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再好的关系也不要深聊
发布时间:2025-08-11 15:10 浏览量:1
昨日与友人闲谈。
谈及母亲得癌症、婆婆住院那段时间,我时刻紧绷着神经,奔波于医院和居住的城市,在高铁和公交上码字……
他说他亦觉得自己扛着太多的压力,经历了太多辛酸,感叹自己是个坚强的男人……
猛然间,我发现对话已脱离了日常“商业互捧”的画风,礼貌地终止话题,他亦得体地结束了对话。
我和他其实是相互欣赏的朋友。
我欣赏他:年近退休却活力四射、进取不息。本职收入丰厚,副业亦风生水起,却仍持续学习——每每联系,他时常在听网课,或者是阅读提升。
我欣赏他大气爽朗的性情,粗犷之下暗藏的细腻,以及他视频与文字间流露的才情。
他欣赏我的文采、开朗的性格,欣赏我陪伴孩子弹琴的温柔贤惠、钻研一日三餐的精致能干。
在他眼中,我是“完美女人”,不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灵魂深处还萦绕着几分意趣与馨香。
难得的是,这份欣赏甚至经受住了麻将桌的考验。须知,多少平日交好的朋友,一旦上了牌桌便原形毕露,让人再不愿再深交。
正因这份由衷的欣赏,我们常真诚地互夸。于是在周末的午后,两个稍得清闲的人,隔着屏幕聊得深了些,触碰到了生活那不堪的一面。
而反应过来的我们,又默契地戛然而止,转身投入各自的忙碌。
张爱玲说:
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人到中年,才真正懂得其中况味——生活何曾有过“容易”二字?
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才学会与自己和解,已无力再成为他人的树洞,亦没有多余能量去扮演谁的“知心哥哥”或“知心姐姐”。
再深入下去,只会耗尽交谈的欲望。
所幸,行至中年,我们都已了然于心:
只将光鲜示人便好!
你若需援手,请直言相告,我必量力而行。
至于那些未愈的伤口,实在不必剖开示众。
这并非虚伪,而是成年人的自我修养。