏天或许是他们在暑托服务的最后一个暑假(明年将升入初中),但这段连续三年的夏日记忆,早已成为他们童年里珍贵的片段。而对于石路社区而言,暑托服务的故事还在继续——它将带着这三年的经验,继续秉持让孩子们全面发展的理念,陪伴更多孩子度过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