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欧盟将全面投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发布时间:2025-08-11 13:33 浏览量:1
8月8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见证了一场历史性握手——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与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见证下,签署了《和平与建立国家间关系协定》。
不到48小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发表联合声明:欧盟将全面投资这两个高加索国家,推动区域经济腾飞。
这份被称为“特朗普国际繁荣与和平路线”(TRIPP)的协议,核心突破在于解决了困扰两国三十余年的飞地走廊问题。根据协议,阿塞拜疆获得了一条穿越亚美尼亚领土、连接本土与飞地纳希切万的陆路通道。
这条仅32公里长的“特朗普走廊”,彻底改写了高加索地缘政治版图。而欧盟在声明中特意强调,该协议“凝聚了欧盟多年努力”,为后续经济合作埋下伏笔。
协议墨迹未干,欧盟的“经济武器”立即启动。冯德莱恩宣布的投资计划并非临时起意。
早在2024年4月,欧盟就为亚美尼亚量身定制了2.7亿欧元的“韧性与增长”一揽子计划,包含2亿欧元直接赠款和7000万欧元投资杠杆资金,明确用于连通性建设、能源转型及中小企业扶持。而此刻,投资范围已扩展至整个高加索地区。
欧盟的投资策略在两国间呈现精准差异化布局:
亚美尼亚侧:资金重点灌注能源转型与民生基建。欧盟承诺建设高压输电网,将亚美尼亚纳入连接格鲁吉亚、罗马尼亚、匈牙利的“里海-黑海-欧洲绿色能源走廊”。2024年启动的15万欧元紧急预算支持已用于缓解10万难民食品燃料短缺,而新增的80万欧元“EU4和平计划”则聚焦边境地区信任重建。阿塞拜疆侧:欧盟资本瞄准其绿色能源雄心。这个油气大国正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身:英国石油公司建造的240兆瓦沙法格光伏电站、诺贝尔能源在纳希切万的400兆瓦项目已破土动工。阿能源部长沙赫巴佐夫7月披露,政府将斥资27亿美元在两年内完成240兆瓦风电场与200兆瓦光伏阵列,目标2035年将清洁能源占比提至42.5%。欧盟的介入直接助推这些项目对接欧洲电网需求。经济合作背后涌动大国角力暗流。亚美尼亚的转向尤为明显——暂停参与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邀请美军训练,甚至暗示未来申请加入欧盟。冯德莱恩特别赞赏其“规避对俄制裁的配合”,直言双方“价值观和利益日益一致”。
俄罗斯的传统影响力遭遇挑战。作为亚美尼亚前安全支柱,俄方未能阻止2023年纳卡冲突导致十万亚美尼亚人流离失所,成为关系转折点。
而阿塞拜疆与俄关系近年跌入冰点,转而通过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巩固地位。欧盟此刻入场,实质填补了权力真空。
冯德莱恩的愿景远不止于两国和解。她在2025年4月中亚峰会上阐明战略:开放亚美尼亚与土耳其、阿塞拜疆的边境,将使欧洲至中亚的陆路行程缩短一半至15天,释放“尚未开发的商业潜力”。这条通道将彻底激活跨里海运输走廊——欧盟已为其承诺100亿欧元投资。
阿塞拜疆的可再生能源冲刺同样服务于大战略。其电力出口项目直连欧盟电网,既符合欧洲脱碳目标,又使自身从油气出口国升级为多元能源枢纽。
当亚美尼亚的“和平十字路口”提案与阿塞拜疆的“赞格祖尔走廊”构想通过新协议找到妥协点,一条避开俄罗斯的欧亚能源贸易新动脉已然浮现。
经济融合的成败系于和平协议的落实。欧盟声明中三次强调“及时执行”的重要性,并承诺建立监督机制。潜在风险依然可见:阿塞拜疆在边境的军事部署引发亚美尼亚担忧,而走廊主权管辖等细节尚未完全公开。
历史性转折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若两国持续开放边界,亚美尼亚有望从内陆封闭国蜕变为黑海至里海的物流节点;阿塞拜疆则可借绿电出口巩固其“欧洲能源伙伴”地位。
当欧盟资本遇上高加索的地缘棋局,这场投资已不仅是经济援助,更是重塑欧亚大陆桥的战略落子。
双赢格局正在高加索山脉两侧显现——亚美尼亚以土地通道换取欧盟经济补偿与安全保障,阿塞拜疆则赢得发展空间与国际走廊控制权。
而欧盟通过能源纽带深化与资源国绑定,悄然完成地缘突围。这片烽火散尽的土地,正成为多极世界经济实验的第一片沃土。
信息来源:特朗普: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将在白宫举行“和平峰会”
2025-08-08 09:56·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